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江氏笑着敷衍了几句。
  郑皇后便笑道:“皇上最看重秦王,秦王至今没有子嗣,看温姑娘这身子状况,大概也不好生养的。改日本宫劝劝皇上,让皇上再给秦王赏赐两个侧妃,生了孩子好给秦王妃抚养。”
  郑皇后这话一说,殿里全都是看江氏热闹的,一个个的幸灾乐祸。
  江氏心里愁闷得不行。
  颜谕这还没有嫁入秦王府呢,就危机重重。
  瞧瞧看,皇后已经想着给秦王弄俩侧妃了!
  真要是嫁过去了,这日子该怎么过呀!
  江氏怕颜谕听到后心烦,至今都没有告诉颜谕,京城里那么多人等着看她的笑话。
  但有些该提醒的还是得提醒。
  江氏轻声道:“秦王殿下非中宫所出,皇后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颜儿,嫁入皇家之后,你一定要小心郑皇后啊。”
  颜谕轻轻的点了点头。
  关于这些,颜谕其实听说过。
  秦王的母妃是薄贵妃,当初薄贵妃在世的时候,皇帝颇为宠爱,三次提出要立薄贵妃为皇后。
  可惜郑太后一心想扶持郑家的女子上位,当年的郑皇后还是郑妃,与皇帝关系不佳。
  郑太后是皇帝生母,魏朝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孝”字,建兴帝是有作为的明君,自然一切都要为天下做表率,不可能做忤逆不孝之事。
  郑太后数次以死相逼,立薄贵妃为后的事情只能放下了。
  后来薄贵妃去世,皇帝立了郑妃为后。
  郑皇后入主东宫之后,按理说应当立她生的五皇子为太子,毕竟五皇子为嫡子。
  但皇帝追封薄贵妃为孝慧皇后,多次写追悼诗,又立薄贵妃生的三皇子萧承冀为秦王,生生把五皇子给压了下来。
  这些年秦王和五皇子分庭抗礼,随着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两位皇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很多事情都越发激烈。
  这次两位皇子的婚事,皇帝已经与郑太后较量了数个回合。
  颜谕道:“我知晓宫中一切艰难。舅妈您放心,我一定事事小心,不会给温家和邵家抹黑的。”
  江氏看颜谕这般懂事,忍不住揉了揉颜谕的头发:“乖孩子。”
  两人说着话,没过多长时间,外头的下人便说大公子回来了。
  邵隽良从外头回来,隔着屏风向江氏说了一些事情。
  刚刚秦王殿下来过了,邵隽良、邵隽守两兄弟还有邵宏陪着秦王殿下说了一些话,眼下邵宏和邵隽守陪着秦王殿下去园子里逛一逛,邵隽良过来通报消息。
  江氏笑着看了颜谕一眼,轻声打趣道:“你未来夫君到咱们府上来了,看来咱们姑爷挺识趣儿的。”
  颜谕低头垂眸不语。
  江氏对邵隽良道:“秦王殿下怎么样?他都说了什么?”
  “讲了一些婚期的事情。”邵隽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秦王殿下气势压人,他站在那里,我们几个大气都不敢出,只听他吩咐着。对了,殿下还送来一件聘礼,说是给咱们姑娘的。”
  邵隽良把一个盒子交到了小翠儿手上,小翠儿拿了进去,放在颜谕的手中。
  沉甸甸的一个铁盒子,颜谕放在桌子上,好奇的打开了盒子。
  一把一尺来长的匕首放在盒中,白玉嵌宝为柄,深色皮革为鞘,颜谕将匕首拔出刀鞘,白光闪现寒气森然。
  江氏被吓了一跳:“赶紧收回去,怎么送这么吓人的东西?!”
  颜谕把匕首放回鞘内。
  邵隽良道:“这是三皇子殿下被封秦王时,皇上赏赐他的东西,削铁无声切玉如泥,全魏朝只此一把。秦王方才说,姑娘弱质女子,送您这样一把利刃护身再合适不过。”
  “你先下去吧。”江氏叹了口气,“秦王殿下,还真是……”
  外人都说他残暴尚武,手段颇为强硬。
  别人聘礼都是送些海味山珍等吃食还有金银,他倒好,故意送一把匕首来恐吓自家姑娘。
  江氏握住了颜谕的手:“乖孩子,他是个疯子,你嫁过去之后,千万别惹他,别和他吵架啊。”
  第13章 出嫁[3]
  等到颜谕出嫁的时候,所有官员都放了一天的假,魏朝内内外外百姓们都晓得秦王殿下要娶正妃了。
  卫如萱也偷偷的带着丫鬟出来看热闹了。
  她在人群中得意洋洋。
  等着看吧,迎亲的队伍中肯定没有秦王。
  她记得在梦里,卫家和皇帝强行把这桩婚事安排给了秦王。
  秦王压根就不想结婚,迎亲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去卫府。
  是卫府眼巴巴的把自家姑娘送到了秦王府。
  虽然那只是一场梦,而且梦中也知道了这仅仅是一本书上的内容。
  但回想起这些,卫如萱仿佛觉着真发生过这一场似的。
  无论如何,嫁给五皇子总比嫁给秦王好多了,起码五皇子还能往上头升,以后也能当皇帝。
  秦王呢?到时候死在了沙场上,连个全尸都没有。
  嫁给秦王的人,全都得掉脑袋!
  卫如萱心中得意着,她跟前的丫鬟小心搀扶住了她:“侧妃,您小心一些。唉,这里老百姓这么多,您非来这里挤干什么?真要凑这个热闹,为什么不缠着五皇子去秦王府上凑这个热闹呢?”
  说起来,京城里有头有脸的贵妇人,那都在秦王府里参加婚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