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回涯> 回涯 第77节

回涯 第77节

  宋回涯顺着人影所在疾速刺出一剑,不出所料落了空,腹部随即受人猛踢一脚,朝后摔去,砸在墙上。
  她以剑支撑,试图起身,奈何四肢百骸有如钝刀在割,骤一催动内力,喉间便不住呕血。
  她另一手搭在膝上,抹去唇角的血。心绪一片苍白,只道自己怕是要死了。
  总将不怕死挂在嘴边,末了当真死得如此落魄,果然有些事是说不得的。
  宋回涯自嘲作乐,思绪百转,又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紧跟着是严老一声叱喝:“别过来!”
  “师姐?”
  魏凌生的声音听起来远得有些模糊。
  宋回涯侧过耳朵。察觉严老两步靠近,抽出把短刀,抵在她身前。
  她鄙夷轻笑,一把握住刀锋,毫不犹豫地往心口推去。手心登时被利刃割破,血流如注。
  那伤的仿佛不是她的血肉。她面上不见疼痛,只有叫嚣似的傲慢跟嘲弄。用肉体凡胎生生逼得对方手中铁刃发怯,慌乱地要往回抽去。
  “师姐!”魏凌生急得嗓音变了调,颤声乞求道,“不……不要。”
  宋回涯双目分明已盲,可布满血丝的眼睛斜斜向上,却仍有种猛禽紧盯着猎物的凶残与冰冷。映着烛光的漆黑瞳孔,好似被人额外点过一笔,亮得慑人。
  听着魏凌生温言劝哄,好半晌才有了反应,缓缓松开手。
  伤口已是血肉模糊,宋回涯攥紧手指,泰然自若地将血擦在衣服上。
  “师姐……”
  魏凌生浑身的血液好似被冷水浇透,霎那间心灰意败,什么志求意气都被疲惫压熄了。他转向老者,嘶哑道,“严叔,我猜过许多人,唯独从没想到你会叛主。”
  他嘴唇翕动,甚至问不出“为什么”三个字。
  严老见他面容悲戚,竟先抑制不住哭了出来,老泪纵横道:“我太失望了,郎君。我再等不了。”
  魏凌生惨笑道:“你要杀她,不过也是为杀我。何必多余牵连我师姐?”
  严老闻言,却好似叫人踩中痛脚,激动指着他吼道:“我就是恨你如此!你不要那些慈悲,别守着你那些仁义了!”
  严老捶胸痛呼道:“当年将军若不是被胡人困在边地,不敢抽兵回京,如今谁主天下尤未可知。先帝分明是窃国之贼啊!好不容易熬到那贼人死了,他儿子登基,比他还不如!左右摇摆、蠢不自知,偏偏又喜自作聪明、挟势弄权。他从来防备忌惮你,可你呢?只你还顾念那点兄弟情谊。对他悉心教导,为他除残去秽。若是有用,将军不至于枉死!当年我劝将军别退,他不听我,如今你也一样!为何你不能同高清永那般狠下心肠?总有人要死的,可这毒疮得剐啊郎君!纵是削下肉来,几万、几十万,也得剐啊!殿下!”
  魏凌生听得呆住了,讷讷道:“所以你信高清永?你怎会信他的鬼话?他手段如何酷烈,他的私心你瞧不见吗?”
  “我不管他私心如何,他愿意北伐。”严老强忍住抽噎,声音随追思柔软下来,“我儿想家了。那么多死在光寒山下的将士,该回家了。”
  屋外传来连天起伏的冲杀声。刀剑相击的锵鸣声好似疾风骤雨弥漫四野,听得人心生恍惚。
  护卫拉住魏凌生,神色紧绷道:“殿下,有刺客,我护你先走!”
  说罢又扭头对严老苦口劝说:“严叔,拿出解药吧。你与宋大侠又无冤仇,没有非杀她不可的理由。”
  “开弓哪来的回头箭?我没有解药。这药本是给郎君准备的,她来巧了。”严老苍衰的脸庞露出个苦不堪言的笑,“今日郎君若能留得命在,也请记住这个道理,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魏凌生执拗地站定不动,宋回涯又忙于调息压制毒性,院内兵器交奏声愈烈,护卫无可奈何,只能杀出门去,拦住外面的刺客。
  “究竟是谁有错?!”
  魏凌生面上肌肉痛苦得发抖,深深凝视着面前这位亲如父兄的长辈,咬牙切齿地道:“高清永或许曾也是个有进取之心的肱骨。可是自先帝去世,他独握权柄,一切都变了!他只想谋他高家的基业,再不管大梁的死活!只这次灾祸,死了多少百姓,充他一人家财?”
  严老神色已近癫狂,一字一句地争辩:“自古变法者,皆不善终!没有权,如何变得了法?可若要变法,何人会让你谋权?仁义道德,能叫多少人敢舍命追随你?天下又有多少寒窗苦读的有为之人,可以无畏功名利禄?光凭良知,你想从庙宇之上将他们拉下来?光凭抱负,你想叫将士横戈跃马收复失土?不可能。要钱!要成山的金银!谋身与谋国,只能二择其一!你什么都想两全,不过是痴人说梦啊……”
  魏凌生崩溃大笑起来,笑得泪流满面,痛彻心扉:“荒唐,太荒唐了!”
