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向清傻眼了,确认了数目后,确确实实只有五万份都不到了!
本来他们是准备卖三天的量,结果半天就消下去这么多?这后面怎么跟得上?加印,必须加印!
先加印三万份,不,加印五万份!
向清嘱咐人记好帐,自己登上马车,匆匆忙忙就到了印刷坊,喊起袁师傅,让他带人赶紧继续印!
袁师傅原本还在打盹,听到卖的如此之好后,二话不说就将人都集中了起来,好在秦大人有先见之明,所有的纸张耗材一应俱全,直接印刷就是了。
印刷坊再次行动起来,之前他们也不是没遇到过这种事,袁师傅经验丰富,忙中不出错,全程监管着,很快一张张报纸又被印刷了出来。
袁师傅他们印的快,但是那些报纸卖的更快,向清不知道的是,等他走后,又来了好几波人,有一个大户,直接买下了两万份!
这人是个客商,他说这个报纸拿到他们那边去卖绝对好卖,转手加个两三文钱的事情,还让他们有下一期了,一定要通知他,他以后期期都买,还留下了自己在京城的落脚点和名帖,说是报纸印好就送过去,他那边会有人结账的。
这下子,向清定下来的再印五万份根本不够了!要将备好的空白纸张全部印完,还要继续采买纸张油墨,因为向清赫然发现,这一次,大人可能也失算了——二十万份,也不够卖!
疯了!彻底疯了!卖疯了!
向清之前不管这种售卖的事情,只管编辑处的版面内容,有时候自己也会下场写写文章,他是真的不知道原来商贾做买卖有时候是那么疯狂!
到了后来,库房里的报纸全部卖空了,向清都和人家说清楚了,印刷坊还在加印,明日请早,这些人居然还不肯走,非要跟着去印刷坊门口等,等到报纸一印好就买走,一印好就买走,根本就没有剩的!
什么向清想给自己卫辉府的好友送去的几十份?那是不可能的,没有,完全没有。
“京报”第一期,原本向清想的是卖三日,将十万份卖完,结果是加印在加印,足足卖了五日,秦修文说不能再印了,人吃不消了,而且市场也有了疲软的趋势,印刷坊的人这才停了下来。
一停下来,所有人都累的走不动道,连续的加班加点连轴转,就连吃饭上茅房都是奔着去奔着回,加上前面印刷的三日,印刷坊的人,足足连续干了八天时间,累到抬根手指头都抬不起来的地步。
而当向清统计好最终的数目的时候,他自己都震惊了:一共卖出了三十五万份报纸!
这还不是极限,如果他们用的是最新式的快速印刷机,如果他们当时能一次性将准备工作做好,说不定能更多!
而就这五天的功夫,向清看着账面记录,发现就能纯赚1800两白银!
难怪秦大人说他亏得起,原来大人竟然如此有钱!而且,这个报刊能卖出去这么多份,向清记得,“卫辉时报”上还有一个板块是“京报”上没有的,那就是广告板块。
这个板块在卫辉府,就没有卖出去少于千两的价格,而这京报的影响力比“卫辉时报”更大的多,到时候大人的定价恐怕会更高吧!
他居然还会担心大人的钱会不够用?自己真是太可笑了,大人是财神爷转世啊!自己真的对大人的天赋一无所知!
向清是彻底服气了,但是同样关注此事的万历,在知道五天功夫秦修文赚了1800两后,他却并不满意,直接又一次召见了秦修文。
第84章
万历其实自己并没有做过什么生意,以前内帑的收入,大部分都来自于各处皇庄的产出,皇帝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地主,以万历为例,他的个人名下就有四万多顷的土地,光是这一项就够万历挥霍的了。这里面大部分的土地当然是从他们朱家皇帝的祖祖辈辈继承下来的,还有一部分则是抄家夺爵后纳入到皇帝自己名下的。
所以当万历发现还有这么快速的一条致富之道后,未来他十分热衷于抄家,这也是他快速增长收入来源的渠道之一。
当然,除此之外,户部每年也会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到皇帝的内帑里,但是这部分钱不是说他可以任意挥霍的,皇帝也要做人,朝臣有功就要赏赐,这些户部拨过来的银子,其实大部分还是用在了朝臣自己身上。不过皇帝如果不要脸一点,当然可以自己也在里面挪用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享乐。
除了这些大头收入外,皇室还有一个特权,那就是贡品。皇帝的日常用品,都由全国各地运送最好的产品往皇宫,而这部分钱都是由地方财政所承担的。
可以说,只要不太过分,皇帝的吃穿用度绝对是整个大明朝的第一人,集天下之富供养皇帝一人,这就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能享受到的待遇。
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万历是一个没过过苦日子的皇帝,自亲政以来,他花钱十分大手大脚,将自己内帑里的银两花的快见底了,就想着伸手问户部要,可惜那些朝臣也不是吃素的,在发现万历这位皇帝是个花钱无度的之后,不管是之前的杨尚书还是他自己提拔起来的宋尚书,对这方面的态度倒是出奇的一致——哭穷,一直哭穷!实在没办法了,从牙缝里挤出来一点点给万历,让万历十分不痛快。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