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86章
烛火高摇,两人衣衫不整,依偎在帐内窃窃私语。
周溪浅精疲力竭,连手指头都舒懒了,偏偏嘴巴还在叽叽咕咕。
他道:“晋哥,我看将士们都很疲惫了。”
凌晋下颌抵着周溪浅的发旋,轻轻吐出一口气,“快熬到头了。”
“战争快结束了吗?”
凌晋低声道:“我观战场形势,胡人大抵快要撤兵了。”
“真的吗?”
“天寒地冻,无粮可征,他们那么多人数,粮草消耗非你能料。这一批粮草被咱们小溪成功护住,胡人再无指望,恐怕只能撤兵了。楚长卿,大抵是胡人黔驴技穷的最后一举。”
周溪浅长叹一声:“太好了。”
凌晋摸了摸周溪浅的头,“好了,我们早些睡吧。”
周溪浅在他身边躺平,凌晋为他掖好被角,在他脸上抚过,“夜里冷不冷?”
周溪浅蹭了蹭他的指腹,“你在我身边我就不冷。”
“可惜明日我还要早起去城墙。”
周溪浅在衾被下翻了个身,拱进凌晋臂弯,“晋哥,打完这场仗,是不是就再无战事了?”
“我打算与城外援军里应外合,在胡人撤退之前,彻底铲除胡人主力,这样,至少十年,我们北境再无战事。”
“那国内呢?”
凌晋笑了一下,“这是他凌昶的事,我们不要操心。”
周溪浅轻声道:“晋哥,我以前觉得兵者残忍,可现在却觉得,有你们真好。若没有你们将胡人抵挡在外,我们南方会不会也像北方一般,千里赤地,哀鸿遍野?”
凌晋淡淡一笑,“兵是一把利器,可助人成英雄,亦可诱人成枭雄,这一要看握剑人的操守定力,二就要看凌昶如何斡旋了。舅父走到今日,其实与父皇……与我,不无关系。”
周溪浅探头啄了一下凌晋的下巴,“不可以这样说自己,跟你没关系。”
凌晋笑了一下,没理会他的安慰,“凌昶未必不是一个好君王,他通透而富于心计,行事周密妥帖,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心软。”
“心软就能成为一个好帝王吗?”
凌晋摇了摇头,“但在他治下,应当不会再有权臣铤而走险,令朝野动荡、山河变色的事了。”
周溪浅眸中有些难过,:“晋哥,作出这样的选择,你后悔吗?”
凌晋低头看他,“不后悔。”
“可我——”
凌晋将他揽紧,打断他的话,“若论帝王心术,二哥不及我,也不及父皇,父皇此人,不可谓不睿智,不可谓不强势,可你看父皇最终落得什么结局?我与父皇太像了,若我登上那个位置,或许有一日,也会死于臣子之手。”
周溪浅抿起唇,“你不会的。”
凌晋听着周溪浅毫无理由的辩驳,轻轻勾了一下唇角,声音微怅,“你呀……”
“晋哥,你很好,你真的很好。”
凌晋在周溪浅的絮絮叨叨中闭上了目。
“皇位触手可及却拱手让人,只为阻外敌于国门外,晋哥,你的举动,是要青史留名的。”
周溪浅说完,没等到凌晋的回应,他抬起头,见凌晋呼吸匀沉,竟然睡着了。
他眉头微蹙,双目沉闭,英挺的眉宇沉暗凝重,说不出的繁劳疲累,周溪浅心下一片酸软。
他知道他的晋哥有多辛苦,于是他直起上身,在凌晋干燥的唇面落下轻轻一吻。
十日之后,又一场大雪覆盖北境,大雪压塌了城内房屋,压毁了胡人营帐,整个彭城,陷入天寒地冻。
凌晋突然率众而出,与城外援军里应外合,对胡人发起总攻。
这一日前夜,周溪浅一夜未眠。虽然凌晋再三跟他确保胜券在握,可他的心仍然咚咚跳了一整夜,看着凌晋在一旁沉睡,他将被子拉起又放下,辗转反侧。
他这一晚上生起太多担忧。怕明日战场风云变幻,怕凌晋旦夕祸福,怕战士们出师不利,也怕胡汉这数月拉锯,最终以汉人惨败为收场。
他一夜不得好眠,第二日,两眼乌青地站上了城头。
他看到他的晋哥冲在人群最前。
杀声震天,弓刀覆雪,大雪纷飞间,刀剑相击,枪戟横扫。
周溪浅是在两月后的朝廷封赏中才得知这场战争的胡人死伤人数,那个令人骇然的数字,皆化作此刻无边无际的战士抵死奋战。
周溪浅站在城上,看儿郎赴死,看将士护国,看他的晋哥在人群中消弭踪迹,与将士们一起,化作为国而战的人海,以血肉之躯铸成抵挡胡人南下的铁壁铜墙。
这一战,将胡人生生退击五百里。
凌晋的铁骑犹如一支利剑插入胡境,他率军一路穷追,直将胡人逼近黄河,迫胡人丢盔弃甲,四散奔逃,将胡人有生力量斩杀殆尽,才挥师南返。
这一场持续了将近两月的战争,终于以汉人的大获全胜,落下帷幕。
回到彭城之后,凌晋并没有着急回京,而是有条不紊地部署徐州的布防工作。
徐州乃降州,因曾被李廷父子把持军政大权的历史原因,布防一直难朝廷监管,以致徐州成为此次战乱之源。
经此浩劫,徐州终于重回朝廷手中。
在争得凌昶同意后,凌晋将原属于荆州的军力一分为二,一半编入徐州边境,一来加强徐州布防,二来,还含有主动削减自己兵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