  严老也跟着苍凉哭嚎起来:“哪里还有路?还有哪条路?”
  他抬起染血的刀,颤颤巍巍地指向魏凌生,低声道:“对不住了,郎君。”
  他刚决绝地狠下心肠,欲要动手,角落的宋回涯如鹰隼突起,两手执剑,朝前一送。
  剑尖刺穿他的胸膛,又沉闷拔出。
  严老低下头,怔怔看着衣襟上飞速晕染开的血渍,丢下手中短刀,捂着伤口前行两步,再无力支撑,直直栽倒在魏凌生跟前。
  “严叔……”
  魏凌生虚脱地跪到地上,探手摸向严老的脸,心中浓烈的爱恨与刺骨的仇怨,这一刻都化作一潭死水,平静下来。他低声轻语地问:“你怎么不信我?严叔,我答应过的,叫大梁再不受胡人欺负。你怎么不先问问我?”
  “我怕……”严老望着结有蛛丝的屋顶,没有焦距的眼神中最后流露出的是遗憾与不舍,嘴里呢喃着答他,“我怕呀……”
  一次又一次,一年复一年,等得怕了。不知大梁的笛声,何时才能传过光寒山。
  宋回涯粗重喘息,受毒性侵蚀,耳边杂音渐重,听不清人语。她担心自己很快五感尽失,不敢再多停留。站稳身形,拍了拍边上的桌子,示意魏凌生先同自己走。
  她用双手摸索着方位,可目视处的一片漆黑叫她无所适从,一脚撞上横翻在地上的木凳,刚要发怒,地上青年倏然跃起,朝她冲来,抱着她的肩膀转了半圈,将她护在身前。
  从窗口潜入的刺客一掌正正拍在魏凌生的背上。
  紧随而来的护卫凄厉喊道:“殿下!”
  魏凌生闷哼一声,软绵绵地滑倒,喉间涌出热流,呛得他声音细碎:“师姐……”
  宋回涯心生悚怖,听见刺客被护卫击毙,蹲下身去摸魏凌生的手,将人揽进怀里。
  她碰到了师弟的脸,触感一片潮湿,不知是血是泪,手心那道未愈合的伤口跟着抽痛起来。
  魏凌生的下巴靠在她肩上,一身素白的衣衫被染成暗红,反手抱住宋回涯,嘴里问着没结果的话:“师姐,我已经谨小慎微,为何还是犯错?”
  纷乱的争斗将门外悬挂的灯笼打落下来,风穿堂而过,吹得宋回涯脊背发凉。
  魏凌生两手抱得很紧,意识开始涣散,在她耳边语无伦次地道:“师姐,我也怕……什么都怕,唯独一样不怕……你知道吗?”
  宋回涯知道他要说什么——他最不怕死。
  她深谙这种恐惧。师伯死后,她日日夜夜都在担惊受怕。因她别无退路,再输不起了。全念着师父、师伯的嘱托,当作生死徘徊时救命的浮草。
  但魏凌生不能辜负的期许又有多少?字里行间都是惊心动魄的莫大恐怖。人人都催着他走,要他拿出一副铁石心肠,去应对刀剑凿磨。
  魏凌生不知疲倦地叫她,听不见应答,可怜慌乱地求:“师姐,你为什么不应我?”
  唯有宋回涯会对他说,“师弟,我在。”
  “师弟,你若需要,师姐总是在的。”
  “有我在,没人能杀得了我师弟。”
  “别怕。”
  魏凌生的眼泪沾到她的脸上,乱七八糟地说道:“若是可以,叫我去换师姐,我也是愿意的……你该不信……你生我气了罢?我回不了头……”
  “师姐。”他昏昏沉沉,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万念俱寂前,只记得说,“救我……”
  宋回涯的视野暗无天日,耳边是无数人重叠的喊叫,可能叫她听清的,只有魏凌生口中反反复复的“师姐”。
  对方紧紧抱着她,边上几人来掰他的手,要带他走,也不肯松开。
  仿佛一条命只系在她身上,是无际汪洋里握着的最后一丝牵挂。
  第077章 但去莫复问
  大雪笼罩的废屋中,宋知怯往自己身上盖了两件衣服,躺在角落,四仰八叉地睡着了。
  她嘴里打着轻微的鼾声,一口气没喘过来,被自己的呼噜惊醒,闭着眼睛嘟囔两句,翻了个身又继续睡。
  宋回涯坐在门口,侧身望着自己徒弟。柔和的雪光照得她瞳孔澄净如水,可眼神却有些晦涩难懂。
  她转回身来,视线低落在自己的手上,手指曲张,握紧又松开,思绪涣散地飘着。
  她想起当初在盘平城里见到魏凌生时,对方脸上那种深重切骨的落寞,此刻多少有所感悟,觉得不该对他说那些绝情的话。该是真叫他伤透了心。
  听着身边人也久久沉默,略显凝重的表情中是几番欲言又止的紧张与拘束,宋回涯收敛心神,主动问道:“阿勉呢?谢谦光为何说阿勉在北胡?”
