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臣才能率军突袭,里应外合灭了辽国。没有李云州,辽东战役还不知道要打到哪年。”
“所以善郡王来敬臣酒,臣便想起了云州和死在泉眼谷的将领。这些酒,理应敬给他们。”
说到这,宋弘深又斜了眼李景川,眼底是无尽的嘲讽。
那些人竟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马贼手里,每每想到此,宋弘深都心痛不甘。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琢磨,这事到底是意外,还是李家所为。
李景川此刻脸色也不大好,按理说家中有丧事,这样的场合他和永嘉公主本不该来。
可这种庆功宴,又是体察圣意,暗中留心同僚的最好时机。
不知是不是他心虚,竟觉得宋弘深的话里有嘲讽之意。
可眼下人家在悼念他儿子,李景川也只能装作一脸悲戚的样子,还拿出帕子擦了擦眼角。
自己手里的酒,也洒在了脚下。
嘴里还念念有词,“我儿战死边城,是李家的荣耀。为父也为我儿骄傲,还有战死的将士们,都是我大周的好男儿。”
这番悼念之词,倒是把宋弘深说的差点笑了。
“说起来,善郡王管教儿子还真的严。云州身上那些纵横交错的伤痕,都出自善郡王之手吧?”
“只是不知道是善郡王一人所为,还是整个李家都欺负他是庶出。”
宋弘深和李云州相交莫逆,情同兄弟。
李云州鲜少说他在李家的遭遇,但是宋弘深心思细腻,也猜到了一些。
这几年,他替李云州想了无数的办法,让他能脱离李家。
但是李云州选了最难的一条路,好不容易熬出头,又出了这样的事,宋弘深怎么能甘心。
宣德帝眉目紧皱,看向李景川和永嘉公主。
“怎么回事?那孩子身上都是伤痕?”
李景川连忙回话,“回皇上的话,忠勇王怕是误会了。那孩子自幼喜欢习武,经常一个人悄悄练习骑射,身上的伤痕也是这么来的。”
“每次他受伤,王妃都心疼不已。”
“若非如此,也不会有今日横扫漠北的宁王。都是因为他心性坚韧,从不言苦和累。”
这话一出,在场朝臣都跟着赞叹地点头。
宋弘深也没再多说,李云州身死,这些话还不是随李家说。
但他今日是打定主意不想让李家好过,便面向宣德帝再次拱手。
“皇上,臣还有要事启奏。”
“讲。”
“臣以为,北疆的主帅人选,绝对不能是李家三少爷李云淮。”
宋弘深话音一落,永嘉公主便不高兴了。就算他立下大功,也不能插手李家的军权。
“忠勇王这话何意,北疆一向是李家镇守。”
宋弘深闻言嗤笑了一声。
“北疆是鞑子进军中原最重要的屏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驻守的。李云淮不管是兵法谋略还是骑射武功,都不能胜任。”
“一向是李家镇守的又怎么样?”
“本王再问一句,若是李家都死绝了,是不是李家的狗要去领兵?”
第441章 编造婚事
苏清妤眼眶有些酸涩,她知道宋弘深是在给哥哥出头。
边上的沈之修神色淡定,时不时给苏清妤夹夹菜。对大殿上的事,没什么反应。看宋弘深的眼神,带着点欣赏和纵容。
前些年,他也曾指点过宋弘深的学问,说起来也算他半个弟子。
永嘉公主哪受过这样的羞辱,说什么李家死绝了,李家的狗去领兵。这分明就是把李家的脸面,按在地上踩。
她气得跪在地上,义正词严,“皇兄,就算忠勇王立下大功,也不能对我李家出言羞辱。”
“臣妹看他根本是不把皇兄看在眼里,今日能羞辱臣妹,来日就能践踏皇权。”
“求皇兄做主。”
可此时的宣德帝,却看着宋弘深怔住了。
宋弘深从北疆回来后,比在京里的时候瘦了不少。
刚刚那一笑,竟有六七分神似先皇后。
若是宋弘深再白些,就更像了。
侄子似姑母,果然不假。
这么一想,对宋弘深又生出了几分疼爱。若是紫凝在世,也该为这个侄子骄傲吧?
所以他没理会永嘉公主对宋弘深的指控,开口说道:“忠勇王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北疆主帅人选,内阁再议。”
永嘉公主顿时又气又急,但是急也没用,好在还有周旋的余地。
宣德帝让永嘉和宋弘深先坐下,此时不是议事的时候。
贤妃见大殿之上气氛有些微妙,便适时打起了圆场。
“皇上,忠勇王年纪轻轻就能靠战功封王,真是难得的将帅之才。”
“他又出自先皇后的娘家,依臣妾看,咱们和宋家倒是可以亲上加亲。”
宣德帝神色深沉,“哦?怎么个亲上加亲?”
他以为,贤妃要当众提出让太子娶宋婉婉。
但是没想到贤妃笑着开口说道:“皇上膝下不是好几位公主都没议亲么?若是忠勇王能成了皇上的女婿,岂不又是一桩佳话。”
皇上膝下有三位公主到了议亲的年纪,其中就有贤妃所出的清阳公主。她并未说是哪位公主,就是想等着皇上点头,再出手谋划。
宣德帝一听这话,倒还真有几分意动。姑表结亲,也算是一桩佳话。又是这样的少年才俊,配得上他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