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古董店的老板没见过萧承冀和颜谕。
一看萧承冀气质便能看出非一般人,加上萧承冀身边这位冰肌玉骨的小公子生得实在娇贵,寻常人家实在养不出这样的,一看就是大家族里的长辈陪着晚辈出来闲逛。
能在京城开这么大的古董店,没个靠山可不成,往来这里的权贵实在太多了,老板虽然热心,倒不低三下四。
颜谕觉着这条街倒是正常多了,有吵吵嚷嚷的声音,路边叫卖东西的摊贩和买东西的客人都像正常人,甚至这个老板都带着一股子傲气,不似刚刚看到的那么谨慎小心。
颜谕挑了一把乌木骨花鸟折扇,古董店老板笑着道:“公子好眼力,扇面是前朝才子樊沧画的,眼看天色晚了,您今个儿要的话,就给五百两银子。”
颜谕道:“扇面的画是旁人临摹的,最多十两银子,你如果卖,我拿去赏玩一天。”
一听这个,古董店老板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公子,您看看外头的招牌,咱们这是古轩阁,多少年的老店,王公大臣都往这里来,从不卖赝品。”
颜谕没再多说什么,把这把扇子放下了。
萧承冀陪着她走了出来:“你身上就带着一把,何必去要这个。”
颜谕道:“咱们府上也有一个古董铺子,专做书画生意,卖的都是真品。这两个月古轩阁的生意突然压过了咱们的,我以为他这里稀罕物品更多,刚刚瞧了一眼,里面大多数东西都是假的。”
萧承冀觉得蹊跷,回去让人打听了一下。
一般京城里的铺子都有靠山,这家古董店的靠山是瑞郡王府。
自从萧嘉善被封为瑞郡王之后,他在朝廷的地位提升了不少。
上次他府上办宴,得罪了一部分清流文人。
另一部分喜欢钻营的依旧去讨好他。
萧嘉善毕竟是皇后之子,皇帝又封了他郡王,将来与萧承冀一争高下胜出的排面不小。
这部分被秦王府拒之门外的人,就巴结上了瑞郡王府。
恰好瑞郡王府财政空虚,卫如萱瞅准了这个机会,对外暗暗的放出消息说古轩阁是她的产业,只要在里面买足够多的东西,就有门路攀附上瑞郡王府,花上几万两银子,甚至可以买到想要的官职。
卫如萱身为瑞郡王妃,自己手上有点人脉,又和皇后关系交好,在郑舒那里混了个脸熟。
郑舒这半年被停职,但他在吏部的关系还在,郑家在吏部这么多年的经营并不是虚的。
郑舒和皇后是亲兄妹,郑老爷子郑参可以和二房一起支持七皇子,郑舒不能,他只能支持五皇子。
短短两个月功夫,郑舒和卫如萱打着瑞郡王的名号,吸引投机取巧的官员依附,瓜分了三十万两银子,通过吏部安排了十多个官职出去。
郑舒和卫如萱做事不够缜密,萧承冀打听到这些没费太多功夫。
吏部一直都是萧承冀的一块心病,他真没想到,这次误打误撞,竟然来了这么大的机会。
第142章 夺权[2]
弹劾郑舒和瑞郡王的折子又递到了皇帝的跟前。
不管萧嘉善知不知道这回事,只要是他的王妃做的,通通都会算到他的头上。
郑家很快闹翻了天。
萧承冀才回京城没几天,郑舒和卫如萱勾结的这档子事基本都在萧承冀离京的日子。
朝堂中除了萧承冀敢明目张胆的和郑家作对,其它人再没有这样的胆子。
所以,郑舒真没料到萧承冀这么多的闲功夫,会查到自己头上。
郑参这半年来越发显得老态龙钟,他气得用拐杖去打郑舒的后背:“你就缺这点银子?”
郑舒一肚子的委屈:“您老不知道,咱们府上的开销有多大啊。”
郑参一人便有四名年岁二八如花似玉的侍妾,这四个还是今年新纳的。
除去这四名正得宠的侍妾,还有不少上了年纪的妾室,这些人全都要好吃好喝的养着,总不能卖出去丢郑家的脸吧?
再者,郑参的吃喝比皇帝太后都要奢侈。
皇帝身边有史官记录,有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再奢侈也会有一个度。
郑参每天吃的鸡蛋,下鸡蛋的鸡都是吃人参鹿茸去喂养,其它吃食亦是如此,奢侈起来可没有度。
最关键的,吃喝与女人对他们这样的大家族来说还是小头,更大头的数不胜数。
指头缝里的钱也是钱,郑舒不出手多贪点银子,偌大的家族怎么支撑?
往常从南边贪来的都是大头,那么多民脂民膏养着,郑舒才看不上卖官这点小钱。
今年萧承冀把薄峰调去,上下雷霆手段,南边的大小官员被萧承冀更换了一个遍。
这些官员都是郑家的摇钱树,一个个争着抢着示好郑家,如今郑家的摇钱树没了,郑舒不得不另寻门路。
郑舒咬牙切齿道:“镇玉两省官员被萧承冀全换了,他为了收拢民心,不许薄家贪污。现在民间给咱们家里泼了一身的脏水,对秦王一党赞不绝口,再这样下去,府上日子怎么过?今年太后娘娘的千秋怎么过?”
郑参闭上了眼睛。
他其实心知肚明。
郑舒干的这些事儿,在往常压根就不算事儿。
主掌吏部的人卖官鬻爵一事,皇帝知道,文武百官知道,天下间的百姓也知道。
众人都清楚的事儿,就是不能放在明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