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在这个三纲五常阴阳有序的世道,陆明朝的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本就不为世间男子所容,甚至绝大多数的女子也会深以为耻,
  “大公子,朝福粮肆的陆东家似乎真有失女子恭顺柔婉之美。”
  天冬受茶楼客官的言语影响,煞有其事地低喃。
  孙志晔轻吹了下漂浮着的茶叶,啜饮一口“恭顺柔婉固然是女子之美的体现,然而并非唯一之美。”
  “刚柔并济,以刚强为骨骼,以柔和为血肉之躯,再以聪慧坚韧作为精神之精髓,唯有如此,方能遇强则强,永远保持鲜活与强大。”
  天冬皱眉,呆呆愣愣。
  大公子这是在用各种溢美之词夸陆东家?
  他好像越发不了解大公子的想法了。
  柔?
  陆东家与这个字沾边吗?
  天冬不敢直视孙志晔,更不敢反驳质疑,只得把视线落在窗外,装作看风景。
  看着看着,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陆东家?”
  还是笑的娇俏明媚,比冬日里的暖阳还和煦的陆东家。
  这样的陆东家,着实是太罕见了。
  他曾目睹陆东家展现出寸步不让、强硬果决的一面,
  也曾领略其从容淡定、游刃有余的风采。
  然而,他却从未见识过陆东家流露出脆生生的小女儿态的一面。
  可能这就是大公子口中的刚柔并济吧。
  发了霉的葡萄,一肚子坏水】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发了霉的葡萄,一肚子坏水
  孙志晔起身,循着视线天冬看去。
  巷道上,谢砚背对着茶楼,陆明朝仰头眸光潋滟眉目含笑的望着谢砚,不点而赤的朱唇开开合合,似是在诉说着天底下最有趣的事情。
  那双盛着阳光微弯的眼眸,好亮好亮。
  似一潭春水,波光粼粼。
  似是为了迁就陆明朝的视线,谢砚的头始终低垂着,身体微微倾向陆明朝。
  他甚至能够想象到,四目相对的二人眼中映照着彼此的脸。
  孙志晔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其内心犹如经历了一场急促的狂风,波澜起伏,难以再恢复平静。
  原来,陆明朝也会有这样的一面。
  是他想这段翅膀锦衣玉食养在金笼子里的模样。
  陆明朝正欲使坏,将剩余油炸的糖果子塞进谢砚口中,余光就瞥到了茶楼二层临窗而立,俯瞰着路面的孙志晔。
  霎那间,眸子里的笑意面上的柔软尽数消失。
  再不见一丝一毫的娇俏明媚。
  孙志晔想,这就是寒霜冷月吧。
  这一眼让他想起了秋冬冷月清辉洒满地,凛冽寒霜映明月。
  陆明朝心下暗道晦气,只准备视而不见。
  孙志晔作揖行礼“谢公子,陆……”
  “陆东家。”
  在陆东家和谢夫人两个称呼间,孙志晔毫不犹豫选择了陆东家。
  在孙志晔发出声音的那一刻,谢砚周身气势瞬间发生转变,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已然出鞘。
  在得知孙志晔对明朝生了觊觎之心的那一刻,他的杀意此起彼伏,一遍遍扬汤止沸,难以去薪。
  “夫君。”陆明朝没有回应孙志晔,而是温柔一笑,主动将手搭在谢砚手心里。
  娇娇软软的声音,温温凉凉的触感,仿佛一瓢冷水浇在了沸腾的汤过遏住了谢砚心中弥漫的杀意。
  陆明朝的声音不轻不重,却也足够随着风清清楚楚飘进孙志晔耳中。
  孙志晔表情未见变动,举手投足间似乎还是最初那副端方君子的模样,只是在无人能看见的袖袍里,手指紧紧握成拳。
  “谢公子,陆东家请留步。”
  孙志晔再一次开口。
  谢砚微微抬头,目光不闪不避直直对上孙志晔“不知孙大公子指教。”
  孙志晔哂然一笑“指教谈不上,就是想与谢公子和陆东家一叙。”
  “昌河县之民众皆知孙大公子,虽未曾涉足科举之路,然其熟读四书五经,学识渊博,竟未曾知晓“贤伉俪”一词,实乃出人意料。”
  谢砚声音清润,似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
  字句嘲讽,偏生声音里听不出任何嘲讽之意。
  孙志晔不为所动。
  贤伉俪,他自是知晓。
  不过,他尚且不愿意唤一声谢夫人,又怎会将贤伉俪宣之于口。
  “孙大公子相邀,岂有不应之礼。”
  孙志晔换入雅间,陆明朝谢砚比肩而坐。
  天冬伫立于雅间之外,心头之疑惑犹如蝉蛹吐出的丝丝缕缕的丝,纷繁复杂,难以理清。
  大公子,好奇怪。
  这是天冬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孙大公子觉得我们还有坐下来面对面心平气和饮茶闲谈的必要?”
  陆明朝始终没有把手抽出来,任由谢砚紧握着。
  “公是公,私是私。”
  “在商言商,你我交恶是公。”
  “今日相邀饮茶,是私,孙某很是欣赏谢公子和陆东家。”
  孙志晔浅啜了口茶水,声音噙着笑意。
  陆明朝嗤笑,不打算虚与委蛇“孙大公子的脸皮真是最神奇的东西,可大可小,可薄可厚,甚至可有可无。”
  “若论私,只有私仇,没有私交。”
  “你孙家,上上下下都如发了霉的葡萄,一肚子坏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