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既然连文认定,认定他伙同道长以假卦骗人,不如让县令查清楚,也好还他,还道长一个清白。
  高人既是秋御史推荐,一定是做不了假的。
  他也是头次见到高人,高人也不会为了二十两银子诓骗他。
  这件事,只有查清高人的身份,让县令相信高人不会算错,这桩案子才会继续调查下去。
  县令闻言,便问道:“这位道长,可有在崇玄署报备过,是哪个道观的道士?”
  天下道观早已有备案,一查便知。
  李乐只道:“报备过了,妙道观李乐只。”
  李乐只说完,他怀疑按照古代的效率,他的报备文书不一定从扬州传到京城,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有余,但还是有点担心。
  万一发生什么意外,没有查到。
  那岂不是无法证明,还会怀疑他是野道士,按照古代需要驿站来回传递,还真有可能,不会这种倒霉的事情都能被他碰上吧。
  李乐只悄悄给自己算上一卦,算崇玄署报备一事,可有传到京城。然后他算到,已经传到京城了,得到这样的结果,让李乐只松了一口气。
  县令听报备过了,便派人去查看,是否真报备过,以此来验明,又询问李乐只情况,问道:“妙道观在何处?是哪座道观替你担保的?”
  身为县令,也不是天下所有道观都知晓,毕竟,各地都会有一些小道观不为人所知,只在当地有些名气。
  李乐只道:“扬州大安县,青云观担保。”
  “原来是扬州的道士,听你的口音也不像是扬州人,”县令说了一句,也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结,而是继续道:“能得青云观担保,想来道长也有几分本事在身上,听闻道长还要去上值,不知是在何处为官?”
  “是一挂职,称不上当官,”李乐只神色淡淡。
  县令一听是挂职,便思索了一番,旋即,县令想到在京城上值,还是挂职的道士,那也只有在刑部了,只有在刑部挂职的道士,那也是要按时点卯的,未曾听过有哪位道士如同眼前人这般嚣张,连点卯都敢错过。
  难道这道士背后手眼通天,是哪位大人看照的?
  难道是秋御史?
  毕竟能让秋御史都能摒弃自己脾性的道士,这天底下可不多了,可若真是秋御史关照,也不对啊,秋御史那看谁都不顺眼的样子,暗地里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这些人怎么可能会看在秋御史的面上去关照道士,没有出手“关照”一二都是看到其乃是道士,不方便罢了。
  县令想不到,便也不再想下去,只是余光一扫,看到外面正站有两年轻的道士,模样年轻,其中一人的模样还有几分熟悉,似是在哪里见过。
  县令想了想,没有想起那人是谁?
  这时,又有一衙役走到县令旁边,犹犹豫豫将他今日在李乐只院子里见到的事情说出来。
  听闻这道士敢在院子墙边放梯子,其徒弟还敢借梯子爬进钱府里,县令睁大了眼睛。
  好大的胆子!
  他一拍惊堂木,正要在众人疑惑下,怒而道:“去请外面两位小道士?”
  见此,李乐只疑惑,问道:“大人,可是我徒儿不能旁听?”这才惹得县令生气,想要请两人出去?
  可没有这样的规定啊。
  若真是这样,胡县令以前早早驱散众人了,也许是京城的规矩和地方规矩有所不同。
  李乐只担忧地看向自己的两徒弟,可别因此事,被罚廷仗。
  等人请进来后,离得近了,县令更是看清楚其中小道士的模样,那面容,若非有衙役提醒钱府一事,他还真想不起来这小道士和谁相似。
  ——和钱刺史钱焯。
  县令面色怪异,收回放在惊堂木上的手,只觉屁股下的椅子长满了刺,让他浑身不舒服,谁能想到,这事竟是一场乌龙。
  原以为是小道士不经主人同意,肆意妄为,还敢行窃,谁能想到,人家这是不走寻常路回家。
  县令咳嗽两声,正尴尬呢,派出去的衙役也回来了。
  第55章
  衙役道:“大人,已经查过了,未有报备。”
  此话一出,满堂俱惊。
  秋雨台不敢相信地回头,满眼都是被这件事所惊到,脑内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下去。
  他茫然不矣,原以为是他一线生机,未料竟是要他命的毒绳。既是野道士,秋御史何必要告知于他,这般想要他的命?
  秋雨台悲恸不已。
  余下连文和苏北嘴角勾起,他们万万未想到,这道人居然真的是野道士,真的是秋雨台随便找的,就凭这样的道士也想让他们两人吃官司,真是好笑。
  秋雨台真是走投无路,昏了头,才想出这样的昏招。
  连文立马拱手道:“大人,此人既然是野道士,按律法,敢冒充道士坑蒙拐骗者,皆处以死刑。”
  县令也是被惊到,他没有将连文的话听进去,而是怔怔地看着眼前淡定自若的道人,还有那道人身后如其一样表情的钱刺史之子。
  见他们没有任何的异样,县令皱起眉头,他是不会认错的,那张脸和记忆中钱刺史的相貌有七成的相似,活脱脱是钱刺史年轻时候的模样。
  而他没有记错的话,钱刺史出任的正是扬州刺史,而这位道人既然来自扬州,又有扬州有名的道观青云观担保,绝不是衙役所言未报备那般简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