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哦呦!那岂不是比我工钱还要多出一倍!”陈大山打趣道。
  冯氏白了她一眼,羞恼道:“和你说正经的呢,你就说吧,到底同不同意?”
  陈大山见冯氏恼了,连忙安抚道:“同意,有什么不同意的!我娘子能干,能挣钱,我也脸上有光,你脑瓜子灵光,学什么都快,我看你不久就能出师做织娘!”
  冯氏听到陈大山说同意,心里石头落下来一半,又追问她最关心的问题:“那你也同意将大丫送到那个学堂去吗?大丫现在一岁半,等咱们再攒个一年半的银子,送她上学堂应该也不算难事了。这一年半若咱们两个都要去做工的时候,可以把她放在“育婴堂”徐娘子那里,我问过徐娘子了,徐娘子说只管将孩子送过去,每个月口粮搬过去就是了。徐娘子的为人你也是知道的,再没有不放心的。”
  “你全都安排好了,我哪里还能不同意?”见冯氏居然都把孩子以后放在谁那里照看都想好了,看来她是铁了心要去做工的,也是铁了心要把孩子送学堂的,而且徐娘子也算是看着大丫长大的人,确实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陈大山搂着冯氏长叹了一口气:“只是要苦了你了,出去做工总归是累人的,有时候可能还要受气,而且女儿教的再好,以后还是别人家的人。”
  冯氏听到丈夫都答应了下来,这几日悬着的一颗心彻底放松了下来,枕在陈大山手臂上,眼泪水顺着眼尾流入了鬓角:“苦不苦的,我是不怕的,以后是别人家的人也没什么,我只想着大丫以后别和咱们似的,做个睁眼瞎,见到大人了,也说不出那文邹邹的话来,大人办的那个报纸,一个字都看不懂!你知道那个崔丽娘么?她就是在“育婴堂”的时候每日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写字,如今人家都成了大人身边的崔管事了!你说我们大丫,满院子的娃儿里面,我瞧着她最有机灵劲儿,你咋就知道,以后大丫读了书学了字,不能到大人跟前做事去?”
  陈大山是秦修文最虔诚的信徒,一听到以后自家女儿或许有大造化能到秦大人身边做事,陈大山激动地嘴唇都发抖了,原本轻拍冯氏肩膀的手也一顿,看着冯氏坚定道:“读书!咱们大丫一定去读书!到了年纪就送去读书!”
  夫妻两个夜话了半晌,见时辰不早了,这才吹灭了蜡烛,沉沉睡去。
  而这样的对话,不知道还有多少发生在每一户卫辉府的普通百姓身上,秦修文就如同一盏黑暗中的指路明灯,在一片漆黑中散发着灼目的光芒,让一直迷茫着、挣扎着的人们,第一次看清楚自己的未来或许不仅仅只有为了一口粮食果腹这一条路,他们的孩子生下来也不仅仅只是为了重复他们麻木的人生,或许,他们还可以尝试着走出不同的路,开辟出新的人生!
  而这选择权,是秦修文交到他们手中的,卫辉的百姓们,如何不会将秦修文铭记于心间?
  或许他们现在还蒙昧懵懂,或许他们还不能像读书人似的写出华丽的词藻来歌颂,可是谁对他们好,谁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他们心里是最清楚的。
  而这,就是民心所向!
  第64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时分,卫辉府的各个府衙县衙从除夕那天就开始封印,一直要放到正月初三,一共有四天假期,这是秦修文在这个年代第二次过春节,也是到这里后这么久第一次能休息这么长时间。
  去年这个时节什么都没有稳定下来,春节也直接被秦修文抛到脑后,一直在忙碌中渡过,一直到了现在,才算真的可以清闲下来几天。
  秦修文想到自己在现代的每年春节放假,其实法定假期只有三天,再东拼西凑调休出来四天,凑个七天长假,而在这里可还没有调休这一套,算下来,倒还比自己在现代的时候多休息一天。
  今年的卫辉府上上下下算是过了个肥年,老百姓们到了年底盘算盘算自己口袋里的银子,居然发现大部分都有结余,如今卫辉各地商贸又繁荣,各种天南地北的商品汇聚到此地,大家可以选择购买的对象也多了很多,因为竞争关系,很多产品的价格都比别地要低上一些,大家口袋里有钱了,平时就算再俭省的人家,到了过年的时候还是舍得给老人孩子裁布做新棉袄,也舍得杀鸡宰鸭,买刀肉、买条鱼,祭祀先祖的同时也为自己供奉的秦大人的长生牌位上一柱清香。
  有些人在采买年货的时候忍不住和家里人感叹,就在前两年大家还被这潞王府的建造压榨地喘不过气来,可谁想到今年不仅鸡鸭鱼肉都上桌了,一年辛苦到头还能攒下不少银子呢?
  中华大地上的老百姓从来都是不惧辛苦的,辛勤是刻在他们股子里的东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过惯了的生活,可是以往他们就算再怎么辛苦、再怎么拼命的去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却发现连最起码的吃一顿像样的年夜饭都做不到,更别说扯布料做新衣、买对联贴窗花这些事情了。
  而今年大人们口袋里鼓起来了,小孩的日子也好过了,去年的时候春节里只有少数几个富户、有家底的人家才会放鞭炮、给小辈们发红包,今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提前准备过年的物什,门前放一挂鞭炮,弄个十个铜板包在红纸里给来拜年的小辈们,花生瓜子酥糖更是来一个孩子抓一把放在他兜里,亲戚间走一圈,小孩子们个个几个兜鼓鼓囊囊的,手里还抓着东西一边走一边吃。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