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锁春宵> 第679章

第679章

  太子又问,“昨日雨下的大,沈大人没挨浇吧?”
  沈之修回道:“昨日臣的马车到了庄子上,这雨才下起来,也算来的正是时候。”
  这一轮试探,兴许是太子能力有限,也兴许是沈之修深藏不露。总之来来回回那几句话,太子没看出任何异常。
  太子又看向宋弘深,“本宫听说,昨日京郊山下的破庙,五十来人被烧死了。忠勇王昨日在西山大营练兵,可发现异常了?”
  宋弘深向来不大瞧得上太子,也不全是因为宋家与贤妃关系不睦。可能有些人生来就是相看两相厌,比如他和太子。
  听太子问起昨日的事,他漫不经心地说道:“没瞧见,不知道。”
  太子哪听过这么敷衍的话,若是旁人这样,他定然要动怒了。
  可一想起还要拉拢宋家,太子又压下了心头的怒火。
  皮笑肉不笑地问道:“忠勇王打算什么时候南下福建?”
  宋弘深又随口敷衍道:“还没定呢。”
  像是说了,又什么都没说。
  太子知道,宋弘深在等着工部出新战船的图纸。到时候要带着银子去福建,一边造船,一边训练水军。
  从前他还没琢磨这事,可今日宋弘深这个态度,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顷刻间,太子就想好了要给宋弘深下的绊子。
  越想下绊子,跟宋弘深说话便越随和。
  几人寒暄的时候,太子又看向门外。
  此时厅堂外乌泱泱站了不少侍卫,有他带来的,也有宋弘深和苏元州带来的。
  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要设计一出行刺的戏码。他的人再以搜查刺客的理由,探查沈家的庄子。
  可按照现在庄子上的侍卫人数,来多少刺客怕是都不够喂他们的。
  尤其是跟着宋弘深的那些人,从边关回到京城,闲的都快出去没事找事了。这时候弄个刺客出来,怕是还没等近他身,脑袋就成了人家立功的战利品了。
  太子左思右想,想换个法子,但是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更好的办法。
  又思量片刻,心里忽然有了主意。
  开口对沈之修道:“听说沈大人庄子上有池塘?不如咱们去钓鱼吧。”
  太子开口,沈之修哪有反驳的道理。
  吩咐人预备了鱼竿,鱼饵,又在池塘边搭了遮阳的棚子。
  瓜果茶水,点心蜜饯,也都准备妥当了。
  庄子上的管事来禀告后,沈之修便起身请太子移驾,去后面池塘。
  起身的时候,太子小声吩咐身边的侍卫,“你想办法传话,就说本宫在后面池塘边,让他们射一箭进来。”
  第574章 一脉相传的惧内
  很快,众人就移步到了池塘边。跟着太子的几位姑娘,则另找了厢房休息。
  宋弘深看了眼太子,又给了苏元州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两人今日,倒像是看戏来了。
  几人陪着太子坐下钓鱼,说话也都随意。沈之修甚至还觉得有几分自在,他难得有偷闲的时候。
  在场众人中,只有容邑打着十二分的精神,小心翼翼,谁都不敢得罪的样子。
  太子心不在焉,等着刺客行刺。
  虽然太子极力掩饰,但是在场几人都是人精。哪能看不出他的异样,不过是没人戳破罢了。
  又过了一会,一支箭矢划破天际飞了过来。
  宋弘深和苏元州都是习武之人,第一时间察觉到了。
  两人甚至瞬间就已经判断出了,那箭会落到哪。
  宋弘深快速瞥了一眼太子的神色,明明箭矢快到近前了,怎么太子没有一点惊慌不说,倒是有种理当如此的释然感。
  他咧了咧唇角,抽出腰间的刀就朝着那箭扔了过去。
  而本来应该落到太子身前三米远的箭,也被迫改了方向和力度,直接朝着太子的头顶射了过去。
  今日太子头上戴着紫金冠,前面是镂空的设计。
  那支箭直接穿过了太子的紫金冠,插在了太子的头上。
  太子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吓得脸都白了。这是他自小到大,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此时东宫的侍卫已经尽皆跪地请罪,“殿下恕罪,属下等罪该万死。”
  太子心知,宋弘深是故意的。若没有宋弘深飞来那一刀,这箭也不会落到他头顶。
  刚要发作,就听苏元州说道:“你们办事也太不当心了,沈阁老的庄子上本就没什么护卫,你们跟着太子殿下出来,应当时时以殿下的安危为重。”
  “今日若不是忠勇王果断出手,我看你们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宋弘深脊背挺直,享受地听着苏元州的吹捧。
  两人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一个眼神就知道怎么配合对方。
  太子唇角翕动,想说的话都卡在了嗓子眼。
  怎么宋弘深还算救驾有功了?他还要上折子给他请功不成?
  刚想到此,就听沈之修说道:“今日多亏了忠勇王殿下,明日本官定要上奏皇上,给忠勇王请功。”
  太子只觉得胸口像是被什么堵住了,格外憋屈。
  但是正事要紧,他立马满是怒意地说道:“什么人这么大胆,竟敢行刺本宫。”
  然后狐疑地看着沈之修,“沈大人,本宫在你的庄子上差点遇刺,沈大人是不是该给本宫个交代?”
  可还未等沈之修说话,苏元州便先开了口,“殿下,臣刚刚也说了,沈阁老的庄子上本就没什么护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