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但在同三皇子写的心中,他还是将这件事同端王说了一番,原本是想言李乐只早已站到太子那处,但思量许久后,他还是将李乐只的话一字不变告诉给三皇子。
  这件事,三皇子比他更清楚到底是何人算计,他写下李乐只的话,也是想三皇子看清楚,李乐只此人不必拉拢。
  收到信的三皇子,看到信上所写的无人算计后,回想起那日朝堂上的事,太子眼中的疑惑他未漏掉,这件事同太子无关,非太子算计他,而李道长这人,他虽只见过一两面,但也知道这位李道长骨子里有他的傲气,不屑于说谎。
  既然对方说是无人算计,那这件事也只有——他爹是真的厌弃他。
  真的因他的事动怒,甚至是江州水匪一事,也有可能是他爹暗中指使张御史,当着众人的面褫夺他的封号。
  江州水匪一事,哪值得他爹动如此大的肝火,他不信他同太子相斗的钱,他爹不知道是从何来的,那么,这件事一定是一件他不知道的事。
  三皇子回想近日发生的所有事,没有错过一件,直到他想起半月前,十弟感染风寒的事情,听闻太医署有位医官上吊自杀,难道,他父皇怀疑是他出手?
  第96章 修
  怀疑是他要小十的性命。
  得到这一猜测后,三皇子脸黑了又黑,他是万万没有想到,他爹居然会如此看待他,他虽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至于对尚年幼的弟弟下手。
  何况,搞死小十有什么用,要是能搞死赵宣,他才能证明自己并不比赵宣差,当得起储君一位。
  三皇子手攥紧,书信皱成一团,心里对他爹看轻他气愤,可偏偏这事他爹也没有给机会让他辩解,不免委屈。
  更对害他落到如此地步,想要小十性命的人,暗恨不已,除他和太子,旁的皇子都有可能出手,等他出去,别怪他不留情面。
  *
  等吴侍郎走后,李乐只还是偷偷算了一下张御史是谁的人,得出是皇帝的后,他一时竟想不通,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打压三皇子对皇帝有什么好处。
  若是他没有猜错,三皇子是皇帝给太子找的磨刀石,可现在三皇子被褫夺封号,遭受皇帝的打压,可太子这一派,如日中天,万万没有到需打压端王保住太子一系。
  这里面一定发生了他不知道的事情。想知道里头的缘由,也只能明天去找淼然问问了。
  次日。
  李乐只见到公孙淼然后,看着围绕在公孙淼然身边的官,等他们事情办完后,李乐只才上前,低声问道:“大人,近日京中可有大事发生?”
  公孙淼然怔愣了会后,细想道:“李道长你是指端王的事情?”
  李乐只摇摇头,“除此之外,可还有别的事?”
  别的能够影响到端王的事,让其被皇帝不喜,从而褫夺封号的事。
  还是在这等关头。
  无异于给端王一派重重一击,狠狠压了他们的气焰。
  公孙淼然将京中发生的事,只要他有所耳闻的事情,都一一想了个遍,最后想到他听到的,若说京中有大事发生,那倒是没有,可若是宫里,那的确发生了一件不小的事,十皇子疑似被人谋害。
  那医官和小太监可都死了,也就导致这事线索断了,死无对证,可这件事,似是发生在半月前,不算是近日了。
  也不知李道长想知道的可是这件事情,公孙淼然虽然有些把握不准,但他也压低声音告诉李乐只道:“先前宫中十皇子被人谋害,医官畏罪自杀,这件事线索断了,也不了了之。”
  李乐只算是明白了,这事皇帝查到了端王头上,手足相残,也难怪皇帝会如此气愤,竟让张御史参奏,借此机会,褫夺端王封号,也算是给十皇子一个交代。
  正当李乐只以为这件事到此结束,就听到公孙淼然犹豫后又道:“只是十皇子病重的事,是半个月前,也算不上是近日。”
  他顿了顿,后又拍掌恍然大悟道:“李道长,十皇子的事别人查不出来,但不代表道长你算不出来,若是能算到幕后凶手,少不了宫里要赏赐一波。”
  公孙淼然凑近道:“十皇子赵宥,乃是萧妃娘娘所生,萧妃和萧宣又是一家人。”
  就差没明说,这件事算出凶手是谁,太后和萧家那边,都会记住李乐只的恩情。
  李乐只也听懂了,他先前从公孙淼然这里知晓,萧宣乃是镇国公家的人,镇国公更是太后的母家,公孙淼然虽未提起太后,但也说得够通透。
  这件事该如何选择全凭他。
  要是办好这件事,那就是入了太后老人家的眼,虽然会得罪另一个皇子,但这件事公孙淼然既然愿意告诉他,那就证明不是太子所为,这也就代表,以后他背后不仅有太子庇护,还能得到宫里太后娘娘的看重,有了这些,他不站队别的皇子也没办法找他的麻烦。
  往深处想,李乐只想到半个月前找他的人,还有吴侍郎,半个月前有人前来找他算,说她家孩子生病,还是得了感风,问他有没有办法,后来又来了一个大夫,这些事凑在一起,李乐只将他们组装在一起。
  莫名的,他好像察觉到了真相。
  拼凑出了半个月前宫中发生了什么事,顺带,他算得那卦,指的还是宫中萧妃娘娘。
  想到自己说了什么,李乐只静默了一会。
  他没有记错的话,他算出那位娘娘命中有三子,还活不过五岁,李乐只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便问道:“十皇子今年年方几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