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可这个大倔种就跟每日打卡不能断一样,坚持等他结束。
  方霁摸出手机,看到贺知行在十几分钟前给他发来的消息。
  【贺知行:我到了,需要进去接你吗?】
  方霁当时回了个不用,说自己再过一会就出来,于是贺知行回了他个好,等在外面。
  方霁按照描述找到对应位置,就见一名同样穿着正装的男人站在一辆黑色轿车旁。他手持一支香烟,手指修长而有力,火光忽明忽暗。
  烟雾缭绕,缓缓升腾,环绕在他的头顶,仿佛一层薄纱,令他整个人看起来冷峻中带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孤独,像是冬日里的最后一抹斜阳。
  方霁一时看愣了眼,这副模样他前所未见。
  怎么说,帅还是帅的,但和贺知行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存在反差。
  他走上去:“你什么时候学会的抽烟?”
  世上意料不到的事情太多了,就像他一开始也没想到贺知行居然会喜欢上男人,这个男人还是他。
  贺知行看见方霁朝这边走过来,先熄灭了烟头,“七年前。”
  “你介意吗?”
  方霁偶尔压力过大时同样会抽上几根,心道没必要五十步笑百步,再者这是贺知行的喜好问题,他无权干涉。
  “没事,你想抽直接抽就行,就是这东西抽多了有成瘾性,对肺不好。”
  烟草中的尼古丁成分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缓解焦虑症状。但这玩意是一把双刃剑,过多吸食百害而无一利。
  “现在不经常抽了。”贺知行替他打开了副驾驶座的车门。
  下午蓝书柳给他发了消息过来,说贺鸿志最近一段时间的治疗情况不太理想,前天早上病情突然失控,从床上摔了下来磕到额头,裂开一条口子,缝了快十针。
  蓝书柳向来报喜不报忧,所以给他发消息过来时病情已经控制住了,只是以轻松的口吻问他什么时候能来过来看看,说父亲想他了。
  贺知行不确定贺鸿志是不是真的想他,但他听出了蓝书柳的无助和疲惫。这个一贯乐观坚强的女人在面对丈夫的病情时,拥有再多的钱都无济于事,心中那道堡垒几近崩溃边缘。
  当然,这些事情他暂时不打算跟方霁说,他今天应付酒局本来就很累了。
  酒精对大脑到底还是有些麻痹,方霁的反应变得比平常迟钝,光顾着坐上车,没察觉出贺知行最后那句话里的另一层意思。
  贺知行绕到驾驶座,开车下山。
  山上专门修了道路,一直连接着山顶的别墅,地形不算陡峭,就是有些绕,他将车速尽量放得平缓。
  方霁今天喝了酒,不多,离场时大概半醉的程度,稍微还有意识可以思考。待车辆发动处于一个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就不太想说话了,眯着眼睛假寐休息,不知不觉真睡了过去。
  从山上下来进入市区花了近一个小时,方霁是被汽车鸣笛声吵醒的。酒精的作用逐渐发挥出来,抵达峰值,意识变得只剩下微薄的三分之一。
  说实话,贺知行真的很不愿意看到方霁出去喝酒。
  “……如果你需要钱,可以问我要。”他知道方霁不会愿意直接花他的钱,“我可以先借给你。”
  某人的脾气不管是清醒还是醉后都是一样的犟,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我不需要别人可怜或者施舍给我的钱。”
  贺知行想说自己没那个意思,他是真的很想帮忙,让方霁别再那么辛苦。自从方天出事,方霁这半年内参加应酬的次数较之过去明显上涨。
  “你知道那么多行业里,我为什么要选择创业自己开公司吗?”方霁转过头来看向贺知行,他的脸色比刚上车那会红了许多,像只熟过头的苹果。
  贺知行只看了一眼就收回视线:“为什么?”
  第60章
  方霁家里确实有点钱,至少比起刚从大学步入社会的同龄人来说,他的父亲是高校教授,母亲又是搞科研的,经济实力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因为足够有挑战性。”
  人们都觉得他早期创业是依靠家里的钱和人脉才能搞起来的,实则不然。他那时候全身上下只有不到五万块,那钱还是他上大学之后利用闲暇时间做课外兼职和平日陆陆续续攒下来的,想要运营起一个公司简直是鸡蛋碰石头。
  他的父母确实很早就离异了,但直到他完全经济独立之前,每个月仍旧会定期打钱过来。如果他向他们提出要开公司的想法,两人肯定会拿出额外的钱来支持他。
  但他不想那样做,没意思。
  实际上的创业初期只有他一个人,旁观者多持观望态度。
  新人不够自信,不敢和他承担失败的风险,老手们则瞧不上连成绩都没有的小公司,唯恐投入的钱全部打水漂。于是他就自己拿了三万块钱先去注册一个公司,不顾后果。
  两个月的时间里,他钻研市场动态,去学习和了解一个此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制定策略计划。
  “……但我看走了眼,找的第一个投资人是个混账,差点把我剩余的钱全部搭进去,直到我提出要走法律程序告他,那个窝囊废怕将事情闹大,灰溜溜地跑了。第二天,我去见了另外一个愿意投资的人,他说可以给我钱,可因为我是新人,哪怕欣赏我的勇气也不敢开出太多。”
  “不过没事,那笔钱绰绰有余了,甚至比我预想的多出十万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