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猜就知道你还没吃饭,所以来叫你一起。”张小小道,接着又不太确定,“应该还没吃,对吧?”
“嗯。”丹增道,“你们等我一下,我换个衣服马上来。”
很快换好衣服的丹增就跟着两人出门。
“我们去哪儿?不叫林老师和裴导一起吗?”丹增疑惑。
lilly和张小小同时睁大眼睛,“你认真的?叫他们一起?”
“我们去露天烧烤。”lilly道,“不过人不多,都是自发的。”
张小小,“是的。跟着裴导就是这样,去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和荒野大求生差不多。”
“所以我们都有经验,野炊能带什么,来这里就带什么。”lilly接话,“不然就得等着饿死了。”
“至于你说的林老师,他自己有带厨师的,而且每个院子都有厨房的。”
张小小敲敲下巴,“裴导……?好像真没见他吃过东西。他就像是那种只喝露水的小仙男。”
lilly同样沉思,“听后期的钱大哥说,裴导有时候忙起来不吃不喝只靠咖啡续命。有一次和他们熬了三个通宵,不眠不休,结果他们一个个熬得脸色蜡黄,头发稀疏,裴导第二天还能接节目采访。”
“老实说,我觉得裴导真的有点恐怖。”lilly煞有其事,“我怀疑他是某种外星生物。”
张小小重重点头,十分认同。
听他们这么说,丹增好奇的同时夹杂着一些难以言喻的心疼和怅惘。
天上的月亮果然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丹增很快就见识到了两人口中的钱大哥,微胖,但长的很高,目测比他还要高,脑袋上的头发确实不太浓密。
但人却非常热情,搂着丹增的肩膀,“你第一次进裴导的组,不了解也很正常。我这里多余的电饭锅,还有米什么的,等会儿给你拿去。”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到时候开机了,剧组也是有盒饭的。不过就怕裴导对你们上镜身材有要求,想吃也吃不了。”
最后丹增是空手来,满载而归。
进院子的时候,看到二楼有灯光。
心里突然泛起点点涟漪,不知道二楼的人在做些什么呢?
第9章 剧本围读
围读剧本的地点主要选在丹增贡布和林秋迹的院子。
盛夏的夜晚,最是让人舒适的。
漫天星辰,天边的月色皎洁,院子里开了灯,众人搬了小凳子围坐成一圈。
为首的裴正声一身丝绸的深色睡衣,领口开的很大,露出白皙精致的胸膛,他翘着二郎腿,指节中夹着一只烟,并没有点着,另一只手拿着剧本,浑身透着些漫不经心,但是可以看出那双眼睛是非常专注的。
副导演、林秋迹和张小小分别坐在他的左右。化妆师lilly还有后期的钱大哥也在,还有一些其他的工作人员。
见到丹增,张小小冲着他招手,在和裴正声的中间,让出了一个空位置,小声道,“丹增,快来。”
说着朝他眨眼。
救我。
她无声地说。
丹增失笑,他不知道怎么裴正声的压迫感就那么强吗?但还是顺从地坐了过去。
丹增因为换衣服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来的有些晚,但好在后面还有人陆陆续续的来。
通常来说,剧本围读,是整个主创团队一起,针对剧本的一些细节进行讨论,可能会进行一些戏份的删改和增加,让整个剧本最终呈现出来的影视化更加流畅,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并且涉及到多个部门。
鉴于裴正声对于电影的态度,这个氛围并不轻松。
很多时候通常他不满意就会对剧本进行修改,在此之前,张小小已经不知道按照他的要求改过多少次了,才最终呈现了一份让他满意的剧本。
不过就怕导演又冒出什么新点子,最终影响整个剧本的走向。
按道理说,编,导,演,编是一剧之本,编剧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是第一位的。
但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娱乐圈的编剧更多只是一个工具人,原创剧本少就不说了,还随时面临改剧本的情况。
资本,始终掌握着最大的话语权。
在裴正声的剧组同样也不例外。
对于剧组阎王来说,剧组的一切都是为他服务的,裴正声说一不二,并且不喜欢人反驳。
不过他也不是不允许别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只是他从来不听,依旧我行我素。当然,通过事实证明,很多时候,裴正声都是对的。
裴正声夹着烟的那只手不紧不慢地在本子上敲击着节奏,声音带着夏季夜晚的风,清清冷冷的,“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就像是课堂上老师突如其来的问题一样,在场的每个人反应都不太一样,有的低头看剧本,有的把剧本翻了又翻,还有的人埋头不知道在干什么。
旁边小桌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丹增瞥到葱白的手指将背杯子端了起来,那人浅浅酌了一口。
盛夏的晚风,带着咖啡的香气。
耳边是纸张摩擦的声音和蝉鸣。
丹增竟然走神了。
“赵昭。”突然被人叫到名字,像是泉水潺潺击打鹅卵石的调子,“说说你的想法?”
丹增如梦初醒,心脏砰砰跳的很快。
他的嗓子带上了些沙哑,“像第42场第三幕这里,赵昭砸父亲用的台灯,可能不太合理。我觉得换成酒瓶子可能会更好一点,毕竟赵昭的父亲酗酒,家里随处可见酒瓶子不足为奇,但是如果是台灯的话,按照赵昭被打的姿势,可能够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