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说完,秦修文直接一揖到底,其他人见状也连忙跟上:“还请大人务必当心自身,加强护卫!”
乖乖!不能让秦修文一个人将什么都表现了!
周邦彦听完秦修文的肺腑之言,先是将秦修文等人一一扶起,然后气的将手中的册子扔到案上,怒骂道:“这帮子人胆大包天,竟然连朝廷命官都敢劫杀!元瑾贤弟且放心,你是为本官办事,他们既然敢劫杀你,那就是和本官、和朝廷作对!本官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秦修文作感激涕零状,让周邦彦再次扶着他好一顿安慰,句句话都贴心,这才抚慰住了秦修文。
不是不知道秦修文说的那些话是在给他戴高帽,但是不顺着秦修文的话往下走也不行,虽然说这个新建码头的事情是秦修文提起的,但是决定是他做的,秦修文已经为此劳心劳神还愿意如果事情没办成主动背黑锅了,如果连这样忠心办事的下属自己都保护不了,那么以后在卫辉府,谁还敢听他的调令?
一个指挥不动下属的上官,就算官位在高,最终都是名存实亡。
秦修文自然是故意这样说的,他就是要把周邦彦绑上他的战船,甚至要将卫辉所有的上下官员都弄到他的阵营里来,这一次的抓捕行动甚至是后面的审讯以及判罚,秦修文绝对不允许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事情存在!
想也知道,既然胆子这么大,敢杀他这个朝廷命官,那么此人背后必然是有所依仗的,说不定背后的人官位比他高、能量比他大,所以觉得就算杀了他,也能将事情摆平,自己能全身而退不是么?
那么大家就来比一比,你背后的人是不是有周知府的官位大?周知府不够周知府之父,大理寺卿老周大人,正三品大员,还有整个卫辉府上下一干官员,蚁多咬死象,总能把人拽下马!
他要的不仅仅是买凶者死,他还要买凶者背后之人死!
动了他秦修文逆鳞的人,没人可以全身而退!
周邦彦是整个卫辉最大的官,同时在上次粮价风波中借力打力,很是收服了底下的一干官员,如今派下去的命令如臂指使,无人敢不遵从。
这也是为什么秦修文顾不上回新乡休整,立马拜见周邦彦的原因。
那些匪徒逃窜了不少,当时交战之地在新乡与卫辉之间,他们知道自己是新乡县的县令,自然不会往新乡县的方向逃,而他是没有跨地域追捕的权利的,还需要层层上报,不如立刻让周邦彦下命令来的更加高效快捷。
如此恶劣的案件,令周邦彦也发指,根本不知道事情始末的其他县官也是同样心惊,俱都加强了戒备,同时紧闭各处城门,来往行人马车一个个都在严加搜查,就是每日必须出城的泔水桶,都要被官兵忍着臭味打开用刀往里面捅几下见没有异常,才放行。
文官们可以暗地里写秘折告黑状,可以背后下绊子,甚至恶毒一些,就像李明义那样调包赈灾粮,用各种手段搞你,但是这种层面的争斗都不会是物理攻击,它只会击溃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再由最高的裁决者皇帝来决定一个文官的生死。
所以秦修文很快就否决了卫辉府其他官员迫害他的可能性,毕竟周邦彦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做这种事,其他县的县令经过上一次的李明义事件后,噤若寒蝉,尽管对他心中有怨,也不会使出这种手段。
毕竟这些人身上还披着一层官服,就算损失了点银子,但是只要官身还在,这些银子也算不了什么。
他们不至于如此穷凶极恶。
那么剩下的人,就只有那批损失最大的商贾了!
在有些商人眼里,谁侵犯了他的利益,那都是不可饶恕的。那些被他的手段接二连三损害了利益的商人,自然是最大的嫌疑人。
秦修文也想到了会有人打击报复,否则如今出行排场也不会那么大,最开始他刚来此的时候,有时候私人出行时是只带季方和一人的,而现在他每次出行都带着一干子捕快衙役、前呼后拥。
已经有了防备,却还是敌不过对方手段如此阴狠,竟然是派了二十余名亡命之徒并一个弓箭高手来取他性命,还真的是下了死力气了!
秦修文只是一个小小七品官,说难听点,对方派出来的人数和武力值,完全超出了他本身的安保标准,能苟活下来,都算他走运。
在这个大明处处凶险,秦修文纵然也在快速成长,但是依旧不及这些土生土长的人手段百出,既然如此,那么他也只能入乡随俗,将神经绷到极致,和他们继续缠斗。
而他接下来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将所有卫辉府的大小商贾严密监控起来,尤其是那些既在粮价风波中受挫,又没有提交新码头租地申请书的人,是秦修文监控的重中之重。
这也是借着周邦彦的力,才能执行的命令,否则好些富商不在秦修文的管辖地,又无凭无据的,凭什么监控他人?
但这就是权利的霸道,我不管你有没有犯事,既然被我怀疑了,我就要查你!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