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此时赤衣年轻人缓缓而来,站在门外仰头打量着破败的木屋,大夫从他面前走过,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年轻人却连一个眼神也没撇给旁人。
  顾惜朝送大夫走出一段距离,再拐回来时看见赤衣年轻人提着一根树棍在地上画圆,见他回来时笑了笑,问:“你们搬来多久了?”
  “八天。”
  顾惜朝警惕地回答。
  年轻人点了点头,又问:“你叫什么?”
  “……顾惜朝。”顾惜朝不想回答他,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位年轻人是朝他伸以援手的恩人,抱着不服输的心态,少年紧接着也发问了。
  “你叫什么?”
  “诸非相。”年轻人爽快地回答,“你知道取自什么吗?”
  顾惜朝脸色一僵,他早已到了识字的年纪,但识得的字,看过的书并不多,有心无力,条件不足。
  名叫诸非相的年轻人笑了笑,顾惜朝发现他很喜欢笑,却并没有从他的笑容中感受到任何开心的情绪。
  “毕竟出家人慈悲为怀,小僧好人做到底。明日去城东的那个宅子找小僧来写借条。”诸非相说,“十年后你要还小僧三百两。”
  堪称高额的利息沉重地压在顾惜朝心头,他没有注意到诸非相上下不连贯的句子里到底蕴藏着什么含义,沉默地点了点头,最终还是在诸非相转身离开时说了句多谢。
  那声道谢被夜风搅碎,只化作支离破碎的音节传入诸非相耳中,而在听到这声不成句子的道谢后诸非相眨了眨眼,又笑了起来。
  “举手之劳,不必言谢。”
  他轻快地回答,举着树棍离开了。
  【作者有话说】
  #是欺负小孩的大师
  #也是放高利贷的大师
  第19章 未来探花他债主(三)
  ◎善心大发诸大师。◎
  城东的宅子是过去某位达官贵人荣归故里所建,那位贵人的后人早已搬至京师,只剩杭州城的空宅子放着落灰,诸非相那时揣着钱袋逛了一圈,一眼看中这位置清静的宅院,花了些门道买入手中。
  池塘小桥,回廊楼阁,古朴典雅,是个值得它的价钱的好宅院。
  钱是惩奸除恶得来的,所以诸非相花起来毫不心软,甚至没有讲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天便住了进去。
  如今已是春日,春雨润如酥,院中老树绽新芽,顾惜朝跟着引路人走至院前,引路人朝他微微颔首,退下离开,只留顾惜朝一人面对着半开的院门,深深地吸了口气。
  他推门而入。
  院中宽阔清静,赤衣年轻人坐在廊下的横栏,光着脚撑着膝盖懒洋洋地看书。
  诸非相抬眼看了顾惜朝一眼,朝院中的石桌上示意了下,那上面是纸与笔,还有一方砚。
  “来得挺早,先磨墨,磨完再填。”诸非相随口吩咐,话说出口后顿了顿,道,“不会的字尽管问。”
  顾惜朝开始磨墨。
  春寒料峭,当春风从院中掠过,仅着一身单薄衣裳的顾惜朝没忍住,打了个喷嚏。
  他面上一热,埋头磨得更快了。
  这不是顾惜朝第一次磨墨,在红袖身体康健,能靠绣活维持生活时,他曾向红袖交过如何写字,但之后不久,红袖便没有余力再教他了。
  更何况红袖认得的字也不多,红袖阁培养花魁,也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取悦客人。
  身后传来布料的摩擦声,诸非相似乎离开了,顾惜朝埋着头,没有四处乱看,一心一意地磨墨。
  正磨着,眼前一黑,脑袋一重,顾惜朝愣愣地放下墨,拿下挂在脑袋上的事物。
  那是一件黑色的外衣,干净整洁,还有好闻的气味。
  将衣裳披在顾惜朝头上的年轻人站在廊下,半靠着柱子,懒洋洋地笑:“穿上吧,昨晚不都说了让你买身衣裳再做想做的事,结果今天你还是这副看着就发冷的打扮。”
  “……谢谢。”
  顾惜朝犹豫了下,他没有换洗的衣裳,身上穿的仍旧是那个蹭过墙与地面的衣裳,但诸非相这么说,他便努力不去在意,而套上衣裳后惊奇地发现这件外衣竟然刚好符合他的身材。
  这一发现让顾惜朝心中漫上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他看向诸非相,但对方又恢复了最初的那个姿势,面容被举起的书遮挡,看不清神色。
  顾惜朝低下头,继续被打断的活动。
  诸非相是杭州城里的谈资,但几乎没有人谈过他的名字,顾惜朝之前只当耳旁风,今日来时多绕了些路,偷偷听到许多有关诸非相的事情。
  譬如诸非相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到达杭州城,面容出众,从城门到城东,吸引了一大批视线;
  譬如诸非相买宅子时毫不犹豫地掏钱,当天便住了进去;
  譬如诸非相因为露财,搬入宅子的第四天便吸引了恶贼上门拜访,最终结果是恶贼被诸非相拖着去了衙门;
  譬如诸非相在赌坊里连赢四场,在东家想黑吃黑时一脚将人踹飞,笑盈盈地离开了……
  顾惜朝昨夜被借的钱便是诸非相从赌坊中赢来的。
  墨磨好了。
  顾惜朝笨拙地拿起毛笔,努力分辨着纸上的字,但遗憾的是以他的储备量连一半也看不懂。
  他想到诸非相之前说过的话,举着纸递过去,道:“我看不懂。”
  对他来说,示弱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但诸非相之前的行为让他有些松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