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拍着无心,但是看得人不一定也无心,要是有那么一两个有心人,从照片里整理出剧情内容,那夏真将要面临的就是大改剧本。
  就是这样也难免有漏网之鱼,有一个影迷冒充剧组工作人员混进了剧组,大家原本以为是导演的粉丝,因为这个影迷是个年轻的小姑娘,让人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是艾伦·里克曼的粉丝,还是艾伦·里克曼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的粉丝,说得更贴切一些,对方冲着“斯内普教授”来的。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她被发现的前一秒,她和艾伦·里克曼打了一个照面,却完全没有认出来,甚至在对方被剧组工作人员“请”出剧组的时候,小姑娘还在央求安保人员让她看一眼“教授”。
  得知内情,艾伦·里克曼哭笑不得,他原本就不是小伙子,因为剧情需要,造型师把他原本花白的头发染得更白,因为饰演的角色有哮喘病,化妆师在他脸上化了很多小心思,看上去就像是个七八十岁的病老头。
  退一万步,艾伦·里克曼原本就不再年轻,他今年已经有六十六岁,早就不是什么魅力四射的小伙子,那个小姑娘看上去和导演差不多大,都可以当他孙女了。
  夏真乐不可支,挪揄艾伦·里克曼,“里克曼先生,您的魅力如日月星辰一般夺目!”
  ********
  当下是伦敦时装周期间,每年时装周,各大品牌服装秀都会请一些明星到场助阵,虽然夏真人不在伦敦时装周,但是时装周的消息却从未断过。
  今年博柏利·珀松(burberryprorsum)邀请了诸多明星大腕和时尚大咖前来捧场,首先是之前邀请夏真前往秀场看秀的《vogue》意大利版主编弗兰卡·索萨妮、和美国版主编安娜·温图尔、英国当红主持人兼模特艾里珊·钟均在其中,英国超模罗茜·汉丁顿·惠特莉和夏真私交不错,她打过来电话,说今年博柏利(巴宝莉)邀请了许多亚洲人,其中有几个是韩国人。
  “听说是一个很红的组合,叫什么女孩,我不记得了。”罗茜·汉丁顿·惠特莉干脆地说道。
  夏真想了想问道:“你说的是少女时代(girls'generation)还是奇迹女孩(wondergirls)?”
  “少女时代,是这个,三个很瘦的小姑娘,你们韩国都不给饭吃吗,你是,她们也是,那个穿绿裙子的瘦的都要吹走了。”罗茜·汉丁顿·惠特莉嘟囔着,“不会担心胸部缩水吗?”
  夏真噗嗤笑了,“少来了,你们不也减肥吗,别羡慕嫉妒恨了。”
  挂上电话后,夏真上网查了查,果然是少女时代,来的是徐贤、林允儿和tiffany黄美英,而被罗茜特意点名“穿绿裙子”的女孩,竟然是林允儿。
  关掉网页,夏真有些惆怅,她和少女时代算是好朋友,因为一直和秀英一起练习,她和少女时代成员的关系也最好,她和s.m是不剩多少情谊了,但是对待朋友心还是一样的,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曾经在韩国玩得好的一些人,开始疏远了,或许一开始她和他们就不算朋友,只是因为练习生的日子太辛苦,出道太绝望,所以才造成了朋友的错觉。
  她已经不记得上次给少女时代联系是什么时候了,一年前,还是两年前?
  现在少女时代越来越红,已经不需要再借由任何人的名声炒作,“黑海事件”彻底成为历史,她们和前世一样,已经成为了韩国女子组合的神话,成为了别人仰望的存在,她们越来越少在节目里提到夏真,偶尔有媒体问及夏真的消息,她们都会说,大家都很忙,联系很少。
  eve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事实,越来越多的eve放弃关注少女时代、superjunior等组合或个人,转头关注泰勒·摩森、艾伦·佩吉等欧美艺人。
  夏真在韩国的粉丝团团长申民赫也有意把粉丝团重心向欧美转移,现在夏真的fanclub粉丝俱乐部已经很少谈论韩国的明星,他们更关注欧美娱乐动态和时尚圈消息,夏真的粉丝俱乐部越来越像国际化发展,有英文、韩文、中文、日文、西班牙语多种语言选择,供来自世界各地的eve浏览。
  eve甚至成立了有专门的字幕组,用来翻译各国有关夏真的新闻,韩国针对粉丝团体的外语水平有一个不完全调查,根据反馈,粉丝团英语总体水平最高的是eve。
  夏真曾经的助理柳惠英已经结婚生子,她两年前加入了eve成立的字幕组,如今是字幕组组长,她向夏真直言,因为夏真常年在欧美发展,她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比大学那会儿还要好一些,“以前我都没有想过自己能看懂这么大篇幅的英文报道,还能给大家做翻译。”
  都变了,工作重心变了、粉丝团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夏真感觉变得最多的还是她自己,十年前,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某一天会去做导演,那个时候,出道是她最大的愿望,出道后,她最大的愿望是得一个“一位”。
  再后来“一位”有了,然后她又想做演员,她想要成为经久不衰的明星,而不是短暂滑过的流星,这个似乎也做到了……从韩国到美国,就这样一步步的她爬到了现在的位置。
  她上辈子连“亚洲的星星”都没想过,更别提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她做到了上辈子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很多广告报刊杂志提到她,都是“国际巨星enid”,虽然她觉得自己目前离“巨星”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她已经配得上“国际”这个词儿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