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苏柳荷垂下头说:“我来投奔亲戚的,他们还不知道。”
  孙大娘喜笑颜开地说:“那要去什么地方?明天下车咱们看看能不能顺路。”
  苏柳荷警惕地说:“就在火车站不远,我自己能找到,谢谢您。”
  听出苏柳荷言语里的拒绝,孙大娘也不强求。让儿子给她打了热水,喝完以后躺在下铺闭目养神。
  绿皮火车的旅途漫漫悠长,上上下下的旅客也被这种气氛感染,并没有其他列车的火急火燎。听到到站的声音,才提着行李轻松地站在车厢内。
  苏柳荷记不住一天到底经过多少个大站小站。中午吃完饭那会儿,卧铺车厢里还上来不少挑着扁担的农民,他们坐个两三站便下车了。
  里头有卖鸡鸭家禽的小贩、还有青萝卜大白菜的菜农、还有挑着芦柑的果农。
  苏柳荷睡了一觉又一觉,浑浑噩噩地听到有不少人问价格。探出头从上往下看,见到金灿灿的芦柑,赶紧加入抢购大军。
  “一角钱三斤?”苏柳荷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也太便宜了。
  孙大哥说:“芦柑这个价格算贵的,我们家里世代是渔民,辛辛苦苦捕捞上来的杂鱼,也不过是这个价格。”
  苏柳荷又对沿海城市多了认知,回想起此刻南方沿海都是小渔村。国内主要的重工业、制造业等经济项目都在东三省老大哥手里,老大哥们是真勤劳啊。
  去年大领导同志在南方某地画了一个圈,东三省老大哥们出了不少人力财力,让南方人们先富裕起来,期望以先富带动后富。
  “我要三斤。”
  苏柳荷把刚才押金的一角钱用来买芦柑,她自己吃不完,把芦柑分给同卧铺的几个人分了,自己抓了几个到上铺。
  剥开芦柑,金皮的橘子香气让她神清气爽,成熟的芦柑果肉从透明的荚里一粒粒爆出来,咬上一口像是吃粒粒橙,果汁在齿缝中崩开。
  苏柳荷吃饭菜没胃口,却一连吃了三个芦柑。吃完到了洗漱的事件,她刷过牙趴在上铺望着忽明忽暗的窗外景色期盼着明天的到来。
  就在她昏昏欲睡之时,忽然车厢里传来广播声。
  ‘广播通知:列车下一站乐青市。乐青市属于福艾省。根据本地省界管理,非福艾省户口过来务工、探亲、学习的同志,请准备好介绍信,我们将于下车时检查。’
  ‘广播通知:……’
  苏柳荷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她只知道买票、进站需要介绍信,怎么下车也要检查介绍信?
  她仰躺在上铺,隐约听到下铺的孙大娘跟孙大哥说:“儿子,你把咱们的介绍信收好啊,要不然咱娘俩还得被折腾回去。”
  孙大哥应了一声,孝顺地起身把介绍信翻找出来:“我收到衣服兜里了。”
  他话音落下,听到上铺传来苏柳荷的声音:“孙大哥,您的介绍信能给我看看吗?”
  孙大哥犹豫了下,从兜里掏出介绍信递给她说:“这是我们村子给开的集体介绍信,你看这个做什么?”
  苏柳荷接过介绍信仔细看了眼,的确是集体介绍信,上面写了二十多个人名!
  苏柳荷说:“为什么介绍信有这么多人,回来只有你跟大娘?”
  孙大哥说:“他们是十里八乡优秀村民,大队组织他们在京市爬长城、学生产技术,要到国庆节以后才回。我们先回去,再给他们用挂号信寄过去。”
  原来还能这样。
  苏柳荷可怜巴巴地说:“孙大哥,今天我的确丢东西了。”
  这下不光是孙大哥还有孙大娘都惊到了,她说:“刚下车的拿你东西了?”
  卧铺对面的夫妻俩吃完芦柑后也下车,如今六人卧铺只有他们仨。
  孙大娘说:“什么丢了?”
  苏柳荷说:“我下福州的介绍信丢了,这下可怎么办,我总不能回京市重新开一封吧。”
  孙大哥一筹莫展地说:“那可怎么办啊。”
  孙大娘是个有主意的人,一拍大腿说:“咱们不是有集体介绍信吗?我见苏同志是善良友爱的好同志,咱们就带她下车吧。”
  苏柳荷忍住笑意说:“那多不好意思呀。”
  孙大娘转身说服孙大哥,片刻后,孙大哥说:“那行,回头就说咱们是一个村的,要是有乘客过来你别说漏嘴,免得他们告发咱们。”
  苏柳荷连声说:“好的,我绝对不会说漏嘴。”
  ***
  五溪站军人招待所。
  平头小青年换上军装,面对表情肃穆的年轻军官,对方一身低沉的气场无法收敛。
  他定定神色说:“明南市革命馆在一个月前接到的电话。目标地应该是福州市。”
  顾毅刃筋骨分明的手在桌面上敲了敲,深邃的眼神里露出野兽破笼而出的狠厉目光,涌动着无法遮掩的占有欲:“信。”
  平头小青年叫陕虎,将在京市火车站邮筒里取得的“分别信”交给顾毅刃。
  顾毅刃展开信,逐字逐句地读了两遍。
  陕虎见顾毅刃边看边笑,指尖却烦躁地连续敲了敲桌面。
  他咂舌地想,这位太子爷可比听说的还要心沉如海,难以猜测。他从两年前接受命令保护在顾毅刃身边,亲眼看到他如同也十分清楚,他的底线在何处。
  “‘远走高飞不要找’‘只是馋身子’‘早点找到另一半’‘青云直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