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景昭帝可不想百年之后被祖宗算账。
  “阿旭怎么样了?许家五郎也快回来了吧?”景昭帝吩咐下去后,将话题转移到赈灾一事上。
  “太子哥哥还得好生休养,皇帝叔叔,我得去西北了,西灵国此番来犯,定然还有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武器。有我在,大军会安全些。”许霖伏本想偷偷去的,但转念一想,这是好事,为什么要偷偷摸摸?
  “外人不能入军营,你这番前去,只怕是……”景昭帝不太赞同。
  “皇帝叔叔,我是去救死扶伤,又不是去找人谈情说爱,难道一个医术高明的军医不比其他琐事更重要吗?若是牺牲了一名将领,对朝廷来说是多大的损失?神医可以降低最大伤亡!”
  “小伏……”
  “皇帝叔叔,便是你不同意我也要去的。”
  许霖伏干脆就耍赖。
  “反正你们也没人能拦得住我,而且天水国大概也要趁火打劫,到时候阿萱肯定也要入军营的,皇帝叔叔,这种破规矩没有人命重要!”
  景昭帝看着一脸坚定的许霖伏,心一横:“好,朕答应你,但前提是,你得让你皇祖母和你爹爹同意!”
  “这个皇帝叔叔放心好了,爹爹肯定同意的,皇祖母那边我也有办法说服她。我也姓凤,是皇室人,我不想享受着百姓的供养,却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那些将士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
  “你就不怕吗?”
  “怕什么?我见过的死人多了去了。皇帝叔叔,我不和你说啦,我去告诉皇祖母这件事。”
  不等景昭帝说话,转身拔腿就跑。
  景昭帝失笑,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这孩子,真是叫人不疼都不行,怎么就这么懂事呢?
  许霖伏三言两语就说服了太后,得到了太后的应允。
  至于凤星南更不用说了,虽然舍不得,可却也知道许霖伏打定了主意的事谁也改不了。
  与其引起父子争执,还不如直接同意。
  景昭帝见状,也没有办法了,只能让许霖伏去了。
  许霖伏就开始到处跑,将先前就筹集好的药材粮草收集到空间里,准备前去西北。
  在他出发前一日,赈灾队伍回来了。
  许明哲他们也提前回归队伍,让替身退场,光明正大的回京。
  景昭帝对于赈灾一事非常满意,嘉奖了他们这一行人。
  姜沁萱和关若也被殿前召见,收到了赏赐。
  但文武百官万万没想到的事,景昭帝突然给凤旭和关若赐婚,婚期定在明年的八月初五。
  有大臣当朝以关若是个男子为由反对,认为关若最多能成为太子侧妃郎,不配太子妃郎之位。
  不等景昭帝开口,就有御史站出来质问反对的大臣:“众所皆知,先祖太子妃便是一位男子,并且昌林郡水患,洪县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县镇之一,关若救治伤患无数,杜绝了瘟疫的发生,关家拿出所有粮食救助灾民,敢问何大人,关若品性如何?”
  “关若即为大夫,救死扶伤乃职责所在,关家捐出钱粮是为义举,当受朝廷褒奖,但这不足以让关若担得起太子妃郎。”
  “何大人是朝廷栋梁,理应为国为民,何大人捐赠灾民也是职责所在,敢问何大人捐了多少银两?”那御史冷笑着反问。
  何大人顿时涨红了脸:“这、这岂能混为一谈,太子妃郎关乎江山社稷,自当慎重。”
  “天灾就不关乎社稷?”御史步步紧逼,“听闻半个月前,何夫人邀请京中贵女参加她举办的梨花宴,花费不少吧?想来何大人家中宽裕,捐了不少?”
  景昭帝发出意味不明的一声轻笑。
  何大人的脸色由红转白,冷汗涔涔,扑通跪下朝景昭帝磕头:“皇上,内子办宴一事臣也是事后才知,已经狠狠训斥她一顿,她最近正在家里的佛堂给灾民祈福,求皇上明鉴。”
  “何大人的家人在京中吃香喝辣的时候,关公子正与灾民共进退。如此品行若还担不起太子妃郎身份,敢问何大人,什么样的人才配?”御史厉声逼问,何大人只得不停抹汗。
  身为主角的关若对朝堂上的争吵置若罔闻。
  他依旧沉浸在震惊之中,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听到了自己被定为太子妃郎的圣旨。
  姜沁萱倒是饶有兴趣欣赏御史的嘴皮子。
  都说言官不好得罪,要被惹到言官,非得脱层皮。
  现在这个何大人就是。
  御史还在引经据典,各种弹劾何大人,让姜沁萱大开眼界,只觉得将这些言官送到后世的辩论赛里,定然是横扫千军万马,打遍天下无敌手。
  太厉害了!
  反正姜沁萱是甘拜下风。
  不过见识到朝堂这番风景,姜沁萱觉得自己这趟觐见是对了。
  但想想皇帝三天两头要看着臣子吵架,她就替皇帝头疼。
  最后,以何大人落败。
  御史昂首挺胸回到队列中,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
  姜沁萱记住了这个御史。
  就他一人,力敌数人,将反对关若和凤旭婚事的大臣喷得狗血淋头,全都变成了鹌鹑,自此,再也没人敢再对太子婚事说半个不字。
  而景昭帝等他们吵完了,才装模作样的劝两句,敲打敲打御史,假意安抚一下反对的几个大臣。
  但是该定下来的就定下来,绝没有让人更改的意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