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110章 一个死人的话,不能全信
厅中,周云芝在厅中落了坐,看着下首长得眉清目秀的姑娘,与京中这些贵女娇贵倨傲的气质截然不同,杏眼自在灵动,举止从容,倒不见坐客的拘谨。
听女儿说,她是儿子师父的女儿,心中对她更亲近了几分。
紫凝起身拱手见礼:“伯母好,我是清舟师兄的师妹,我叫徐紫宁,您叫我紫凝就行。”
“好好好,听说你从江南而来,可是一个人来的?”
“是我一个人来的。”紫凝点头,有些不好意思:“按计划,五天前就能到,因为看错了地图,这才多耽搁了几日。”
“哎呦,你的胆子可太大了,一个姑娘只身赶路,也不怕遇到危险。”周云芝是真替她感到后怕。
近些年,因为卢城灾情的事,百姓民不聊生,时常传出有山匪流寇打家劫舍,实不太平。
阮清舟闻言闷闷道:“娘,您想多了,坏人真遇上她,谁倒霉还说不定呢。”
周云芝皱眉:“你这是什么话?”
“师兄这话倒是不错,一般匪寇的确不是我的对手。”紫凝并倒是不生气,抬手握住矮几上的剑:“不过坏人我倒是没遇上,倒是在京郊救了一人。”
救人?
阮清欢敬佩道:“徐姑娘侠义仁心,遇危难之人能伸援手,实是难能可贵。”
徐紫凝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说来也巧,那是个有冤之人,我说带他一同入京,他说什么也不肯,还说一旦被仇家发现,定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有冤之人?
此话一出,厅中几人面面相觑,先开口的是阮清舟:“这事可不能乱开玩笑,你说的是真的?”
“那还能有假,人被我安排在京郊的驿馆里,他告诉我,入京后想办法找到鹤安鹤丞相。”
阮清欢神色凝重了几分:“那他可说过,找鹤丞相干什么?”
“伸冤呐,他说,他的冤屈很大,只有丞相才能伸。”徐紫凝想到正事,开口问道:“正好说到这儿了,不知伯母和姐姐,知不知道丞相府在何处?”
**
相府之中,阮清欢将徐紫凝带到了书房,鹤安正和季凌川商义肃州知府自尽一事,肃州是东召国最大的州府,下面管辖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县,是产粮重地。
日前朝中接到奏报,说是肃州知府在家中自尽了,一州知府死的不明不白,此事引起不小的轰动。
眼下还有近两个月才到秋收时节,按说正是清闲的时候,肃州官治一向太平安定,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更显反常。
“肃州知府年近六旬,战时我曾因粮草之事与之打过交道,此人忠厚,行事沉稳,不像会轻易寻死。”季凌川舒出一口气,怎么看,这事都不大对劲。
鹤安神色淡淡:“周围一些官员也就此事上奏了自己看法,有人说,刘知府近两年得了重病,可能是不忍病痛,这才寻了短见。”
这倒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可季凌川还是觉得,像那样一个凡事都不急不徐的人,不太可能自杀。
敲门声响起,鹤安整了整桌上的文书:“进来。”
房门打开,看到是阮清欢的一刻,鹤安下意识扯出笑意:“夫人怎的自己提前回来了?”
鹤安知道她回阮府的事,原本打算忙完这些事,亲自去接她,没想到她自己回来了。
看阮清欢神色有些凝重,鹤安正色起来,等她说明来意。
同季凌川打了招呼,阮清欢将等在门外的徐紫凝叫了进来,并与鹤安说明来意:“大人,这位是徐姑娘,清舟师傅的女儿,她入京之前,曾救下一个身受重伤之人,那人说有冤,直言只有大人才能帮他伸冤。”
鹤安:“……”
季凌川:“……”
徐紫凝还是头一回见这么大的官,第一感觉便是此人不大好说话,那双眼比江湖人手中的剑还锋利,看向她时透着审视。
倒是另一个看上去顺眼多了,以她身在江湖的经验,和他握着茶盏的手上虎口处,有着一层老茧,猜他也是个练家子,至少是个武将。
“见过两位大人。”徐凝以江湖人的规矩拱了拱手。
鹤安:“那人可告诉你,他姓什名谁?”
“那人姓裴,叫裴展。”说完不好意思的看了看阮清欢:“姐姐莫怪,受人之托终人之事,那人千叮万嘱,事关生死,在见到丞相大人之前,什么都不能说。”
阮清欢笑道:“你信守承诺,本就没错。”
来时她的确问过那人的身份,徐紫凝直言不能告诉她,可见这姑娘年纪不大,却是重诺守信之人,心中对她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裴展?
鹤安和季凌川闻言同时敛眉。
阮清欢收了心绪,发现鹤安正在看她,只这一个眼神,她便猜出,这个裴展定和裴家有关。
徐紫凝将那人给她的一封信交给鹤安:“这是他让我交给大人的,说是大人看后就什么都明白了。”
阮清欢和徐紫凝走后,鹤安脸色凝重,将那信重重拍在桌上。
季凌川看了信上的内容,脸色同样不好看:“信中寥寥几句,虽未说的足够明白,却引出了贪墨巨额银子的去处,这么多银子和粮食,与私设府库和粮囤有何区别?”
而这两样,是东召国明文禁止的,凡私设府库粮囤者,等同谋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