  “他……”陆向泽的措词变得非常谨慎,语速放得很慢,委婉答道,“师姐该是知道,大梁边境,鲜少安宁。关外常年兵荒马乱,胡虏彼此征伐残杀,分分合合,屡有翻覆。
  “而今最为势盛,霸占大梁北面疆土,立国称帝的,是一道不清来历的混血异族。此人勇猛英毅,尽杀异己,逼得周遭部族臣服归降。自称有我大梁的血统,说年幼时曾随汉儒求学,所以辖下也说汉话、写汉字,德行教化皆与我大梁相似,国号为宁,所谋甚远。
  “宁帝共有七子,其中幼子是与大梁一叛臣之女所生,出生起便被留在北章城,由生母照养。多年前,师兄意外寻到个小子,与那小杂种长得起码有九成相似,真是天降良机。于是筹谋布局,将人送去北胡,教他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
  陆向泽七弯八绕地说了许多,才终于提到阿勉。
  “师姐辞别之后,阿勉与师兄生了嫌隙。师兄也担心留他在身侧,无暇时时看顾,恐防不了贼人暗算,便将他送去与那少年相伴,顺道请他帮忙看顾,谨防差错,也算是给他指了事做,不至于胡思乱想。”
  宋回涯听得无端浮躁,按捺住了没有催促,只沉沉吐出一口浊气。
  陆向泽停顿稍许,续道:“此事仅有寥寥几人知晓。严老叛主时,曾与高清永隐晦提过一二。虽未言明,可也叫高贼起了疑心。这边师兄一出事,他立马命人将消息传了过去,想试试能不能钓出鱼来,岂料真勾出了那小子的反心。”
  陆向泽对这段往事不是亲历,亦是听人转述。道明前因后,从胸口取出几张信纸,小心展平交至宋回涯手上。
  几页纸张分明年代不同,俱是一位名叫诚文的先生所写。
  最上方的几页纸已因折痕撕裂,宋回涯将其铺在膝上,用手压住边角,一行行看了过去。
  信中说阿勉来后,与那少年同吃同住,形影不离,事事偏袒看护,得其深信。
  诚文先生夸赞阿勉聪慧机敏,谨重严毅,全不似同龄人那般心浮气躁,只是思虑颇多,极少欢颜。
  又忧虑那少年难堪大用,虽温和敬顺,可性情怯懦,满肚花肠、极擅巧言,几次假意欺瞒被他点破,仍不知悔改。当做另手准备。
  一行人沿着光寒山脚的城镇,一路搬迁。白日念书、晚间练武,还要学习胡族各部的口音与风俗。待时机成熟,扮作行商混入北章,择机行事。
  二位少年平日闭在院中,不得外出。街巷另外一头的那个小殿下学什么,他们就跟着学什么。
  月初一日,夜近残更,院中众人皆已入睡。少年从床上起身,蹑手蹑脚地穿上外衣,摸黑走出房门。
  少年刚动,阿勉就醒了,闭着眼睛又躺了片刻,才抄起藏在床底的佩剑,起身追去。
  院中仅有一护卫值守,少年熟稔避开,猫着腰朝侧面溜去。
  走到墙边,少年警惕回头张望两眼,搬来垫脚的石块,正要投入夜色自此远走高飞,肩上忽而一沉,一双手搭了上来。
  少年浑身打了个寒颤,回头见是阿勉,先是一慌,再是佯装松弛,扯出个笑脸与他招呼道:“勉哥。”
  阿勉的剑背在身后,神色平淡,听不出情绪地问:“你要去哪里?”
  不等少年找出借口,又说道:“当初是你自己立表忠心,郎君几次问你,你都信誓旦旦,才叫你来的。”
  少年握着自己双手,想到阿勉平日对自己的宽厚包容,索性坦白直言道:“当初我吃不饱穿不暖,郎君说能送我一场泼天富贵,我自然来了。可是今时不同往日,我争一争便能争出道锦绣前程,为何不争?有的活,谁又愿意死?”
  阿勉的眸光被黑暗削去了三分锐意,闻言并未动怒,也未威逼,只沉稳地说:“郎君为叫你能做这宁国的小殿下,费去多少苦心?你可以一走了之,那些为你铺路的义士又算什么?”
  少年满脸窘迫,被他盯视的目光看得有些无地自容,不住朝后慢退,试图与阿勉拉开距离。待贴住了背后的墙壁,才觉得有些安心,缩着脖子,嘴唇嚅嗫道:“纵是同树的枝叶,还各有枯荣。世道如此,我管不了别人。”
  他侧倚着墙面,一派懦弱无能的模样,无辜望向阿勉,小声说:“勉哥,不如你跟我一起走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