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杨默翻了个白眼,推门出了舱。
过了半日,杨默扛着一堆物事回到船上,周溪浅正趴在甲板的木桶拿着网兜网鱼。
“你做什么?”
周溪浅抬起头,“我想帮你做鱼粥。”
杨默道:“让开。”
他放下东西,夺过周溪浅手中的网兜,捞出一条肥鱼。
“还喝鱼粥?”
周溪浅点了点头。
“去后舱帮我劈柴。”
周溪浅起身向后舱走去。
杨默不放心道:“会吗?”
周溪浅扭过头,“以前也劈过。”
周溪浅以前在农庄确实劈过柴,冬日冷得要命,没有炭火,或者庄上的饭偶有忘记给他送来,他就会自己劈柴。
只是到底不算常劈,所以虽然会,但并不那么熟练。
周溪浅费了不少工夫才将后舱的柴都劈好,杨默已端着洗好的菜蔬与开膛破肚的鱼走了进来。
杨默瞥了一眼堆在一旁的柴,没说什么,只将食材都放到案上,对他说:“别来这碍我的事,去看着帆,要风向变了,进来跟我说。”
周溪浅依言跑出后舱去看船帆。
冬日寒风凛冽,船帆吹得鼓鼓胀胀,大船借着好风飞速地行驶着,这才一会儿功夫,扬州也已看不见了。
第79章
杨默将饭食做好,已暮色四合。今日江风实在有些大,把船吹得摇摇晃晃的,两个人在甲板上待不住,把饭食搬到舱内。
一顿饭毕,天已彻底黑透,杨默裹紧袍子,出舱看帆去了。
周溪浅把碗筷收拾了,端到后舱洗净,摆进橱中。他来到舱前,见天上一轮皎月,映着满江的寒水。
船行不定,江水涛涛,他坐在舱前,心底对凌晋的思念再也难以抑制的翻涌出来。
他大抵已经渡江了。
没有自己,群臣再也挑不出晋哥一个错字,他们会君臣相和,回到建京,入主皇宫,当他的天下之主。
他还会如之前所言,为不属于那里的自己开辟一个可供归卧的住所吗?
亦或对自己怨愤之余,也会生出一点庆幸?
庆幸自己识趣离开,将一场硝烟消弭于无形?
周溪浅不敢想。
凌晋对凌昶的那句回应,像咒语,紧紧箍于心头。
他说江山与自己,他都要。
周溪浅不知道什么叫做都要,在他看来,这分明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凌晋怎么可能都要?
他只是不愿承认,其中一方需得舍弃罢了。
周溪浅知道,不论是千夫所指也好,陈太傅之死也罢,真正让他心生恐惧,不得不离开的,不过是凌晋的这句话。
他窥到了凌晋心底最为隐秘的心思,他的晋哥心怀大志,志在千秋,故而始终不能将自己放在首位。
这让周溪浅难堪至极,丧失在站在那里的所有勇气。
所以周溪浅只能离开。
纵然他不舍,不甘,不愿,也只能离开。
否则,群臣与晋哥的对抗是否会更加激烈?晋哥是否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对抗中不断诘问自己与江山的重量?他的江山否会因为自己的恬不知耻而千疮百孔,以致凌晋终有一日,生出倦怠或悔过?
千万思绪之中,周溪浅忽而闪过一个念头。
他会不会来寻我。
周溪浅望向粼粼冷月,露出了一个惨淡的笑容。
对凌晋而言,眼前是梦寐以求的京城大门,身后是临阵脱逃的可恶小卒,周溪浅心里很清楚自己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你做什么呢?”不远处突然传来杨默的声。
周溪浅蓦然回头,杨默裹着袍子站在舱门旁,“你这样吹风,小心病倒。”
周溪浅道:“我静静。”
“静静就静静,哪里不能‘静静’?害了病,船上连个药也没得吃!”
周溪浅跟着杨默走进舱内。
杨默先前上岸时置办了灯油,今日舱内点了油灯。
一豆昏黄映得船舱内影影幢幢,周溪浅沉默地爬上了兀自摇晃的榻。
杨默抛给他一个酒囊。
“烈酒,喝口驱驱寒。”
周溪浅拔开囊塞,望着囊内酒波荡漾,一仰头,抱着酒囊灌了进去。
他将空掉的酒囊丢到一旁,发了会儿呆,忽而软绵绵地倒在铺上。
杨默大喊:“喂!”
周溪浅直直地瞪着穹顶昏黄,“我真讨厌你。”
杨默莫名其妙,“你讨厌谁?”
杨默爬起身来去瞧他,就听周溪浅道:“我不想让你不要我。”
杨默问:“谁不要你了?”
周溪浅不看他,他好似根本听不见杨默的声音,只直挺挺地躺着,喃喃道:“晋哥,你怎么可以不要我?”
说罢,周溪浅闭上了目。
眼泪从眼角滑落,周溪浅怎么也安抚不了自己,明明是自己主动离开,为什么,却恍觉自己是被抛弃?
凌晋牵马来到徐州地界,他已两日不休不眠,马匹先受不住,伏在地上,不停喘息。
距离周溪浅离营已过三日,雪中的人迹越来越混杂,凌晋终于承认,他彻底失了周溪浅的踪迹。他望着莽莽大地,将马牵起,徒步走向驿站。
北地几经战乱,已苍凉至极,除了驿站,已几乎杳无人迹。
凌晋想不明白周溪浅到底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