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不知刘大将军何时递呈战报?”
刘靖远敛眉,眼底的杀意几乎要化为实质。
谢砚口述是战报吗?
那是实实在在的请功!
还是为陛下想除之而后快的人请功。
如今是朝堂,满朝文武,谁敢在陛下面前提谢老太爷!
他敢替谢老太爷请功,陛下就敢让谢老太爷替他全家收尸。
密密麻麻的寒意从脊梁骨窜起,下意识夹紧了马腹,力道过重,马儿一阵尖锐的嘶鸣。
刘靖远回神,连忙控制安抚马儿。
随后才道“返回胜雁关后就写。”
谢砚扬眉“愿意写就好。”
“乔某身为大将军的麾下小将,理应以大将军之忧为忧,以大将军之乐为乐,想大将军之所想,急大将军之所急。”
旋即从一旁的亲卫手中接过写好的战报,抛给城下的刘靖远“大将军,请落印。”
“战报上所书,字字句句皆属实有,无一句夸张,无一句虚言。”
刘靖远险些一口气没上来撅过去。
落印?
他又不是疯了!
刘靖远咬牙“密报之事尚未查清。”
“待本大将军返回胜雁关查清真相,一并写明,奏报陛下。”
“那便依大将军所言。”谢砚没有再逼迫。
反正,战报明日就会张贴满胜雁关内的大街小巷。
数日后,传遍大乾。
难不成刘靖远和宫城里的那位天子还能否认吗?
“乔嵩,镇滞关之围已解,你随本大将军一起返回胜雁关,配合调查密报一事。”
谢砚沉声问道“那大将军准备安排哪一营地驻守镇滞关,莫说撒手不管,仅靠守将逃窜不知所踪又死伤过半的镇滞关守军。”
“倘若北胡卷土重来,镇滞关必失无遗。”
“大将军若无妥善安排,乔某愿舍一身安危,在朝廷派新的守将前,驻守镇滞关。”
刘靖远咬牙切齿。
真是没看出来,乔嵩竟也是谢氏的拥趸,如此煞费苦心的保谢老太爷的周全。
也是他眼瞎,信了乔嵩表露出的假象,亲自提拔了乔嵩。
刘靖远左右看了看,一时间竟不知该选谁。
画人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有乔嵩在前,他一眼看去,觉得谁都有反骨。
思来想去,刘靖远将视线落在田玢浚身上。
他的妹夫。
与他祸福一体,命运相连。
田玢浚若是能为陛下扫除镇滞关的隐患,那么射杀秦小将军一事,根本不足为虑。
刘靖远朝着田玢浚招招手“过来。”
“大哥。”田玢浚下马,不明所以。
“你率麾下将士代乔嵩驻守镇滞关,以防北胡骑兵来袭。”
田玢浚不假思索摇头,小声道“大哥,我不愿。”
“秦小将军都守不住何况是我呢。”
“太危险了。”
刘靖远紧紧皱眉“你再择一人随你一起驻守。择你最信任之人,最好利益难以割舍。”
“玢浚。”刘靖远压低声音“你能不能继续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就看你能不能让镇滞关闭嘴了。”
“我会让乔嵩闭嘴。”
田玢浚依旧一脸不情愿,抬手随意指了一人。
“乔嵩,这下你看安心了?”
“带你的兵出镇滞关吧。”
谢砚“自然。”
“大将军再给我麾下将士半个时辰休整时间。”
你强掳了陆家大姑娘?】
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强掳了陆家大姑娘?
刘靖远对乔嵩的傲慢态度感到愤慨不已,但考虑到全局的策划与布局,他深恐乔嵩会翻脸无情,于是不得不强压怒火,一再忍耐。
“可以!”
短短两个字,仿佛是从紧咬的牙关中艰难挤出。
谢砚漫不经心的拱拱手,不再留在城墙上对峙,转身沿着青砖石阶回了临时营帐。
烛火幽幽,谢老太爷细细擦拭着横刀上的血迹,似是回到了在战场厮杀的峥嵘岁月。
日渐年迈后,他只能挑灯看剑。
谢家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覆灭后,没有横刀没有利剑亦没有长枪,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挖矿采石。
听到响动,谢老太爷放下手中横刀,转身看向来人。
“砚儿,让祖父瞧瞧。”谢老太爷朝谢砚招招手。
谢砚摘下面具,跪坐在谢老太爷膝前。
谢老太爷看着谢砚眼角蔓开的伤,半是唏嘘半是心疼。
覆巢之下,是砚儿护住了微弱的希望。
“祖父,四郎娶亲了。”谢砚的声音里是满满的骄傲和荣耀。
闻言,谢老太爷是真真惊讶了。
“心悦之人?”
谢砚郑重其事的点头“心悦之人。”
“愿携手白首,九死不悔之人。”
“是心悦之人便好。”谢老太爷由衷的开心。
谢砚眉目舒展,语气中不自知的染上了温情缱绻“祖父,你见过她的。”
谢老太爷迟疑道“京中贵女?”
“还是将门虎女?”
谢砚道“陆明朝。”
谢老太爷看着谢砚亮晶晶的眼睛,难以掩藏的情意,彻底相信了那句心悦之人。
眼神、声音、语气、表情、动作皆有感情。
他的孙儿似是每一根头发丝都在表露着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