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陈靳舟不该这样,至少他们之间不该这样。
“绍局,既然是小事,现在企业都不容易。”蒋浔之递了根烟给市局领导。
领导笑容满面,双手接过烟:“蒋书记说的是,都是为了江港的经济发展嘛。”
何煜站起来要再次添酒的时候,蒋浔之吐了口烟圈,摇了摇头:“晚上还有工作。”
他这么说,何煜也不好再劝,只说:“蒋书记,您刚来我们江港,要操心的事情很多,以后有机会,我再陪您喝。”
蒋浔之一晚上兴趣缺缺,基本没怎么动筷,他吃不惯南方菜,觉得有些甜。
服务员进来问要加点什么主食的时候,陈靳舟说,炸酱面吧。
这碗炸酱面做得相当地道,蒋浔之几乎在吃第一口的时候就想起来,这家店陈靳舟大学时带他来过。当时店的规模还没这么大,只是一间小门店,叫“江家面馆”。
蒋浔之当时问老板娘:“您这手艺太地道了,您也是燕城人吗?”
老板娘笑着说:“我老公是,就为了他特地去燕城找师傅学的呢。”
等老板娘走了以后,蒋浔之拖长着腔调说:“舟舟~不知道有没有人为我学啊~”
陈靳舟当时眉眼明朗:“我以后空了就带你来吃。”
那时候的陈靳舟整日奔波于医院和学校,从不许下任何做不到的承诺,但在能力范围内履行着一个合格男友的职责。
蒋浔之突然觉得心口有点疼,他想他还是不习惯呆在南方,尽管他来过这里很多次。
这顿饭吃得比想象中要平和,何煜到最后甚至大着胆子问蒋书记要了个联系方式。
何煜飞快地在手机上输入联系人,又趁热打铁问道:“蒋书记,方便加个微信吗?就搜您这个手机号能搜到吗?”
蒋浔之说:“不能。”
何煜有些尴尬地抬头看他。
蒋浔之只微微扬起下巴,示意桌面上的手机。
何煜心领神会,立刻有眼色地打开微信:“那您报下号码,我添加好友。”
坐欧师傅的车回去的路上,陈靳舟一路沉默,因为蒋浔之的那句要加班,这顿饭到最后其他人也都没怎么喝。
陈靳舟闭着眼靠在椅背上,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
何煜揣摩不透他的心思,又担心他的状态,只小声叫他名字:“舟舟。”
他觉得眼前的陈靳舟很脆弱,今晚也更验证了他对于两人关系的猜想。
何煜知道在陈靳舟这个位置上,有时候尊严和脸面不是自己的,想要维持一个大公司的平稳运转,总会万有不得已,需要低头的时候。
成年人放下面子很容易,可有多少人愿意向自己的前任低头。
何况陈靳舟这样的人。
***
陈靳舟回了公寓后,倒头就躺在沙发上,他只觉得此刻无比疲惫,那种从心底升起的倦怠感几乎快将他吞噬。
知道自己要做和真的去做,这是两码事。
他闭上眼,无数回忆都碎片般一一浮现,他在那样复杂的思绪中竟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再次睁开眼,窗外还是漆黑一片,陈靳舟起身拿过一旁的手机。
手机上显示有一条好友申请,是通过好友推荐添加的。
他点开何煜发来的信息。
-舟舟,蒋书记问我要了你的微信,我推给他了。
-你要不想看到的话,屏蔽无视就行,后续有任何工作,我会和他沟通的。
陈靳舟退出聊天框,同意了蒋浔之的好友申请。
几乎在同时,蒋浔之就发来一条信息。
蒋浔之:这个时间还没睡?
陈靳舟回了句:刚睡醒。
想了想,又回了条:今天的事情,谢谢。
蒋浔之:哦,举手之劳。
看一眼时间,凌晨三点。
酒桌上蒋浔之说过晚上回去还有工作,倒也不是骗人的,看来江港这个书记的位置并不好坐。
江港这些年大力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两手抓、两手促,企业、政府一起受苦。陈靳舟因为工作需要认识了不少体制内,他们的工作早不像传闻中说的那样轻松了。
陈靳舟想了想,又回了句早点休息,而后就放下手机去了阳台。
今天对方在饭桌上一句话就替他解决了所有问题,这种卸下了工作包袱,但又背负人情债的感觉让他并不轻松。换成是其他人,无外乎是钱财利益交换,可这些蒋浔之都不缺。
也不知道在阳台上站到几点,他感觉到浑身寒意才回房间洗澡睡觉,这一觉踏实地睡到了早上。再睁眼已天光大亮,屋外阳光从窗帘缝隙里一点点透了进来。
陈靳舟随手摸过手机,看着上面的消息愣了愣。
半个小时前蒋浔之给他发了条信息:一起吃早饭。
他揉了揉眼睛,又点开手机上的日历,要是自己没记错的话,这是他和蒋浔之分手的第七年。
上次一起吃早饭的情形他都已经想不起来了。
毕竟一起吃过太多顿饭了,这早已融入成恋爱时的稀松平常。
信息是蒋浔之六点半发的,现在已经早上七点。
他正想着回些什么,对方又发来一条:做人要有感恩之心。
这话就是明晃晃地提醒了。人情债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还的,它不在于你能不能还,而在于别人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场合下,要你做到什么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