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此等不忠不义,不孝之子,岂能入皇陵,得见列祖列宗。
立马吩咐人,将迁入皇陵中的安王挪出,随意找块地埋了。
赵宣听闻此事后,立马进宫,想要劝阻一二,虽说老二先前逼宫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人死如灯灭,前尘往事也在死去后一笔勾销,他终究是赵家的子弟,岂能不入皇陵。
赵帝看到他来,便知他是为何事而来,心底对赵宣此举甚是欣慰,可随之而去的,是怒不可遏。
他将萧宣上报的事情,递给赵宣。
赵宣见后,见他爹面上愤怒,眉毛倒竖,可见动了不小的怒气,此事一定同老二被迁陵一事有关。
等赵宣看完后,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难怪他爹会气到这种地步,闹出这样的事,他也不好劝下去,便当这事没有发生,同赵帝说起忠勇侯府的事。
因安王造反,牵连忠勇侯府,因忠勇侯府尚未牵涉进来,赵帝只将关押起来,等着流放,可如今发生这种事,安王能得到豫州边防图,未必没有忠勇侯府的参与。
此时经赵宣提醒,赵帝才想起来还有忠勇侯府尚未处置,便将此事算到忠勇侯府身上,在朝堂上谈起此事。
杨尚书立马站出来道:“此等叛国贼,按律当诛,还请陛下下旨,臣愿当监斩官。”
有杨尚书提起,赵帝也顺势改流放为枭首,在午门执行。
……
忠勇侯等人得知此事后,大喊冤枉,喊道要面见圣上,这些事不是他们做的,他们没有做,但不管他们如何替自己不鸣,也无人愿意站出来替他们说一句话。
徐凌坐在牢里,看着小小的窗透过来的光亮,眼神黯淡无光,似乎没想到,一夜之间,他们就沦为了阶下囚。
等听到他们被判了枭首后,徐凌才微微有所动静,微微偏过头,对衙役所言,没有任何表情,如行尸走肉一般,跟随着徐家人一同走出牢房。
前往刑场时,百姓更是朝着他们扔菜叶子,并不停骂道。
徐凌才明白他们忠勇侯犯了何罪,不是造反,而是叛国,徐凌瞬间明白他们因何会被改判枭首。
安王。
因为安王,他们忠勇侯府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可事到如今,徐凌也不知去恨谁,恨安王,安王已死,唯一能恨的,也只有他自己。
或许,从一开始,他便不该因公孙淼然去招惹那位道士。
不该同安王走得太近,以至于得到今日局面。
……
李乐只得知忠勇侯府因叛国罪被枭首后,淡定地点点头,已经过去了一段日子,听闻此消息,心里没有一丝惊讶。
早在萧宣上报安王勾结昭国一事,他便料到忠勇侯府的下场,何况,现在比忠勇侯府更重要的还是昭国。
昭国终究没有继续等待下去,而是向他们这边发起了进攻,天越来越冷,再过不久,应该要下雪了。
凭昭国那边的情况,再不能攻下豫州城,可就要撑不住了。
此次,是他们进攻的最好时机。
李乐只早已算到昭国那边的动静,将算到的一切交给萧宣后,后面的事就看萧宣的发挥。
而提前知道昭国消息的萧宣,如虎添翼,杀得昭国片甲不留。
狄将军领着人只能匆忙逃窜,逃窜的过程中,还要护着曲灵仙的命,这让狄将军更束手束脚。
一直被萧宣杀到,横渡川江后,才敢松口气。
而这次,三十万大军,只剩下十二万,狄将军看到这一幕,红了眼,心底更是一阵后怕,不知该如何去面见昭帝。
陛下定会动怒,不会放过他。
狄将军只能寄希望于曲灵仙身上,希望对方能够替他美言几句,心中也不免怨怼,怨对方的本事不行,不能洞察大梁的动静,害他吃这么大的亏。
曲灵仙一瞥,便知狄将军心中想什么,但现在他也无心去同狄将军在此事上过多纠缠,此次一战,他明白大梁出了位了不起的人物,就连他对上其,都要暂避锋芒。
可他们一人在昭,一人在梁,终有一日会对上。
而到那时,必定是灭国一战,昭灭梁,梁灭昭,谁胜谁负,皆系在他二人身上。
明白这一切后,曲灵仙没有任何犹豫,同狄将军说道一声后,立马回京,他要在对方成为猛虎之前,闭关超越对方。
……
大梁此战,大获全胜。
豫州城欣喜万分,得知萧将军领兵十万将对方杀到需横渡川江,才能断尾保命后,士气更是高涨。
除此之外,众人也看向另一端,那里可是李神仙的住处。
有李神仙和萧将军在,他们大梁日后不必再担忧会受到旁人的欺凌,反倒是别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
打了胜仗活下来的人更是心怀感激。
在这之前,即使有萧将军领兵,他们之间的人也会落下不少残疾,可现下这一战,可真谓打得酣畅淋漓。
就连他们,还胳膊,腿,全都健在,完好无损活着回来了,虽还是死了不少弟兄,可比起以往,入目皆是缺胳膊少腿的弟兄,已经要好上太多了。
此战,他们才知道,有一位用兵如神,加上一位算尽天下一切事的道士,会是有多么的强悍。
那真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这天底下,再也无人能够阻挡他们大梁铁骑,最强大的昭国,也要在他们大梁面前,吃了败仗,处于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