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李明义本就是主谋,板上钉钉逃不掉了,而他人微言轻,又在此事中上蹿下跳,惹了有些人不快了,这次大概率也要一同论罪!
  “说是葛钦差盗卖赈灾粮,用霉变赈灾粮充数!”贺知县声音沉沉,表情阴郁到了极点。
  李明义盯着地上的碎茶渣,整颗心不断地往下沉,口中无意识地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贺知县却还没有认命:“李大人,我找你来就是讨主意的,你说我们此刻若是去求一求那秦修文,他会不会放我们一马?”
  李明义不屑冷笑:“求他?他有什么能耐?求他还不如去求周大人!”
  在李明义心里,秦修文比他还低一层,就算买通秦修文一起作伪证,说他拿到的赈灾粮都是好的又怎么样?秦修文能保得住谁?
  周邦彦就不同了,人家是正四品知府,是出身名门嫡支的世家公子,秦修文连对方的一个指甲盖都比不上!
  贺知县却是急的跳了起来:“李大人啊,你竟然还不知道,此次下这盘粮价大棋的背后之人就是秦修文?好几个县的县令都已经向他投诚了,你竟不知?!”
  李明义被贺知县这话说的浑身打了个激灵,哑着嗓音艰难开口:“你说,这一切,都是秦修文捣的鬼?”
  贺知县现在是确定了,李明义是真不知啊!此刻他更加清楚了李明义的位置,这人是完全被当作弃子给扔了,所有人竟然将消息给他瞒的死死的。
  这下子,贺知县都有些后悔自己约了李明义过来了。
  原本是想商讨对策的,结果发现对方的路差不多已经被堵死了。
  如今被李明义直勾勾的眼神盯着,贺知县干脆就一股脑说了:“原本大家谁都没想到这事居然是秦修文背后搞的鬼,但是后来在粮价跌到三两一石的时候,秦修文派人找了几个县的知县,让他们抛了粮食,保了身家,人家弃暗投明了!”
  天下虽说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这一回还是秦修文愿意露出了真身,才让他们摸着了头脑,否则重创之下,连伤他们的人是谁都不知道!
  秦修文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且此人完全不似初出茅庐、心高气傲地年轻人,居然还能玩打一耙,拉一把的手段,没有和所有人都站在对立面,反而还拉拢了一帮人到了他的阵营里!
  如今人家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是怎么都斗不过的了!
  李明义突然低低地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哈!我竟是不知啊!竟是只有我不知啊!”
  仿佛是真的听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李明义的眼中笑出了眼泪花子,忽而,他收声站了起来,挺直了腰身道:“要我去求秦修文那小儿,做梦!”
  说罢,一摆手,拂袖而去。
  贺知县看着他离开的背影,颓丧地跌坐在椅子上,懊悔地想拍断大腿:“自己当时肯定是脑子错乱了,怎么就和李明义那厮走的那么近啊!”
  若是和其他县的县令一样,只是作壁上观、敷衍附和,或者暗搓搓地跟在后面使坏,说不定还有转圜的余地!现在么,估计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李明义如今说得硬气,到时候求到周知府哪里,看周知府会不会帮忙!
  这事说到底,周知府作为上官也会被牵累,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还帮忙?这才是真的做梦!
  而在整场大戏中一直没有出过声、露过面的周邦彦周知府,此刻正在自家后花园里和几个幕僚喝茶听曲。
  周邦彦出自京城周家,其父就是大理寺卿,葛郎中的案件由其父亲自审理,各中细节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的了。
  其实当时上面委派葛郎中入卫辉府赈灾的时候,其父早就传信于他,让他不要轻举妄动,朝中气氛紧张,或许此人将是一枚活棋。
  圣心难测,至于皇上到底要葛郎中做什么,周父在信中也没言明,只让他明哲保身为要。
  如今文官集团和皇帝斗了个旗鼓相当,甚至还隐隐有压制住皇帝的样子,周家是皇帝的人,自然是要站皇帝那一边,但是该和稀泥的时候还是和稀泥。
  周邦彦负责督建潞王府,见到的银子多了去了,虽然当时粮价疯狂的时候自己也有过心动,但是想到自己父亲的叮嘱,他还算稳的住。
  正是没有利益牵扯,作为一个局外人,才让他更看明白了眼前的局势,看着秦修文是如何一点点盘活整盘棋,如何出手诡谲多变,从细小处着手,又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人雷霆一击。
  这样的人,竟然在他手下不声不响蛰伏了两年,想想就是自己也有些后怕!
  后生可畏啊!
  如今尘埃落定,迷雾散去,周邦彦也算是看明白了局势,皇上要以葛郎中为筏子,铲除申首辅在户部的亲信常侍郎,以上官渎职之名,卸了他在户部的一条胳膊!
  所以自己当时听了老父亲的话不出手是对的,皇帝就是挖好了坑要让葛郎中往里跳呢!只是那葛郎中也够倒霉的,李明义做的烂事基本上也要算在他头上,就算他不知情,也得为这个事情负责!
  李明义这人么,周邦彦在心里冷笑了一声,此次必死无疑!
  李明义之前也多有巴结自己这个上官,但是周邦彦嫌他泥腿子出身,言谈举止没有文人雅相,中了进士也不过是个死读书的,除了读了一肚子的之乎者也,其实没什么真正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不说别的,就是每次为了讨好他选个礼物都选不好,都是一些俗不可耐的金银之物。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