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阵秋风掠过,将秦修文的衣摆吹起,下了马车后,一举一动皆是风仪,莫名就让人想起来那两句诗: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有人心中暗暗纳罕:这是卫辉府哪家的少爷,这般品貌,竟然是头一回得见!都快进“凌云阁”门口了,又忍不住回头看了好几眼。
秦修文将帖子交给了一位迎上前来的婢女,那婢女接了帖子后才知道这位就是今日的贵客秦大人,连忙行了一礼:“大人请跟奴婢进来。”
说完侧身让开,在前方为秦修文带路。
那婢女感觉到秦修文的视线在她身上淡淡扫了一下就移开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俏脸上的粉色也慢慢消了下去——若是一般的有钱公子哥也就罢了,人家是新乡县的七品知县,今日做东的是卫辉府的周知府,这样的人,不是她们能肖想的。
季方和感觉到四周的目光正向他们汇聚,跟在秦修文身后,自己也觉得与有荣焉,忍不住挺了挺胸膛,大摇大摆地进了“凌云阁”。
上一次秦修文过来是公事,带的是自己下面的属官汪县丞和孙主簿,季方和作为他个人幕僚,还是第一次到这里。
一进去,季方和就被震住了,要不是心里一直想着不能给秦修文丢脸,说不定此刻都要嘴巴大张,惊呼出声了!
距离上次秦修文过来此地已经快过去两个月了,秦修文方向感很好,走过一遍的地方就知道了路径,三人不一会儿就进入了庭院中去。
池塘中的那些荷花荷叶已经全部被人工清理干净,只剩下波光粼粼的湖面,不时有红色的鲤鱼在其间游动,沿活水两岸的抄手游廊上方隔着五步就是一盏绘着各种水墨图案的灯笼,将整个院子照的亮如白昼,晚风吹拂过庭院正中间的几株桂花树,金桂飘香让人闻之便觉心旷神怡。
不时有文人雅士漫步其间,做词作赋、喝茶听曲,或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谈,或是一起相携在庭院私密处落座,同时也有包间供人清谈,怎一个雅字了得。
这里如同一个露天会所,大家在里面畅所欲言,怡然自得。
秦修文和季方和二人跟着那位婢女穿过游廊继续往里走,等到了里面,外间的热闹就仿佛被隔绝开了,清静幽雅,就连假山上的流水潺潺之音都可听见。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天字一号”的包间,婢女对着守在门口的小厮轻声言语了几句,那小厮才敲门进入其中,过了一会儿,便打开门让秦修文和季方和进去。
“拜见周大人。”秦修文一见到周邦彦就要行礼,却被周邦彦连忙扶起:“诶,此次只是私宴,我们只论辈分,不论品级!愚兄痴长你几岁,就唤你一声修文吧。”
秦修文连忙作出一副受宠若惊之装,但却也没有推辞,闻言起身拱手行礼:“那修文就斗胆称呼一句周兄!”
周邦彦板正严肃的脸上泄了一丝笑意,放佛是极为满意似的,拉着秦修文分宾主落座。
此次秦修文带了季方和,而周邦彦也带了林同知和两个幕僚一同前来,显然这三人也是周邦彦的心腹。
这次叫的席面比之上次接待葛钦差吃的席面,有过之无不及,菜色处处精致,酒也是“凌云阁”最好的梨花白,三两银子一壶,但饶是如此山珍海味,大家的心思也都没放在吃喝上。
只是寒暄客套话一句都不能少,周邦彦问了秦修文老家何处,和谁读的书,什么时候中的进士,当年的主考官又是谁。等说到秦修文那时的主考官是周邦彦同年后,两人好像是找到了什么契机一般,谈性更浓,频频举杯,仿佛真的是相见恨晚一般。
季方和和另外三人同时举杯换盏,说起来一些科场趣闻、当年自己考科举时候的窘迫之事,气氛其乐融融,说话间,酒都已经叫了三壶。
秦修文始终在这场酒局中不动如山,周邦彦不提,自己也只做不知,他说什么自己就应和着,捧着对方,饶是见秦修文不入套,周邦彦也对他生不起气来。
实在是秦修文说话到位,才学斐然,自己说什么,他都能接的上话茬,天南地北、历史杂学他都信手拈来,积淀之深连他这个出身世家名门的人都忍不住有些赞叹了,更遑论秦修文处处捧着他,那滋味实在不错。
周邦彦哪里知道,就算他家族积淀再深厚,哪里比得过信息爆炸时代过来的秦修文?本身秦修文在上学时期就是一个爱读书的,等入了金融行业后,对许多行业都要进行调研和深入了解,只要起一个话头,就没有秦修文不能说的,不仅能说,还能说出深度、说出思想来!
否则,他怎么忽悠别人买他推荐的股票,怎么拉投资客,怎么做私募?他那时候要面对的也是各行各业的领导,人家都是该领域的佼佼者,不也都被他拿下?
忽悠一个周邦彦,只要他愿意,都能把人忽悠瘸。
别看秦修文长得风光霁月,平时也是一个话不多的人,但是真到了某些时候,他也是可以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的,就算是别人知道他讲的话中有些虚实,但是秦修文态度诚恳、长得又一表人才,说出来的话仿佛都是推心置腹之言,非常有欺骗性,让人忍不住就信了他。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