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志晔,鹏儿不会是白死了吧?”
  语气里是控制不住的讥诮。
  孙老爷也知不该幸灾乐祸,可一想到孤零零流血死在牢里的鹏儿,心中便难以抑制对长子的责备之情,遂出口相讽。
  孙志晔的半边脸庞隐匿在昏暗中,他的神情显得异常冷静,眉宇间透露出一股沉重的阴郁气息。
  他没有与孙老爷做无谓之争,而是凝眉思忖着事情因何没有如他所计划般进展。
  二弟之死,不可能会传出县衙牢狱。
  到底是谁漏了风声,差役?还是仵作?
  童谣又是出自何人之口?
  孙志晔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还是陆明朝那张脸,可也只是一瞬,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陆明朝是聪慧不假,可手中无人。
  他打听的很清楚,陆明朝被赶出永宁侯府时,孤身一人,无丫环仆从相随。
  镇国公府大小姐顾蓁前往常喜村探望陆明朝,也只带了些日常能用得着的东西。
  至于谢砚,一个平平无奇,除了长相和打猎手艺再无长处的猎户。
  他看的分明,夫妻相处里,陆明朝占上风。
  可若不是陆明朝在背后使坏,又会是谁呢?
  短短几句童谣,简直诛心。
  孙志晔垂下眼帘,掩住了眸中的情绪,眉间阴郁敛尽“爹,做生意多年,怎么可能没仇人呢。”
  前世今生】
  第一百零二章 前世今生
  “早就提醒过爹,多的是想把孙家搞垮,而后生吞活剥拆骨入腹的仇家。”
  “我在力挽狂澜,自然也就有人想兴风作浪坏我好事。”
  孙老爷不为所动“你不要在我面前摆这副游刃有余高风亮节的模样。”
  “你若真有心,早日绵延子嗣会让我更开心。”
  催生结束后,孙老爷继续一语不发。
  孙志晔心头憋闷,甚觉不可理喻。
  马车继续朝着县衙行驶,扰人清净的童谣不绝于耳。
  孙志晔从胸口衣襟里掏出一封薄薄的信,信上是孙二少的字迹,言辞恳切的央求他将曲滢收房。
  明明他可以在这一滩烂泥中不染尘埃干干净净脱身,如今却要因几句童谣沾一身似是而非的泥点。
  实在可惜。
  二弟,必须得是自尽!
  仵作的验尸结果也必须广为人知。
  也不知上京城的助力,何时会至。
  在绝对强大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算计都上不得台面。
  上京。
  永宁侯府。
  “啪。”
  戒尺落在掌心,又添了一道浅浅的红痕。
  “陆姑娘,又错了!”
  “双手齐眉,不可摇晃。”
  “再来。”
  陆明蕙又气又恼,面上却不敢表露出一丝一毫。
  这是镇国公府送来的教养嬷嬷,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详详细细的记录交给镇国公夫人。
  一旁的永宁侯夫人看着很是心疼“盛嬷嬷,您也辛苦了,不妨让明蕙自己再消化消化?”
  边说,边不着痕迹的示意身后的侍女塞过几片金叶子。
  盛嬷嬷面不改色把金叶子捏在手心,冷凝严肃的神情仍不见半分柔和“侯夫人,不是老奴严苛不讲情面,实在是端和长公主生辰宴将至,这是令千金第一次出席正儿八经的皇家宴会,此等场合,任何疏忽均不可有,务求尽善尽美。”
  “端和长公主最重规矩仪态,若令爱能得其一语嘉许,大有裨益。”
  “反之,令千金在上京城贵女圈将寸步难行。”
  “镇国公府世子妃须得样样出挑,还望侯夫人能体谅老奴的不易。”
  眸光扫过眼眶微红的陆明蕙,顿了顿道“罢了,歇息一炷香的时间。”
  盛嬷嬷将戒尺放置在紫檀木桌上,随后微微欠身以示敬意,态度不卑不亢,随后转身,步履从容地离去。
  直到完全看不到盛嬷嬷的人影,陆明蕙的眼泪才敢夺眶而出。
  “母亲。”
  永宁侯夫人忙道“莫哭,莫哭,待会儿盛嬷嬷瞧出来,又要去镇国公夫人面前编排你了。”
  一听这话,陆明蕙心里更苦。
  她以为自己成为侯府千金是来享福的,却不曾想等待她的是日复一日的折磨。
  明明上辈子她偶然知道自己身世,吵嚷着要各归各位时,陆明朝是镇国公府说一不二的当家主母,就连翩翩君子顾淮都对其言听计从。
  而她呢?镇国公府不允她上门,永宁侯府也嫌她丢人。
  那时,陆明朝是一朵花开动上京的牡丹,她只是牡丹脚下的一滩散发着恶臭的烂泥一根注定枯死的杂草。
  怎么到了今生,她早早寻求恢复侯府千金身份成功挤兑走了陆明朝,就还是有学不完的规矩,吃不完的奚落,受不完的苦难。
  “母亲,如果女儿能从小伴您膝下就好了。”
  陆明蕙止住眼泪,泫然欲滴,甚是可怜。
  永宁侯夫人心中一痛“是娘的错,娘没有早日找回你。”
  “蕙儿受苦了。”
  落下十余年教养,想用短短数日就补回来何其难。
  但没有办法,明蕙想高嫁镇国公府世子就不能是个粗鄙之人,就像盛嬷嬷所说,得样样出挑。
  且,有陆明朝珠玉在前,明蕙怕是得下更多苦功才能赶上一二。
  念及陆明朝,永宁侯夫人不免有几分唏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