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颜谕四五岁就记事儿了,可她当时到底还是个小孩儿,很多事情组织不清楚,让她自己回想也串联不出具体细节来。
  邵家长辈又不爱讲温家那些人的坏话,对这一段就没给颜谕提太多。
  所以一开始看到同姓的亲戚上门,颜谕不清楚来意,就让对方进来坐了坐。
  温家这位婶娘姓黄,黄氏看起来倒是很老实,穿着平平常常,说了过去两家的一些事情,还说颜谕和国公夫人长得像。
  颜谕脑子里实在想不起来自己小时候和这家的记忆,反正这个姓黄的婶娘那年没来拿过她家的东西。
  颜谕和她就说了几句客套话,打听了一下黄氏家里的状况。
  这位叔父目前在外任职,官职很小。
  颜谕清楚,多少年不来往的亲戚上门,肯定是有事情求自己帮忙。
  但黄氏不说,颜谕也没有开口。
  颜谕刚到京城,对京城内部不少人和事还不了解,也没有年长些的前辈带她引见和熟悉。
  如果是过往没有恩怨的亲戚,颜谕倒不排斥认识认识。
  一直等了大半个小时,黄氏才擦着眼泪的说了一件事情。
  她的儿子在刑部当差,是看管犯人的一个小吏,之前上级逼着她儿子做一件事情,她儿子不愿意做,之后就被刁难羞辱,这孩子天生内敛不爱说话,也不爱和人打交道,之后怎么都不去干这个差事。
  但没过多久,她儿子竟然就死在外头了,大夫检查都说喝酒太多醉死的,黄氏不大相信,觉得自己儿子是被害的,但无处申冤诉说,丈夫也不在家里。
  颜谕怔了一下,刑部如今是萧承冀在管,难怪对方找到了自己。
  颜谕想了一下:“他上级让他做什么?叫什么名字?”
  黄氏说了那个官差的名字,而后又道:“他让给一个犯人饭菜下药,说是不会立刻死掉,时间长了才猝死,查不到他头上来,这孩子胆小不敢……”
  颜谕安慰了黄氏几句,很快黄氏便告别了。
  等到萧承冀回来,颜谕将这件事情和他说了说。
  萧承冀脸色瞬间就变了,召来了两名暗卫,让他们往这个方向去打听。
  颜谕听萧承冀一声令下,窗户外头就立刻闪进来两个人,她被惊了一跳,没想到王府暗处竟然藏了这么些个人随时听候萧承冀的使唤。
  等人离开之后,萧承冀才和她解释了一下:“这些人从小便被养在大内,只听本王的差遣,你不用害怕。”
  害怕倒是不会,颜谕就是很稀罕:“我们在屋里讲话他们能听见?”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以后在房间里无论说什么话都得小心了,万一说了什么不好的,萧承冀说不定会来问罪。
  萧承冀挑了挑眉:“怎么?没事的时候你还会在背后说一说本王的坏话?”
  颜谕:“……那倒不会。”
  “除非大声说话,否则他们不会听见,放心。”萧承冀坐下喝了一口茶,“就算真说本王的坏话也没事。”
  颜谕看他喝的茶水是自己刚刚尝过的,又给他沏了一杯新的。
  萧承冀今天觉着自己定力挺不错的,最近兵部和刑部都有要事在忙,他着实挺忙,每天只睡三个时辰,精力全被消磨在正事上了。
  这要是还能被颜谕勾引,一点都把持不住,那他别当这个王爷了。
  这时候颜谕注意到萧承冀腰间的玉佩流苏有些毛了,凑过去给他解下来:“晚上我给殿下换条新的,您身边的人怎么照顾的?这点事情都注意不到。”
  萧承冀绷紧了腹肌,看她距离自己近在咫尺。
  他知道颜谕肯定是有点招数的,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乱他的心。
  但没想到她的招数竟然这么多,为了能够勾引他,变着法儿的找借口靠近。
  颜谕轻轻松松的将他腰间的玉佩解了下来,自己用手理了理上面的流苏,先把它揣在了袖子里,想着晚上再换条带子。
  萧承冀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她下一个动作,他本来就没什么耐性,现在更是觉着浮躁。
  眼看着颜谕要往旁边去,他一抬手,把人拉到了自己怀里。
  颜谕有些疑惑:“殿下?”
  萧承冀蓦然松手:“没事。”
  第45章 比肩[5]
  颜谕是真搞不懂自家殿下一天天的脑子里在想什么啊。
  男人的心思太难猜了,动不动就不高兴的,她到底怎么惹他了……
  不过,颜谕还是有件事情想和萧承冀说一下。
  嫁给萧承冀之后,整个府上也就和萧承冀的关系最亲近了,只能和他说说自己的烦恼。
  “殿下,我来京城也有几个月了,但对这边还不大熟悉。”
  颜谕这说的倒是实话,虽然她是京城人士,从小生在京城,但四五岁就被带去了翎城,很快和姐姐妹妹说话口音都变了。
  后来老夫人觉着这样不行,赶紧请了京城来的女先生给家里女孩儿上课,除了四书五经要学之外,口音也要改了,必须说官话——不仅仅是颜谕,万一哪个女孩儿以后嫁去外地了呢,反正说官话总没错。
  这么些年过去了,京城不少习俗什么的,颜谕都忘光了。
  萧承冀道:“你不清楚的地方就来问本王。”
  “这是自然,殿下是我的夫君,我不问殿下还能问谁?”
  萧承冀听她这么说,看了她一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