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反倒是太子妃娘娘,借着由头就对舒云下那么重的手,不是善妒是什么?”
靖远侯此举,无异于跟太子撕破脸。
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姜舒云不可能再获宠。姜紫烟也传话,姜家和宋家还有太子,绝无转圜的可能。
其实从姜紫烟顶着神似先皇后的脸争宠开始,宋家和姜家的梁子就结下了。
不过是姜家势弱,一直妄图和宋家修复关系罢了。
宋弘深冷笑了一声,“冤枉么?那要不要本宫彻查,看看这事都牵扯到谁?”
“到时候靖远侯可别后悔。”
靖远侯闻言神色一滞,然后不再看宋弘深。而是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陛下,臣等忠君爱国,劳心劳力。虽不敢邀功,但也不甘受辱。”
“太子殿下如此行径,臣等不服。”
他想,也该为小外孙打算了。
那个位子,到底谁坐还不一定呢。
宣德帝心想,太子到底还是年轻。前朝和后宫关系盘根错节,有时候要先平衡后宫,才能稳定前朝。
就像他,再宠着宸妃,也不会让另外几位后妃失了脸面。该抬举,还是要抬举。
所以宣德帝本着教导宋弘深的心思,说道:“太子此举确实欠妥,不管是辅国将军,还是靖远侯,都是对江山社稷有功的忠臣良将……”
宣德帝话还没说完,就被宋弘深扬声打断了。
“父皇,儿臣要弹劾辅国将军,联合兵部户部,吃空饷谋私利。”
第703章 全军覆没
宋弘深一番话掷地有声,惊的辅国将军郑缙大惊失色。
跪在地上的靖远侯,垂着的眸子也布满了惊恐之色。
文武朝臣中,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听到“吃空饷”三个字的时候,都下意识打了个寒颤。
当年内阁首辅徐以祥就是因为吃空饷,才被沈之修拉下台。
这才几年,怎么还有人敢干这种事?
宣德帝此时脸色也沉了下来,看向宋弘深,“你说郑将军吃空饷,可有证据?”
宋弘深道:“辅国将军是正二品将军,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若不是证据确凿,儿臣也不会贸然提起。”
说着,宋弘深又道:“至于证据,儿臣和沈大人已经整理好了。还没来得呈给父皇,此刻证据在内阁值房放着。”
郑缙心思一转,太子殿下这么说,不就等于眼下没证据么?
莫不是只听到了风声在诈他?
郑缙立马抬起头,一脸被冤枉的委屈样。
“陛下,臣冤枉啊。太子殿下无凭无据,就在大殿上公然污蔑臣。求陛下给臣做主,郑家满门忠烈,可容不得太子殿下如此羞辱。”
说着,他又看向宋弘深。
“殿下,臣弹劾您,也不过是为了女儿。”
“殿下若是真的只对太子妃娘娘情深义重,大可以把南晴送回郑家。臣绝不再逼迫殿下,也请殿下给臣一条生路。”
郑缙声泪俱下,大有一言不合,就要撞死在乾阳殿的架势。
宋弘深瞧着郑缙的做派,直接笑出声。
“郑将军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您做将军都是屈才了,依本宫看,不如去戏班子演戏。”
想了想,宋弘深看向沈之修,“沈大人,既然已经说到这了,不如差人把证据拿来吧。”
沈之修点头道:“也好。”他直接找了龙禁卫首领傅仪,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傅仪请示了宣德帝后,亲自去了。
等着傅仪取证据的时候,宋弘深说道:“二皇子执掌西疆的时候,报备到兵部的是十万五千八百二十名士兵。”
“去年春二皇子被斩,郑将军奔赴西疆。”
“郑将军奔赴西疆后,上奏要剿灭边境匪寇,理由是怕西越大军联合这些山匪生事。”
“内阁认为,从前二皇子与西越关系密切,所以西疆才一直没有大的战事。既然二皇子已经去了,那就要做足应对,便准了郑将军的奏请。”
“两个月后,郑将军上奏,剿灭了山匪。但是山匪所在之地易守难攻,所以我方也损失惨重,战死两万余人。”
“之后郑将军以西越对边城增兵为由,上奏增兵。想要增兵到十三万人,朝廷也准了。”
“按照郑将军上奏的具体伤亡,西疆应该增兵四万七千人。”
“但是实际上,郑将军只增兵了两万七千人,剩余的两万人,全部只有个空名字。”
郑缙此时已经浑身冷汗了,宋弘深说的话,没有一个字的错误。就连具体数字,都说的极为精准。
郑缙信了,他手里真的有证据。
宣德帝也大惊,两万士兵的空饷?郑缙真是好大的胆子。
但是在场朝臣中,也有不知道两万士兵空饷意味着什么的。
就听宋弘深继续说道:“一名士兵,每个月的军饷加上粮草衣物等,需要三两银子。”
“两万士兵,每个月就会多出六万两银子。”
“一年就是七十多万两。”
“这就是郑将军说的忠君爱国?郑将军喊冤哭诉的时候,就不觉得心虚?”
宣德帝坐在大殿之上,冷眼瞧着郑缙。看他的神色,就知道宋弘深所言非虚。
“兵部和户部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事,怎么会不知道?”宣德帝说话的时候,看向兵部尚书杨文士,和新上任的户部尚书严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