第166章
王谏皱眉看向林无尘,“不全是嫁妆?”
林无尘点头道:“确实不全是嫁妆,因为我姑母的嫁妆早就填补到苏家了。苏家这二十年的吃喝拉撒,都是靠我姑母的嫁妆。”
“我们拿走的东西,一部分是给嫁妆抵账,一部分是我姑母陪嫁铺子赚的银子买的。”
“所以按照《大周律》上所写,这些我们都可以带走。”
钱明立马反驳,“你说那里面有陪嫁铺子赚的,有证据么?还有你说林晚音的嫁妆花给了苏家,可能证明?”
王谏也低头和温少卿还有刘御史商议了几句。几人一致认为,林晚音的嫁妆银子花到了哪,还有这些财物是不是陪嫁铺子赚的,是决定本案怎么判的关键。
商议之后,王谏沉声说道。
“林家可能提供证据?一要证明这些年林晚音的银子是不是花在苏家,二要证明你们带走的财物,是用陪嫁铺子赚的银子所买。”
“若是不能证明这些,那你们带走的财物要悉数反还给苏家,本官还要判你们个抢夺财物的罪名。”
苏承邺和苏承衍对视了一眼,两人都露出些许笑意。事实和能不能证明是两码事,刑部判案不看事实,只看证据。
哪怕这事天下人皆知,没有证据也是枉然。
林无尘冲着王谏说道:“大人,可否容许我家小厮,把证据抬上来。”
王谏颔首表示同意。
林无尘冲着外面喊道:“把东西抬上来。”
紧接着,有小厮抬了四个樟木箱子进来,放下箱子又退了出去。
林无尘扬声说道:“几位大人,这两箱子都是我姑母嫁进林家开始,花销的明细。”
“每一笔从嫁妆里支出的银子,都详细记录着。”
“这两箱子,是苏家这些年的账目,包括平宁侯买这些东西在府里支的银子,还有府里的进项。”
“几位大人应该都会看账册,你们只要看看就会发现,苏家自己的产业进项很少。就几个田庄,两个绸缎铺子。”
“我说句难听点的,要是靠着苏家那点进项,平宁侯可不会这么红光满面。怕是早就饿的骨瘦如柴,面黄肌瘦了。”
一番话说的围观百姓哄然大笑,不少人都肆无忌惮地打量着平宁侯苏承邺。
苏承邺脸色一红,呵斥道:“巧言令色,你以为你这么说,几位大人就信你的?”
林无尘笑道:“几位大人自然不会这么糊涂,我们林家的账目不怕查。可以请户部官员来查,当场查也可以。”
钱明眼睛一转,围着几个樟木箱子转了两圈,打开了其中一个箱子。
“大人,既然林三少爷说可以当场查,那不如学生随便翻几页问问。”
王谏有些迟疑,“这是二十年的账册,当场问能问出什么?”
别说二十年的,他府上去年的账目好多都记不清了。
林晚音却上前说道:“既然钱讼师这么说,那便当场问吧。”
“这些账目都是我亲自经手的,我林家人做的帐,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王谏发现这位平宁侯的原配夫人,提起账目的时候眼睛里迸发出极度的自信。
他不自觉看向苏承邺,总觉得他今日要折在这。
钱讼师见林晚音同意了当场查问,顺手拿出一本账册,胡乱翻了一页。
开口说道。
“这一笔,是宣德十二年五月初三的账目。三千两银子支出,后面只写了翠禾两个字。”
“您给解释解释吧,这银子是花到哪了?”
苏承邺和苏承衍也对视了一眼,两人完全没印象,翠禾是谁?三千两银子又是怎么回事?
五六年前的事了,记忆已经模糊了。
林晚音略一思索,就开口说道。
“这事我记得,那年苏家二老爷苏承衍和兵部郎中张煜的小妾勾搭上了,被张煜当场捉住。”
“张家不干了,要打折苏承衍的腿。”
“后来还是老夫人哭着求我,我才出了这三千两银子给张家,算是补偿。”
张煜三年前已经因为贻误军情被斩首了,所以林晚音说的毫无顾忌。
苏承衍猛地一拍脑门,他想起了,张煜那个小妾就叫翠禾。
此时苏清妤正站在人群中,她发现母亲说完这番话,周围的人都忽然跟诈尸了一样,格外的兴奋。
还听见有人嘀咕了一句,“东市茶楼说的评书,都没这么精彩。”
钱明见这事说到了苏家的丑事上,连忙又掀开一页。
他想着林晚音记得这么清楚,可能是刚才那笔账目银子太多。这次特意了个钱少的,他不信林晚音还记得。
“这是宣德十三年十月份的账目,五百两银子,上面写着血燕。”
第141章 判决
林晚音的目光越过钱明,看向苏承邺。
见苏承邺丝毫没明白这笔账目是怎么回事,她嘴角忽然就泛起了冷笑。
“这笔账目,说来话长了。”
“平宁侯府之前有位表姑太太,在苏家寄居了几年。”
“那年秋天她刚来,大夫给把脉说是身子有些虚,最好能一直服用血燕。”
“这五百两银子,就是第一次给她买血燕的银子。但是直到前几个月,我才知道这位表姑太太是平宁侯的外室。”
“两个人苟且多年,还生下了孩子。他还妄图把那个孩子记在我的名下,继承侯府的爵位。可笑的是,那个孩子其实是别人的,平宁侯也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