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刚刚我也没给巴尔扎蒂尼黄牌吧?
  主裁判灵活的手腕和强硬的态度,让两方球员明白了他的尺度,以及对面的底线。
  等到比赛恢复进行,才进入正常的流畅的模式,但又有明显的变化——
  英格兰开始主动进攻了。
  准确地说,是在费迪南德的活跃之下,英格兰前场活跃起来了!
  毕竟我们的里奥老师,虽然没指望老特拉福德外立起自己的雕像,但自从特里退出国家队那天起,他就盼着能够再拿一座欧洲杯,然后气~死~他~
  现在诺亚让他有侵略性一些,他当然要可劲儿地入侵地亚平宁半岛啊~
  第194章
  事实证明, 让费迪南德从自家禁区前,冲刺到对面禁区内的威力是惊人的。
  卡卡就看着他两条大长腿冲啊冲,奔啊奔, 中间接应、分球, 不能说每样都做得非常出色,但也像模像样。
  等他到了禁区内, 就抢了英格兰替补席上卡罗尔的活儿, 往禁区一站,那就是空霸。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原本防守鲁尼的博努奇,只能变成这位同行的跟屁虫。
  而原本属于费迪南德在中前场串联组织的活儿,也被卡里克和斯科尔斯无缝代替。
  这就是默契啊……
  卡卡感慨着,也多少为意大利揪心了。
  现代足球,决定比赛走向的往往是中场对抗。
  而在开场之后,他就发现意大利在中场对抗上并没有占据优势,反而处于下风。
  这显然是因为诺亚的战术使然。
  首先,他们在中场人数上占优,费迪南德身为自由人, 跑动覆盖面积极大, 今天多次扮演救生员的角色。
  除此之外,还有针对性地战术——
  比如像个牛皮糖一样粘着皮尔洛不放的巴里, 比如随时组成“笼子”的卡里克、斯科尔斯, 甚至是回防的鲁尼……
  这一套丝滑小连招, 如果把球衣互换, 卡卡大概率会把英格兰当成意大利。
  他也明显能感受到意大利队那几个中场球员不太适应。
  逼抢与反逼抢其实是足坛常用战术, 身为职业球员,他们每个赛季都要面对这样的考验。
  按理说诺亚这套盯人与区域联防的战术没什么新鲜的, 但问题在于默契度——
  英格兰今天的中前场首发,基本等于曼联球员加巴里,其实球员都是俱乐部队友,自3月份诺亚在英格兰对阵荷兰的比赛中试过这套“笼子”战术后,就根植到了曼联队,然后在欧冠中先斩皇马,又斩巴萨,最后脚踩切尔西夺冠。
  现在又将这套战术,从曼联搬回国家队,所有球员配合默契,攻防统一,运转丝滑,就像是最精密的齿轮运转。
  身为巴西球员,卡卡其实没有那么喜欢这种团队化、模块化,把球员变成流水线上一环的踢法,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当场上球员真的能将主帅布置下来的战术,一丝不苟地完成,他们所踢的足球,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呢?
  英格兰球员踢得好,显然意味着意大利球员的表现糟糕。
  弗洛伦蒂诺当年有“帕文+齐达内”的青训与巨星结合的银河一期建队计划,到了诺亚这里,就变成了“巴里+一切”的防守皮尔洛战术。
  这套曾被用在c罗、梅西、罗本、里贝里身上的战术,根植到皮尔洛身上后,虽然因为皮尔洛的位置,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也依然达到了英格兰人想要的效果。
  意大利前场曾经骄傲地说,皮尔洛一思考,意大利就进球。
  然而当大脑被冻结,原本辅助他的马尔基西奥和德罗西想承担起组织运转职责时,就会发现一个个小小的笼子,也会为他们展开。
  不过这些大大小小的笼子,并没有为意大利球员带来太大的打击。
  毕竟他们虽然没有在进攻上有所表现,但他们在防守上做得也不错啊,至少他们没让对面进球,不是吗?
  足球是失球更少的一方获胜的游戏,这就是意大利人信奉的足球真谛。
  但在冲突结束,费迪南德从后场救生员,直接变成禁区内的常住人口,卡里克、杰拉德,甚至是位置比俱乐部时期更靠后的斯科尔斯也开始活跃起来后,形势就不同了……
  “意大利陷入了困境。”解说员卡卡为母亲和凯茜夫人作出预言。“如果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我想他们很快就会丢球。”
  他们得想办法了。
  卡卡苦恼地想。
  虽然这支意大利队里,已经没有几个他的熟人了,但他其实也不希望看到布冯和皮尔洛就这么倒在八强啊。
  可足球这玩意儿,越是担心什么,就就越容易来什么——
  在英格兰变阵的几分钟后,在曼联锋线上的“两锋一卫”不间断地撕扯之下,意大利后防终于出现了漏洞。
  一直游弋在左路,更多扮演打手角色的杰拉德,在接到斯科尔斯传球后,在禁区右肋25码之外,直接起脚洞穿球门!
  因为射的是球门远角,纵然意大利球门前站着的是布冯,也只能无能为力地看着皮球飞入球门。
  进球的杰拉德显然喜出望外,在兴奋之下,直接冲向了角球点。
  不过冲到一半,杰拉德就紧张起来了。
  进球之后跑到点球点装13很正常,但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装13……那得多凄惨!
  所以他跑着跑着,就进入了缓步慢行阶段,结果还没缓几秒,就觉得背上一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