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重山观观主看向玄阳子,在他们中,也只有玄阳子能够同三清老爷对话了。
玄阳子叹息一声,在场人什么心思他都一清二楚,他比所有人都着急帝星的事,可这件事三清老爷都未开口,那一定是他们不能知晓,掺和其中的事,强行掺和,还有可能没了性命。
唯恐他们之中有些人不知深浅,强行去算,玄阳子咳嗽一声道:“等过些时日,自会分晓。”
“……”
众道士面色复杂,等到了那个时候,为时已晚。
帝星若是在他们大梁那还好说,可若是在别的地方,任由对方成长,可是不小的后患。
最好能先下手为强,趁对方还未成长起来,将一切都扼杀在摇篮。
玄阳子也看出来他们的想法,没好气道:“难道你们还想算出帝星在何处?”
“……”
他们倒是想,但是他们没那个本事,在场也只有玄阳子最有可能,能够算出帝星的下落。
所有人目光含着期待看过去。
而玄阳子见他们不语,便知他们还真有此等打算,生气道:“此事牵扯过大,绝非我等能够掺和,你们要是想留在玄阳宫尽管去算,还能省下副棺材钱。”
这话说得毫不客气,却也如同一闷棍将所有人都敲醒。
是啊,这哪里是他们能够掺和的,即使是玄阳子去算,也未必能够算出来,那可是帝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难道就这样任由对方活下来?
几人皱起眉头,见他们还未明白,玄阳子很是无奈道:“这天底下还有什么事能够瞒过三清老爷的。”
没有。
既然三清老爷未说,定是不想他们知晓。
再者,三清老爷既然能算出帝星即将出现,自然也能算出帝星是何人,三清老爷未说,是想保住那人的性命?
或许……
一个大胆的猜测浮现在玄阳子心间,心不由得砰砰砰跳动了几下,而此时,除却玄阳子一人,也有人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一人道:“咳,我想到我院子里的衣物还未收回,瞧这天应是要下雨了,我先回去收衣服。”
“啊我也是,带我一个。”
“我也……”
一个二个找了个蹩脚的理由从大殿离开。
玄阳子看着他们着急忙慌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转过身朝着三清拜了又拜后,也离开大殿,他也要回去收下衣服了。
…
神婆和李乐只前后脚离开玄阳宫后,两人算出的事也随着两人的离开传得沸沸扬扬,随着风入了每个人的耳朵。
得知大梁还有一场水患,还不知水患发生在何处后,所有人的心瞬间揪起,就连那些想要囤货发笔财的人,都慌了神,唯恐水患发生的地方出现在他们最重要的地方,带给他们无法挽救的损害。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在推测那位身份贵重的人是谁,是不是陛下,毕竟这天底下没有比陛下更为贵重的人。
若真的是陛下……这可如何是好。
所有在朝为官的人都不愿看到这种事情发生,陛下一死,这京里头的局势可就要变了。
在这样紧要的关头,没有人敢顶风犯事,一个二个都夹起尾巴做人。
而宫里头听到风声的萧太后,立马着急忙慌带上张太医前去给赵帝请平安脉,得到赵帝身体康安,没有任何问题后,萧太后放下心来,随后让张太医给宫里头的人都瞧瞧,包括她自己,最后都没有任何问题后,萧太后才彻底放下心来。
萧太后道:“真是白担心一场,越国的神婆传得神乎,没点本事。”
赵帝则是想了很多,既然人不是宫里的,那就是宫外的,他几个儿子,还有那些宗亲,都有可能是那位神婆说的人。
但这些人里头,也只有他几个儿子能被他放在心上。
因此,赵帝派张太医和刘太医出宫给他几个儿子瞧上一瞧,等太医走了,又宽慰萧太后几句后,想到越国神婆说的水灾,沉思一会儿,还是派人去将朱道长请来。
朱阳在赵帝请他来时,便知赵帝因何事喊他,在这之前,他已经去算过水患的事,也知水患会发生在何处。
朱阳面见赵帝后,就将他算出来的事情同赵帝说起。
赵帝听完,很是疑惑,这水患发生的地方居然不是靠江道的几州,而是在宜州,那处地处平原,居然也会发生水患,这可不是妙事。
若是别的地方,可以修建河堤,挖沟渠泄水,可宜州那地方,地势较低,真天降大雨,那反倒像是盛水的碗,最好能知道是宜州哪处会遇上水患,总不会是宜州。
这种事,朱道长既然未言,想必是算不出来的,想要知道确切的地方,还需要李道长出手。
原本在李道长被传为是三清化身时,他便打算封李道长为国师,又恐封李道长为国师是对神灵的不敬,这才迟迟没有下旨。
以至于拖到现在,李道长又和越国的神婆有了比试,在这场比试落幕之前,都不是好封赏的时候,赵帝心中有感,三年后,那时再封赏,是最最好的时辰。
因此,赵帝按下此事。
先将即将要到来的事度过去,这一桩桩的,再加上李道长算的帝星,可不是小事,甚至赵帝也从越国神庙被推倒一事推断出,未来三年内越国定是发生了一件大事,才能让他们不再信神,而发生这种事,定是要国破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