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太后胡搅蛮缠要秦王和亲的话语一出,淳王气得直哆嗦。
  娴仪公主抿了一口清茶润润嗓子,接着道:“老王爷先是把当年苍国屠城八万魏国百姓的事情拿出来讲,又讲死在苍国手中宗室子弟不下十个,还说了……你父兄的事情。”
  颜谕听到父兄之后,神色微微一变。
  娴仪公主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镇国公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所有人都记着。老王爷当时就说,太后目光短浅刻薄寡恩,会寒了全天下将士的心。”
  说实话,娴仪公主真觉得太后老了,脑子糊涂了。
  她再恨秦王,也不该想出这样的法子羞辱人。
  郑太后几十年来都没被人这般骂过,她气得险些晕过去,要皇帝杀了淳王一家子。
  淳王素有贤名,多年不问朝政,又是皇帝的长辈。皇帝怎么可能杀他?
  如果因为这件事情杀了淳王,皇帝多年来的名声就维持不住,暴君的帽子就会被扣上来。
  轻则宗室不服他的权威,重则武将心寒边疆百姓涣散。
  当时大多数宗室都站了起来为淳王说情,而且直截了当的表示苍国狼子野心,两国绝对不能以联姻的方式求和。
  皇帝本就不想联姻,耐不住太后就喜欢对朝政指手画脚。局势已经成了这样,皇帝赶紧传太医过来,给气得捂心口流眼泪的太后看病。
  娴仪公主说这些不是心血来潮。
  淳王能活这么大岁数,圣宠在身恩惠不断,不被皇帝猜忌,一家子富贵双全,是个极其聪明的王爷。
  他在宗室面前说这些话,倒真是为了他被害几十年的小儿子。
  而是借着这番话投诚秦王,向秦王表明自家心意。
  要是郑家还和以前那么风光,娴仪公主真不信淳王敢对太后这般无礼。
  淳王这么聪明的人都站队了,宗室其它人家很快也会表明自己的态度。
  不过,那天回去之后,淳王就病了,倒也不知道是真病还是假病,皇帝还亲自登门看望了一番。
  娴仪公主道:“淳老王爷年纪大了,这两年身体不好,他一家子都低调,你还没怎么见过他们家的人吧?正好我还没去,来日我陪你一起去看看。”
  颜谕点了点头:“有劳公主陪伴。”
  两人喝着茶,又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外头客人也陆陆续续的过来了。
  夏氏来得也早,她看起来喜气洋洋的,还让几个奶妈带了小郡主和小世子出来,据说她去哪里都带着孩子出门的。
  这俩小家伙一来,所有人都被吸引住了,就连颜谕也忍不住抱了抱小郡主和小世子,亲亲小家伙软乎乎的小脸。
  第178章 有喜[8]
  小郡主和小世子已经取名了,皇帝给赐的名儿,郡主取名萧宜然,世子取名萧涵。
  虽然是双胞胎,俩性情完全不一样。宜然郡主更活泼闹腾一些,看起来白白胖胖十分可爱,世子安安静静的抱着拳头吃手,不哭也不闹,身子也瘦小些。
  老六是个孩子奴,夏妃也很爱小孩儿。自从生了这俩孩子之后,夏氏彻底扬眉吐气,笑起来都比以前爽朗许多。
  颜谕抱着小郡主逗她玩儿,小郡主眼珠子乌黑水灵,笑嘻嘻的看着颜谕,抬手要抓颜谕耳朵上的珍珠,被颜谕握住小手。
  娴仪公主笑道:“好一个大胖丫头,看着就是有福气的样子。”
  皇帝偏爱男孩儿,对小世子关注更多,又是赏金玉锁又是供长生灯,还亲自抱了小世子好几回,夏妃看皇帝喜欢,就对小世子费心更多,每每夏氏进宫,就让她的奶妈抱着小世子过来。
  人都是喜欢看脸色的,见小郡主被皇帝和夏妃娘娘冷落了,其它人就跟着忽视小郡主。
  所以夏氏心疼闺女更多一些,好在六皇子也是疼爱闺女的,皇帝没给小郡主的,他之后都补上了。
  屋子里热热闹闹的,娴仪公主还把她的新儿媳带出来引荐给王妃皇子妃。
  娴仪公主给儿子娶的新妇门第稍低一些,但容貌言行举止挑剔不出什么毛病,安安静静的在旁边站着伺候茶水,旁人不问她,她不插嘴一句,偶尔气氛冷落了,她才适时的讲些话把场子热起来。
  不多时郑氏和卫如萱也来了,她俩和娴仪公主关系均一般,尤其是郑氏,她进来说了两句客套话,略坐了坐便走了。
  上次卫如萱人前被五皇子扇巴掌,丢了好大的脸面,京城人人对她议论纷纷,就连她爹也觉得羞愧,为此还大病了一场。
  越是这样,卫如萱越要出来,绝对不让人觉得她耻于出门。
  夏氏对卫如萱还是横眉竖眼的,今个儿几个皇子在前头和梁家的爷们儿喝酒,卫如萱怕发生上次的事情,安安分分的什么都没做。
  女眷们都围着逗小郡主和小世子玩儿,小世子安安静静的,很快就睡了。
  小郡主倒是咯咯笑得很欢,小手一摆一摆的。
  午间众人都去吃饭,小世子和小郡主还是让两个奶娘和几个丫鬟照顾着,卫如萱和几个女眷过去,都提出要抱一抱小世子。
  和卫如萱在一起的几人,都是和皇后关系不错的命妇,在京城里都有脸面。
  卫如萱又是王妃,身份十分贵重,今天抱小世子和小郡主的人多了,嬷嬷们没多想,让她们几个抱了会儿。
  小世子还在睡梦中,被人抱着惊醒之后,很快大哭大闹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