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太医又根据周先生的骨骼,推测出了年纪。还特意看了周先生脚上的痣,确实是胎里带来的。
半个多时辰后,终于确认,周先生就是先帝长子。
众位王爷齐齐对周先生行了个家礼,叫了声皇兄。
宣德帝虽没行礼,但也叫了声皇兄,还吩咐礼部拟定封号,再给皇兄挑个府邸。
周先生躬身道:“陛下,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其实我本没想认祖归宗,不想给兄弟们添麻烦。今日进宫,也是不想之修受这件事牵连。”
“封号就不必了,府邸就更不用了。我住在沈家,倒是自在。”
沈之修感激地看了周先生一眼,先生不是在意功名利禄的人。今日这番举动,都是为了他。
“陛下,臣和九黎部落统领寨方认识,就是周先生牵的线。他虽然之前没认祖归宗,但是心系大周。”
宣德帝点点头,“皇兄高义,虽说皇兄不在意虚名,但是朕却不能听你的。”
“不说别的,父皇到死都惦记皇兄,这件事是一定要敬告祖宗的。”
周先生知道,这件事公之于众,许多事也就由不得他了。
他淡淡地点了点头,“都听皇上的。”
周先生对这事并不热衷,宣德帝说起敬告祖宗的时候,周先生垂下的眸子浮了一层冷意。
沈之修说的这些,只是事情的表面。实际上,当年先帝是以安家做饵,才得以登上储位。其中的种种,他已经查了个七七八八。
但是先帝已经死了,他连讨公道,都没处讨。
今日若不是为了平息此事,不想牵连无辜,他不会认那人做父亲。
一场恭贺宸妃娘娘生辰的宫宴,先是变成了审案的大堂,现在又成了认亲现场。
赵王爷正跟礼部尚书商议,后面认祖归宗的事宜。其他几位王爷,则都围着周先生说话。
有这么一位神医做皇兄,几人都觉得赚大了。毕竟谁也免不了有个病痛,家里有位神医可方便多了。
沈之修转头看向苏清妤,对她笑了笑。却在收回目光的时候,扫视了一眼大殿之外。
众人只以为沈大人跟夫人感情好,却没发现大殿外一个小侍卫匆匆离开了。
又过了一会,太子低声问宣德帝,“父皇,皇姑母的事八成是个误会。不如由儿臣来查,儿臣一定给父皇和宸妃娘娘一个交代。”
宣德帝思量片刻,他也想不出李家做这事的理由,只能由着太子查证。
之后宣德帝又问周先生,“还请皇兄看看宸妃,她这不舒服是巫蛊邪术引起的么?要怎么解?”
周先生煞有介事地上前给宸妃诊了脉,又看了那绢纸,然后解释道:“这就是一张普通的绢纸,和巫蛊之术不沾边。至于宸妃娘娘的脉象,倒像是贪凉引起的绞痛。”
“不信陛下再问问,娘娘定然此时已经好多了。”
宸妃连忙点头,“陛下,臣妾确实好多了。”
她可不敢说再乱说话,怕说多了牵连到自己。
宣德帝这才放下心,便打算让众人散了。
还未等开口,就听远处隐隐传来鼓声。
不多时,就有侍卫进来禀告。
“启禀皇上,登闻鼓响了。来人说是当年战王殿下身边的副将军,要替战王殿下伸冤。”
第591章 李虎上殿
太和殿内的皇室宗亲和文武朝臣,都已经准备要出宫回府了。
有人还打起了哈欠,这看热闹要聚精会神,看久了也累得慌。
尤其是苏清妤,一只手支着下巴差点睡了过去。
身子和精神都刚放松下来,这侍卫就进来了。
两句话,就让太和殿内所有人都来了精神。
战王殿下?当年战王殿下谋反,差点血洗了京城。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竟然还有人要为战王殿下平反,是嫌命长了么?
此时已经起身,准备出宫的李家三口,都怔愣在了原地。
李景川下意识打了个寒颤,当年的事就是他的噩梦,是他这么多年,都不敢面对的。
永嘉公主和李朝云也大惊失色,那人果真落到沈之修手里了?
宣德帝眉目一皱,“周阳泽不忠不孝,死有余辜,给他平反?他死了十多年了,还有人意图颠覆朝纲么?”
提起战王周阳泽,宣德帝依旧是满腔恨意。
沈之修拱手说道:“陛下,臣请陛下见见这人。他敲登闻鼓,是臣安排的。”
宣德帝沉着神色看向他,“沈之修,你安排他敲登闻鼓,是想说朕当年冤枉了周阳泽么?”
“你别忘了,你是朕的大臣,不是他周阳泽的。”
沈之修知道,在战王一事上,皇上心里一直有个心结。当年战王才是先帝按照储君培养的皇子,战王的能力也在当今皇上之上。
后来因战王外祖家心急,意图提早扶持战王上位,犯了先帝的忌讳,便把战王赶到了封地上。
所以当今皇上登基后,可以说勤勤勉勉,对政务没有一点懈怠。为的就是做个明君,证明他比战王更适合登基。
哪怕今日是沈之修规劝,他依旧防备抵触。
沈之修则正色道:“陛下,这件事中,还涉及到永宁公主之死。难道陛下不想知道,当年永宁公主是怎么死的么?”
永嘉公主闻言,一颗心直接沉入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