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反倒是这半路杀出来的苏评事,当谁不知晓,其是为了那姓苏的商贾而来,明里暗里想要保下他,还想借自己六品官让县令退让,好治秋雨台之罪,将这件事定性乃是秋雨台污蔑。
  这些事,钱溪都能充耳不闻,只待师父一一算来,谁想这苏评事竟敢怀疑他师父,怀疑他师父文册是假,这岂不是在指责他扬州的不是。
  本就火起,更是忍不了一点。
  “你又是何人,”苏评事为官尚浅,未曾见过钱刺史年轻时候的模样,也未见过钱刺史,自然认不出钱溪的相貌,只当其是一道士。
  “你这般顶撞于我,难道这人是你的同伙,怎么,被我拆穿后恼羞成怒,还敢拿扬州,拿钱刺史压我,你当你是谁。”
  县令看到这一幕都不忍直视,默默背过身,心里替钱溪回道:在下姓钱,扬州刺史之子。
  “我……”钱溪怒而开口,尚未说完,便被肩上放的手打断,他回过头一看,见是师父,便收敛自己动怒的神情,默默退回李乐只的身后。
  李乐只道:“不管我们是何人,苏评事还是管好自己,苏评事利用职务之便,贪了不少,这次,苏老板是否还承诺分一成给你。”
  苏评事脸色铁青,“你可知污蔑朝廷命官之罪,廷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心里因李乐只此话动荡不安,这道人怎么会算到的?不对,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居然看出他受贿不少,果真如石评事所言,察言观色的本事不小。
  不好对付。
  要想个法子,将这道士收押大理寺。
  “不知,我说的是事实,”李乐只神情冰冷,他继续算这位苏评事的事。
  想看看这人身上,有多少是他没有挖到的宝藏。
  恰好此时,高明礼也拿着文册进来了,他一路小跑过来,手里紧紧抱着文册,看到公堂上紧张的气氛,步伐慢了下来,小声道:“师父,文册我拿来了。”
  而在高明礼身后,衙门外边,正有一人急匆匆冲进来:“搞错了,搞错了。”
  第56章
  来人气喘吁吁闯进来。
  看着公堂上对峙的几人,还有身着大理寺官服的苏评事,稍微怔愣了会。
  立马朝坐在上面的县令拱手一礼道:“在下乃崇玄署主簿,这次是因为李道长的事前来。”
  大兴县县令派人来查档册,他还以为是抓到了假冒的骗子,故而想要查一查。
  可如今一瞧,似是有大事发生。
  怎么还惊动了大理寺?可别是因为李道长的事情。
  崇玄署主簿吓得心惊胆跳。
  “可是有什么不对?”县令未忘记这位主簿进来时大喊搞错了。
  难道是衙役前去查时,崇玄署那边弄错了,才没将李道长记录在册?
  现下是查明了一切,这才过来阻止。
  对此,县令很是无奈。若非他小心谨慎,再三询问,也不想同李道士生了嫌隙,今日,他免不了因崇玄署此举得罪一位道士,还是能掐会算的道士。
  崇玄署主簿也知他们办事不地道,没有多辩解什么,而是朝县令尴尬一笑后,拱手致歉。
  随后转身向李乐只的方向走过去,没有任何要顾及大理寺评事的意思。
  崇玄署主簿走到李乐只的面前,拱手一礼后才道:“此事是我崇玄署过错,才让道长受此劫难,还请道长莫要怪罪。”
  旋即解释道:“衙役来查后,录事才将扬州崇玄署送来的文书交到我的手中,那时尚未登记在册,才闹出这等子事。”
  崇玄署主簿说完,完全不敢抬头看李乐只的神情,任谁碰上这种事,还闹到这种地步,受了冤枉,心底总归是不舒服的。
  崇玄署正是知晓,虽感到歉意,但事实已经发生,他说再多已是无用。
  事情就是如此巧合,衙役来查时,他这边尚未登记档册,等衙役走后,录事才缓缓拿着文书过来。
  这也是他没办法料到的事。
  涉及道士的事,规章制度太多,一来一回能耽误不少时间,即使地方报备了,等到他手里的时候,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谁能想到,衙役前脚刚走,他后脚接过文书,一打开便见到妙道观李乐只几个大字时的无奈。
  惊得他瞬间站起。
  看着外头空无一人,衙役早已走远,他安排好事务并同他的上司崇玄丞说道一声,便急匆匆赶来,阻止这一场灾难发生。
  将事情原委说出来后,崇玄署主簿松了一口气 还好他来得不晚,一切事还未发生,尚有挽救的机会。
  “你是说他在崇玄署报备过,并非假冒?”苏评事脸色难看,犹如锅底,声音沉沉问道。
  崇玄署主簿见此,便以为是他们失误将大理寺的人招过来,让对方白跑一趟,连忙挂上笑脸道:“误会,这都是一场误会,劳烦这位评事白跑一趟了。唉,也是我们崇玄署那边的流程有点多,各地传来的文书到我手中,都要将东西准备妥当,这一来一去耽搁了不少时间。”
  听他此言,苏评事面色不善,他方才还言这道士乃是来京城坑蒙拐骗的假道士。
  还想借崇玄署的势,让他们证实眼前人是假道士,好将其押入牢狱。
  崇玄署主簿却出现轻飘飘几句话证明这道士是真的,并非假冒,这和在他脸上抽几巴掌有何区别。
  苏评事气恼,又没有办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