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没有靠山,也会极力生长。
有了靠山,扶摇直上,撑起一片天也不无可能。
而谢砚遇陆明朝就是嶙峋青山里的朽木逢春。
风卷帘动。
陆明朝笑了笑“许老太爷,可称靠山也可称助力,万不可称底气。”
“这世上,哪有人会轻而易举将底牌宣之于口。”
许老太爷也想如山般岿然不动。
可山下,是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不知何时就会将山淹没、击碎。
“是老朽失言。”
“陆明朝,老朽最多可以为谢砚遮掩踪迹三月。”
许老太爷想,修道多年,他还是左右逢源的性子,习惯性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陆明朝眸光闪了闪,有些摸不透许老太爷的想法。
许老太爷压低声音解释道“谢太后或许不愿看到谢四郎的枕边人锋芒毕露夺人眼球。”
尤其是在经历了先皇和舒愿之事后,谢太后的性子越发左了,见不得亲近之人有丝毫悖逆之意。
陆明朝敛眉“多谢许老太爷提点。”
谢太后青睐的是柔顺、恭谨、内敛、以夫为天的女子吗?
那可真是太不巧了!
许老太爷没有从陆明朝的神色里窥出一丝一毫的慌乱紧张。
老了,老了。
兴许,现在的年轻人都胆大包天遇强则强了吧。
“而今,能否代为转交指环了?”
陆明朝从善如流“您老所托,晚辈岂敢推辞。”
许老太爷:陆明朝学变脸的吧。
永宁侯就是识时务墙头草的变脸高手。
但陆明朝的变脸又与永宁侯不同。
“他日,永宁侯夫妇见你富贵荣华,以十余年养育之恩迫使你尊亲孝长,你当如何?”
陆明朝垂眸,心下嘀咕,话题跳跃度真大。
“许老太爷放心,永宁侯夫人和陆明蕙会亲自将把柄交代晚辈手中的。”
“再者说,上京城何人不知何人不晓,晚辈为留在侯府,以死相逼撞墙自戕,仍不能使得侯夫人心软。”
“离府之时,侯夫人大发慈悲给了晚辈一百两银票。”
“本以为是侯夫人念在多年母女情分赠予晚辈的体己钱,可回乡认亲后,才知是在替陆明蕙偿还谢砚给出的聘礼。”
“母慈,子才需孝。”
许老太爷茫然的眨眨眼“一百两?”
“母女一场,临别之际,她只给你一百两?”
“永宁侯夫人行事什么时候这么上不得台面了?”
陆明朝纠正“是了断陆明蕙和谢砚的婚事,保陆明蕙清名不失。”
许老太爷轻啧一声“你是不是不讨她欢心?”
“好歹养在膝下十五载,重伤之际,一百两就打发了你。”
“老朽回汝南后,可得跟儿媳孙媳们好好念叨念叨这一百两的大手笔。”
“那这一百两?”
陆明朝“捐给道观当香火钱了。”
许老太爷脸上的笑意加深“甚好,甚好。”
冬去春来】
第二百一十六章 冬去春来
“恰好永宁侯府不太平,老朽一个疯疯癫癫的老道士添一把火很正常吧。”
陆明朝试探道“老太爷,您与永宁侯是不是有旧怨?”
这幸灾乐祸的嘴脸,简直不要太明显。
许老太爷撇撇嘴“老朽像是那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之人吗?”
陆明朝:您不是吗?
“不像。”
“修道之人洒脱如风豁达通透。”
许老太爷:不服就干、以牙还牙。
“宫变时,永宁侯府骨头太软了。”
陆明朝凝眉问道“不知永宁侯府又出了什么新鲜乱子。”
许老太爷目露精光,兴致勃勃“是你要问的,可不是老朽非要说的。”
“据说,在秦家的赏梅宴上,陆明桦被撞破与秦五姑娘共处一室。”
秦五姑娘?
陆明朝愕然。
在原主的记忆里,陆明桦心仪的是秦三姑娘,秦扶曦。
是真真的一见钟情。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的钟情。
当年宫变,秦家踩着谢家和景襄帝的血肉尸骨一跃成为大乾的第一名门望族。
永宁侯府虽是勋爵之家,但离秦家还差得远。
可偏偏陆明桦上元佳节惊鸿一瞥,一见秦扶曦误终生,拒不相看其他女子,婚事就一年又一年的耽搁下来。
前不久,谢砚才说秦家态度软化,似有与永宁侯府结亲的打算。
眼下,秦三姑娘就变成了秦五姑娘。
陆明朝暗暗叹息,陆明桦怕是没机会抱得美人归了。
许老太爷时刻关注着陆明朝的神色的每一处细微变化。
在他提永宁侯和永宁侯夫人时,陆明朝的眼神里是淡漠是不耐。
但在他提陆明桦时,陆明朝的情绪里染上了些许温情和忧虑。
“你与陆明桦兄妹情深?”许老太爷淡淡问道。
陆明朝答非所问“陆明桦是永宁侯府难得的纯粹之人。”
许老太爷敛起脸上的幸灾乐祸。
“走,用膳去,莫要让他们等久了。”
酒宴上,宾至如归。
宴罢。
马车上,陆明朝将那枚灰扑扑的指环交给谢砚,并原模原样的把许老太爷的话复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