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这是除了原身的那些感情羁绊外,他第一次收到的真正不求回报的好,这让他有些承受不起。
  秦修文习惯了等价交换,习惯了尔虞我诈,却没习惯别人如此真心实意的赏识,或许这也是做上峰的拉拢人心的一种手段?秦修文心中默默道。
  “哦,你现在哑巴了?刚刚在殿前不是挺能说的么?说话啊!你预备怎么办!”宋纁没喝秦修文倒的茶,反而见秦修文不说话,气的一巴掌拍到了书案上,让书案上的茶盏都“丁零当啷”地弹跳了一下,所幸里面的茶水没有洒出来。
  秦修文对着宋纁深深躬身一礼,然后抬起头郑重道:“大人,一辈子太短,下官只争朝夕,此事若是做成,这无疑是能利国利民的,既然如此,为何不做?至于身后名,那就任人评说吧。”
  一辈子太短,只争朝夕!
  宋纁被震撼到了,原本他想劝诫秦修文,他还如此年轻,何必要如此锋利出鞘,伤人别人的同时也伤了他自己。有他的提携带领,像他这样天才般的人物,还怕在朝堂不能站稳脚跟么?甚至他都想好了,再考察一番秦修文,若确实是思想上和自己一脉相承,到时候就是将自己背后的势力和关系网交托给他又如何?
  宋纁老了,有时候他不得不承认岁月的侵蚀,虽然他觉得自己的心依旧那般热血,可是身上的病痛却会时不时地提醒他,他已经是个老者了。
  他家中子嗣没有一个有他年轻时的心气,尤其是在他做了官之后,他因为忙碌也疏忽了教育,几个儿子孙子虽不至于不成器,然而守成有余,却担不起大任。他看秦修文是真的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真正起到了爱才惜才之心。
  所以户部中“父子论”的甚嚣尘上是有来由的。
  然而此刻,宋纁哆嗦了两下嘴唇皮,精瘦的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说了,这个年轻人远比他年轻的时候更出色、更有魄力,是他想要的样子又是他害怕钢过易折的样子。
  秦修文不能告诉宋纁,大明已经大厦将倾,必须要及早开始整治,所以他只能将年轻人的锐气张扬发挥到了极致,告诉宋纁自己的抱负。
  “那你说一说,自己的计划吧,老夫先告诉你,户部能给到的支持,不多!”宋纁说服不了秦修文,只能提实际的难题。
  秦修文见宋纁还愿意帮他,心中大喜的同时也是有感激的,虽然宋尚书说给到的支持不多,但是同时也意味着,会给支持!
  “大人,下官想先将京城内外的道路修完,这里面是京城内和连结京城外官道的道路总长度,以及所需的银两,等京城这边修完之后,下官自有办法再逐步往外去修,届时就不用再让户部掏钱了。”
  这个工程极为浩大,非一日之功,秦修文早就想过,只能逐段逐段去修。
  秦修文袖袋里还另外藏着一份折子,原来他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也想好了对策,绝非是脑子一热想出来的主意,也不是要用这个来帮着皇帝和群臣打对台戏。
  宋纁的心放下了一点,打开折子一看,秦修文已经将京城内外的所有要修的主干道都规划好了,里程数也算好了,总共所需的银两是五十万两。
  这笔银子不是小数目,但是户部确实挤一挤是可以拿出来的。
  算的恰到好处。
  若是再多一点,户部是真拿不出来了。
  但是宋纁同时也考虑到,光是修一修京城的道路都要如此之多的银钱,那要修好天下之路,这银子岂不是要如山似海?哪里能拿出那么多?
  然而秦修文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并且再三保证,后面不再动用户部的银子,宋纁知道这路是一定要修一修的,不管是为了帮秦修文也好,还是给万历做脸也好,所以京城的道路该修,要修。
  至于后面的事情,他确实无能为力,就让年轻人自己想办法吧。到时候自己看看秦修文到底如何将这盘死棋盘活,看看自己内心属意的后生,是不是真的够有才华。
  最终宋纁还是应允了秦修文五十万两的请求。
  秦修文拿到了银子的批文,便开始忙碌起来,如今他这边一穷二白,京城中的许多建筑方面的人才不为他所用,工部那边也指使不动,无奈之下秦修文只能开始从卫辉府摇人,让之前参与过卫辉府新码头修建的一批人都叫了过来,同时,就在这个时候,曾大福也被找到了,急匆匆地从自己的家乡赶到了京城。
  曾大福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当时随手投的稿,居然被采纳了不说,甚至现在那位秦大人还说,要将整个京城的道路,都用他的方子来修一遍!
  “俺的天爷啊!这是祖坟上冒青烟了么!!”曾大福对着秦修文几次磕头,都把脑袋磕青了,实在是太过兴奋了,自己的点子能变成现实,而且还能修京城的路!
  有了曾大福的加入,对于修路原材料的配比,自然有了更加专业更加细致的配方,甚至在真的施工之前,曾大福细微调整了一些参数,使得以后修建出的路更加坚固。
  秦修文这边的事情太多,忙的脚不沾地,而京城中却开始有鼻子有眼地传出了一个风声,那就是皇帝有了一位新的宠臣。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