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陆垚的眼神微微闪烁,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随后以平和的语气说道“陈公子,您来的时机确实有些不凑巧。我妹妹因大哥之事,每日早出晚归,不辞辛劳地奔波忙碌。今晨她刚得知了新的线索,便急匆匆地出门寻找证据去了。”
  见陈四儿目露急切,陆垚话锋一转,意有所指道“不过,舍妹留下话,若有任何消息,可自去县衙面呈县太爷,县太爷是个秉公执法的大青天。”
  “倘若消息当真属实、能证大哥清白,舍妹会亲自登门致谢。”
  “瓜田李下,人言可畏,陈公子,您说呢?”
  陈四儿似懂非懂,试探道“那在下直接去县衙?”
  陆垚神色不改“县令大人于数日前明言,凡有与案情有关的消息,可通传后面禀于他。”
  “毕竟程家姑娘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属实难看了些。”
  陈四儿眨眨眼“这也是陆掌柜的意思?”
  陆垚笑而不语。
  陈四儿敛眉,心中有数。
  拱手道“多谢陆二公子指点,陈四儿感激不尽。”
  陈四儿转身离去,待走了一截儿后,又转身对陆垚行了一礼。
  陆垚:……
  这陈四儿当真是个赌坊打手?
  陆明朝不见陈四儿是真。
  不在朝福粮肆也是真。
  用完早饭,陆明朝就雇了马车,亲自前往莲花镇北的聚仁医馆拜访常大夫。
  聚仁医馆很小,悬挂于门框旁的木质红字的招牌在寒风中摇摇晃晃。
  招牌上的“聚仁”二字,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已逐渐褪色斑驳,昔日那鲜亮的色彩已难觅踪迹。
  空气中,一股淡淡的药草香气逐渐弥漫开来,袅袅升腾。
  陆明朝踩着矮凳缓步走下马车,入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聚仁医馆。
  确如王老太儿媳妇儿所言,医馆只有一人。
  医馆的空闲处摆放一把宽敞的竹椅,年近半百的老人悠闲的靠在竹椅上。
  老人一副儒雅精致的好相貌,如玉如璧,静静坐在那里,只让人觉得心神都宁静了下来。
  岁月染了老人的眉鬓,却无损半分风仪。
  与其说是在经营一家医馆,倒不如说是云淡风轻体验生活。
  “常大夫?”
  陆明朝轻声问好。
  像妙手回春的大夫,又像桃李满天下的大儒。
  老人微微抬眸,声音温和“姑娘面色红润呼吸平匀,不似身有疾,心绪平静不见焦急,亦不似亲人患病。”
  “恕老夫眼拙,不知姑娘前来所为何事?”
  陆明朝福了福身,施了一礼,态度谦逊道“小女子朝福粮肆陆明朝,有事相询,恳请常大夫予以解惑。”
  常大夫起身,豁达一笑“这也是稀奇事,但讲无妨。”
  “多谢常大夫。”陆明朝双手将药方捧了过去“敢问常大夫,此药方可是出自您之手?”
  常大夫接过药方,一眼扫过“是老夫的字迹,常用药和用药分量也是老夫的习惯。”
  “的确出自老夫之手。”
  常大夫眼神落在纸张边缘的略有些模糊的小字上,略有些诧异“这是三年多前的药方,竟还留着?”
  陆明朝笑了笑“不知医馆可还留有三四载前的诊治记录?”
  常大夫微微皱眉“你意欲何为?”
  陆明朝言简意赅的将程芷和陆磊之事告知了常大夫。
  听罢,常大夫起身,自柜台后的抽屉里掏出厚厚的册子,翻看片刻后,不疾不徐道“是年近五旬的妇人携一位头戴幂篱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是小产伤了身子落了病。”
  “聚仁医馆偏且小,甚少有人来此,所以,老夫接诊记录和脉案记载很是详细。”
  “只是那位小姑娘是否是程家姑娘,老夫无法确定。”
  陆明朝垂首“多谢常大夫告知。”
  常大夫摆摆手“你拿着药方寻来,必是心下了然,只是来确定一二。”
  “我若不配合,下次来问询的就是县衙的官差了。”
  “朝福粮肆陆东家的名字在杏林圈也很是响亮。”
  予人清白予己生路】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予人清白予己生路
  “常大夫谬赞了。”陆明朝谦逊笑道。
  “他日若得机会,愿与常大夫携手合作。”
  年近五旬的常大夫,以拱手作揖之姿郑重回礼,其袖袍如同广云般缓缓展开,伴随而来的是清雅且略带涩意的药草香气,弥漫四周。
  细辨之下,若有似无的墨香萦绕其中。
  “老夫之幸。”
  常大夫的眸光氤氲着慈爱之色,不似萍水初遇,更似久别重逢。
  陆明朝心下怪异,见常大夫不欲多言,便未宣之于口。
  离开聚仁医馆,陆明朝回了趟常喜村,见了见孩子们,安了安芸娘的心。
  窗外日光转瞬即逝,席间花影在座前悄然移动。
  醉生梦死一夜,昏天暗地的杨老太侄儿被官差从睡梦中揪起,一通翻找,乱糟糟的被褥下,肚兜、香囊、手帕应有尽有。
  人赃并获,直接押去县衙。
  得到消息的杨老太心神俱裂哭爹喊娘,骂骂咧咧,着急忙慌揣着家里所有的银钱往城里赶。
  陆明朝趁机将泛黄的药方交还给杨老太儿媳妇儿。
  既是证物,由官差亲自搜出才最合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