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围城的高墙矗立在莽芜旷野之中,巍峨雄伟,坚厚异常。
护城河碧波荡漾,百尺宽的宽阔河面横贯城前,将战士与屿车拦在城墙百尺之外。
凌晋清楚,这座高墙之内,还有一道更为高耸的内城城墙。
这样的城池,想要攻下,唯有以人命摧之。
一日后,凌晋军发起攻城战,将士们扛着巨石,不惜命般扑进白梨坞的箭雨,倒在护城河滚滚水波之中。
第二日,凌晋军再次进军,在夺命剑雨之中,继续将巨石推入护城河,以战士身躯与巨石,将河道缩窄了两成。
如是一连七日,河中的尸体与巨石阻断了河流,将士们踏着同袍尸桥渡过护城河,红着双目冲到城墙之下。
凌晋以近两万伤亡的代价才将这条涛涛的护城河填平,可当城内被破开,城内却只有空城一座。
千亩良田尽数焚毁,民居米缸全部清空,所有水井皆被填埋,他们面前,是一座空城。
叛军及白梨坞外城所有百姓,尽数撤入内城之中。
凌晋的面色难看至极。
坚壁清野,白梨坞千亩良田变成一片焦土,凌晋大军的军粮只能依靠后方迟远缓慢的补给。
且经此一役,凌晋已损失惨重。
战士们望着第二座拔地而起的高墙,士气不可抑地急转直下。
凌晋带兵多年,知道攻城之战,最易功败垂成,此时绝非强攻时机,于是他强令将士原地休整,在城内安营扎寨,恢复士气。
将士的士气,可以通过一次休整,一顿饱饭,一个身先士卒的首领,一座满是金银的孤城而重新焕发。
凌晋知道,此刻最能激励这些疲兵的,一为后方补给,将士们接连行军,已经载渴载饥,他们迫切等待着一场酣畅淋漓的饱饭,一次足以浇愁的烈酒。
二则,便是李府内数不胜数的黄金了。
李府藏金,震惊朝堂,可这些为之赴死的战士们,却至今不知一墙之隔中藏金万两。
——没有人不贪图黄金。
所以,只要先等补给。只要等来补给,这帮战士将会变成最为恐怖的饿狼,向着内城的遍地黄金竭力拼杀。
凌晋是急行军,补给仍在后方缓慢运送,凌晋令战士们缩减用度,休养生息,在与叛军只有一墙之隔的内城,等待后方补给。
只是这个等待实在太过煎熬了,因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本该在两日后就能到达的军粮,却一直到第四日都未到达。
五日之后,将士们已缩至一日一食,可补给依然迟迟未到。
此地千里芜地,无粮可征,新凿的水井满足不了五万战士的需求,将士们已然偷取河道之水煮沸而饮。
河中浮尸飘橹,河水鲜红,如此下去……恐生瘟疫。
凌晋派出无数斥候刺探补给的消息,但补仿佛消失在这莽莽千里的补给线上,至今毫无音讯。
如是又过两日,斥候终于带回补给的消息,凌慕琚亲自划定的那条细窄粮道,因临近深秋又一月无雨,断流了。
绵延辎重只能挪至陆上,顺着陆路缓慢前行。
此时离断粮,还有不足四日。
凌晋忖思良久,提笔写下两封急信,一封寄给了远在京都的凌慕琚,另一封,寄给了只有六百里之距的扬州王渊。
【作者有话说】
经评论区姐妹提醒李月华这个人写着写着我写成李月端了,记性不好请见谅55抽空修过来,国庆第一天就要加班55555555555555555
第64章
传令官领命而去,消失在旷野之中。
他看着传令官远去的身影,走下城墙,穿过营地,来到周溪浅的居室。
周溪浅正捧着盏饮水。
凌晋立马夺下周溪浅手中的碗盏,“哪里的水?”
周溪浅诧异地看着他,“是梁大哥带人新凿的水井,是井里的水。”
凌晋神情微缓,他在周溪浅身旁坐下,“我担心你饮河水,晡时的饭用了吗?”
周溪浅道:“晋哥,你们一日只吃一餐,只有我一日两餐,让我同你一样吧。”
凌晋将盏递回周溪浅手中,“你与我们不同,一日一餐,会生病。”
周溪浅低下头,“……可我心里过意不去。”
“丁点大的胃口,有什么过意不去?”凌晋微微吐出一口气,“小溪,我给舅父写信了。”
周溪浅饮了一口水,“给他写信做什么?”
“让军粮借道扬州,走淮泗水线。”
周溪浅呆呆“哦”了一声。
“辎重运输本就缓慢,现下又改陆路,我估算过,半月也未必能送达。就算全军只喝最稀薄的米汤,现有军粮也也只能撑到第四日,但若走扬州水道,最多三日,军粮便可送达。”
周溪浅从盏中抬起头来,“晋哥,是不是有人不让你借道扬州?”
凌晋看向他,“你怎么知道?”
“你很少跟我解释什么,你刚才解释了这么多,我想,你是不是也拿不准自己做得对不对?”
凌晋淡淡一笑,伸手揉了一下他的头,“没有拿不准,只是陛下不允。”
“那陛下会生你的气吗?”
“会,但非如此,我们就只能退兵了。”
“退兵?退到哪里去?”
“退回补给线上,与辎重一起,重新攻来。”
周溪浅想到护城河外惨烈的浮尸,“……要是这样,那些攻城的将士是不是就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