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哦,就是说,大家都姓李吗?”
  “对……大部分,都是。”
  聊了几句,听林逐月谈及女孩和望野的年纪只相差几岁后,女孩提着手电筒的动作微滞,比之前那副怯怯的模样更别扭了一些。
  她快速地看了一眼个子高高的望野,或许是见林逐月还算热情,她犹豫着开口问道:“你们,你们是新来的吗?”
  什么新来的?新来的游客?
  林逐月按照自己的理解点了点头:“对的,我们是傍晚才到的。离开的大巴车还得后天才能开呢,得在这里住两个晚上。”
  听罢,女孩的神情比一开始放松许多,她本就不大的声音更小了一些:“那你们到了时间,就早点走吧。村里,村里的条件不太好,你们不适应的。你们早点离开,回家吧。”
  她说话带着急切,就显得有些混乱,可她想要赶走她们的意思林逐月和望野却是听明白了的。
  为什么呢?林逐月不解。可能她不太喜欢外地人吧,讨厌的外地人一来,她那讨厌的爷爷就会给她安排工作。这属于无薪加班了,当然没人会喜欢!
  “会的。”林逐月保证。她好想走啊,这是一场关于农家乐的欺诈。她美好的旅行……唉,在车上闻到脚臭那一刻起就毁了。
  望野却若有所思地看了女孩一眼。她瘦瘦小小,许是常年干农活的缘故被太阳晒得发黑。穿着不太合身的旧衣物,衣料已经被洗得有些褪色了。她手上带了些茧子,中指指端也有些。
  有点奇怪,像是林逐月手上因为“写作业”而留下的痕迹。
  女孩对望野的打量丝毫不知,在得到林逐月的确切回应后放松下来,展现出了她这个年纪会有的一些好奇,问了林逐月许多关于“大城市”的事。林逐月也在交谈中了解到这里的大致状况,果然是鲜少见到外来人。
  女孩是在李家村长大的,没有出过村子,却好像听大人说过附近的城市的事。村长是她的爷爷,村子里还有些别的亲戚。
  她家中还有个弟弟,以后会去村子附近的学校读书。她没有读过书,因为村子里的教资完全不够用,班内学生数量有限,各家各户都紧俏着男孩儿去读。
  李家村的村民们都姓李,那些能读书的孩子们叫“李家宝”“李耀祖”“李国栋”,而女孩的名字也昭示着村内现状——她叫李来娣。
  林逐月与望野对视一眼,望野不太理解“来娣”的意思。
  “来蒂听起来好像很强的样子。”望野小声道。
  林逐月有些尴尬:“很高兴你有自己的见解,但很可惜在此处并不是这个意思……”
  ……算了,只能说她们所处之处恰恰就是封建存留的小村子。
  李来娣对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什么不适的样子。
  她知道自己的名字所含的含义吗?或许她因为没有读书的机会所以从来没有思考过,也或许她从来都知道,只是村里的人都这样,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又或许,她知道问题。
  可是她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以她成了在环境中被迫失去了“自我”的人。
  林逐月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李家村,毕竟哪怕生活在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也依然有不存在于表面的千千万万个“李家村”。
  以及无数个“李来娣”。
  -
  “到了。”
  李来娣打开屋门,房间格局简单,只能说能凑合着住两个活人。屋内带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好在只是打开门那一刻比较明显,屋内也没有什么发霉的痕迹。
  打量着接下来两天要住的地方,好像也有点儿条件很差的农家乐的意思,林逐月心中说不上失望还是满意。
  “这里是经常会住游客吗?”林逐月问。
  李来娣点了点头,帮她们铺好了床。上次晒被子不知是什么时候了,林逐月从被子上感觉不到一点儿阳光的气息。
  面对艰苦的条件,林逐月再次产生离开的欲望,打开手机想要查查有没有能接单的网约车,却发觉村内竟没有信号,她的联网手机早已变成本地单机版。
  林逐月扶额,内心流泪却故作坚强,收拾好心情后道:“辛苦你了,小来。”
  李来娣显然是没听过这个叫法,愣了一下后才反应过来,红着脸摇头说着“不辛苦”。她起身打算离开,手上拿着那个电量不足的手电筒。
  林逐月刚进来就看到了桌上有个手电筒,打开试了一下后发现比李来娣手上那支的亮度强多了,便把屋内这支递给李来娣,叮嘱她走夜路注意安全,用更明亮的手电探路比较方便。
  让这么小的孩子独自走夜路回去真是有点担心……
  李来娣低下头去,似乎对她的亲密行为有些无措。她抬头看了看林逐月和她身后的望野,见两人已经开始适应地在小屋中放松下来。
  林逐月弯着腰在她的背包中翻找着什么。望野身姿挺拔,坐下的姿势也带着贵气,她也在帮林逐月找东西。最终是林逐月先找到了,她戳了戳望野的腰,递给望野后自然地坐下,让望野把手中的小零食递给李来娣。
  李来娣就这样从望野手中接过包装精致的一小袋零食,放在了打着补丁的口袋里。
  口袋很浅,细长的芝士棒露出了一截包装,会随着走路的动作有些摇晃,好在并不会掉出口袋。
  李来娣有些走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