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陆明朝眉目微敛。
虫毒烟瘴的岭南才是端王的目的吧。
岭南录卷记载,岭表或见物自空而下,始如弹丸,渐如车轮,遂四散。
人中之即病,谓之瘴母。
岭表山川,盘郁结聚,不易疏泄,故多岚雾作瘴。
人感之多病,腹胀成蛊。
俗传有萃百虫为蛊,以毒人。盖湿热之地,毒虫生之,非第岭表之家性惨害也。
历朝历代,流放岭南者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安然无恙长寿者寡。
端王惦记着被今上流放岭南的楚家人,可偏偏碍于身份,不得不处处顾忌小心谨慎,无法显露出一丝一毫对楚家的在意。
细想端王的处境,更像是镜中花水中月。
看似花团锦簇,实则锦鲤百舸争流,纵身跃龙门。
千百年间,可有人亲眼见证鲤鱼化龙?
没有。
跃不过的,便成了案板上供人果腹的鱼肉。
当今天子,是端王最大的桎梏和威胁。
思及此,陆明朝的心瞬间就定了下来。
扬眉,朱唇轻启“端王殿下所言也是民妇所愿,但世间事,并非祈愿就可得偿所愿。”
陆明朝声音轻的宛如漂浮在风里的尘埃。
眼见端王又要变脸,话锋一转“民妇尽力而为!”
就在这时,端王的随从去而复返俯身耳语。
陆明朝不着痕迹的观察着端王的神色。
似失望,又好似松了口气。
端王挥挥手,随从躬身离去。
“陆明朝,若本王以侧妃之礼迎你入门,你可愿允嫁?”
端王语不惊人死不休。
陆明朝蹙眉“这是另一种方式的招揽吗?”
端王先是一怔,反应过来后,朗声笑道“本王还不至于落魄到卖身求贤才的程度。”
“只是冥冥中有道声音在告诉本王应该这么做。”
“端王殿下。”陆明朝嘴角微微抽搐“鬼神之说,敬而远之。”
端王“但愿你在顾淮面前也能这般游刃有余。”
陆明朝:……
陆明朝不欲继续纠缠于顾淮之事,遂转移话题道“闻端王殿下言及瘴气弥漫之地,忽然忆起,昔日民妇曾偶获一治瘴疟之方,然未曾付诸实践。倘若此方果有实效,或可考虑在瘴区设立医馆,以济苍生。”
“勉强也算是将朝福商号开进了岭南。”
端王指尖微微蜷缩,心跳不自觉快了些许。
“岭南之地,山深林茂雾重霜浓,瘴气如影随形,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对瘴气都畏惧不已,寄托于神乎其神的巫术和误打误撞的草药。”
“如若陆东家手中的方子真有治瘴的效果,绝对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大功一件。”
流放到岭南的楚家人里,老弱妇孺几乎折损殆尽。没有人知道他收到一封封泣血含泪的书信时的心情。
若陆明朝的方子能护下岭南楚家人,他愿意成为朝福商号的一把不为人知的保护伞。
陆明朝眼神闪了闪“昌河县的事情一了,民妇会尽快安排人去岭南的。”
闻言,端王神情里多了几分活人的真切,不再如一尊空洞琉璃像般假仁假义的惺惺作态。
“你想孙志晔死?”端王问的直白。
陆明朝坦坦荡荡“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民妇又不是阎王爷不索命。”
“要孙志晔死的是天理、是大乾律法。”
端王神色莫名“难道你不知道,很多时候天理是能被遮盖的,很多人凌驾于律法之上。”
“知道。”陆明朝脆生生道“端王殿下在此,不管昌河县有多少牛鬼蛇神,都逃不出端王殿下的手掌心,”
“端王殿下会秉公处理吗?”
端王挑眉“即便是为了仁善贤王之称,本王也得秉公处理。”
他心知,仁善贤德的美名为天子忌惮。
可他别无他法!
【第两百章 合作无间】
第两百章 合作无间
他得自保!
“你可知,于年后开春,顾淮就要离京赴昌河了?”
端王也不知出于何种心态,脱口而出。
或许,他只是想看看陆明朝色变的样子。
陆明朝美眸圆瞪,故作惊讶“来昌河赏花踏青?”
端王细细的审视着陆明朝,见陆明朝的惊讶不似作假,心满意足的同时又觉不忿。
面对他的威逼利诱,陆明朝得心应手不见慌乱。一听顾淮的动向,便忘了城府,喜怒形于色。
多少有些不尊重他的威严派头!
“赏花踏青?”端王语气戏谑“如此说也未尝不可。”
明眼人皆知,顾淮煞费苦心为的就是赏陆明朝这朵娇花踏谢砚这株野草。
陆明朝似是没听出端王话语中的打趣,一本正经道“那顾世子可就来错了。”
“昌河荒僻,不及上京杏花春雨绿肥红瘦。”
端王漫不经心道“各花入各眼,万一有人不喜百花争艳,只赏一枝独秀。”
“不与你说笑了,如无意外,顾淮将接任昌河县县令一职。”
“这才是说笑吧?”陆明朝诧异反问。
端王正色“本王从不说笑。”
陆明朝轻啧一声“顾世子真想不开。”
“不知端王殿下可还有吩咐,毫无交代到此,家中爹娘兄弟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