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今日周邦彦请的人,好些个都是刑部的同僚,还有一些就是和周家关系不错的人家,年纪应该也筛选过了,都是二十到三十多的男子,身上大部分都有官身在身,或是已经有了举人的身份。
  这些人原本就互相认识,交谈起来也颇为有兴致,而秦修文最近做出来的事情、传出来的名声,让不少人都对他敬而远之。再加上秦修文本身就不是京城人士,大家对他也不甚了解,此时勉强上去攀谈,也显得刻意。
  于是乎,秦修文自己独自坐在亭内一角,见小案前有一套茶具,旁边又正好一个小火炉上面坐着一壶水,就明白这是让客人自己可以动手泡茶喝的。
  很多时候,秦修文都觉得古人比现代人要会享受生活的多,而且他们非常会利用自然之美,融入他们自己的创意,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就比如现在,举目望去是美不胜收的各色梅花,而他们所处之地,是被梅花包围起来的一处八角亭中,八角亭内正中间有一张八仙桌,上面铺放着笔墨纸砚,而四周又散落着一些小几,上面盛放着干果点心,茶水酒水一应俱全,甚至还贴心地放了几个小火炉,上面可以温酒、也可以兴致到了让厨房送来炙烤的东西,进行古代版的bbq。
  今日天色晴朗,碧空如洗,正是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的时候,草色青青柳色新,在这样的一个时节举办一次风雅的聚会,确实是一种享受。
  当申兰若跟着申用懋走进梅园的时候,第一幕闯进她眼帘里的,就是一位浊世佳公子闲适地坐在那边,一边洗茶倒茶,一边眺望远方的清冷姿态,仿佛他在细细打量着园中的美景,又仿佛一切都没有在他眼底停留过。周围的一切都和他隔绝开,世间纷繁嘈杂到了他面前,就好似一切都是那么不值一提。
  申兰若莫名心漏跳了两拍,但是她马上收回自己的视线,将头低下,她今日只是来见见世面的,可不是来给她二哥闯祸的。
  然而,纵使只见了秦修文一个侧颜,未来得及看清五官,但是那道身影还是在申兰若心中留下了一道不深不浅的痕迹。
  申用懋一过来,就受到了众人的款待,就连周邦彦也十分客气地将他请过来,虽然申用懋官阶品级低,但是谁让人家老爹是当朝首辅,不看僧面看佛面,没有人敢下申用懋的面子。
  况且申用懋在年轻一辈中也是十分有前途的,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不说,在朝为官四年就做到了六品主事的位置。而所有人都知道,这所谓的六品主事,对很多人来讲可能就是一辈子做官的终点,对申用懋来讲只是一个用来过渡历练的位置而已。
  况且,申用懋才情绝佳,书画双绝,诗词也做的好,说他是京城之中世家公子第一人也不为过。
  这样一个人,得到众星捧月的待遇,向来只是平常。
  所有人都起身了,秦修文再一个人坐着也不好,所以便站起身来,立在了外围,等众人都见了礼后,他才拱手道:“在下秦修文,目前在户部任郎中一职。”
  申用懋有些好奇地打量了秦修文两眼,他当然知道最近在帮着皇帝和自家老爹唱反调的人是谁,可是万没想到,对方居然是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后生。
  难怪他爹回来后,还指着鼻子说他“不成器”,当时他还纳闷了,到底谁招惹了自家老爹了,原来根结在这里。
  申用懋生性大度,他不觉得自己父亲和秦修文在政见上的不和,自己就要在这种私人场合为难人家,一码归一码么:“见过秦大人,在下申用懋,表字敬中,大人直接唤我敬中便是。”
  申用懋抛出了橄榄枝,秦修文不动声色地接了下来,在场众人原本就怕今日这两人会有不愉快,结果白担心了一场,顿时就和气了起来,秦修文这边也开始有了搭话的人,虽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但是也比刚刚直接将人冷落到一边要强的多。
  文人好风雅,今日又是赏梅宴,大家闲聊了一阵后,不知道是谁先提议玩“飞花令”,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同,所有人就都围坐到了桌前,开始“飞花令”。
  “先说一下,今日的“飞花令”中,既是赏梅宴,须得咏梅,限字限韵,最后等一圈飞完,需得是个完整的诗,若是轮到谁做不出的,那就需要罚酒一杯。”
  周邦彦是宴会的发起人,自然也是“飞花令”的组织者,这是他们这些文人们私下里玩惯的局,说起来侃侃而谈,在场人也都纷纷点头。
  文人好的就是这一口,满肚子诗才时不时地现一现,说不定哪天哪句诗就流传出去,最好千古流传、成为佳话。
  其实周邦彦说出的这个“飞花令”难度不小,既规定了特定的事物咏梅,还要限字和韵,更难的是还要照顾上下文,也就是说你的两句诗不能和前面人说的两句诗脱节太多,否则就不是一个整体了。
  这种已经算是地狱难度的玩法了,可是在场的人,谁不是饱读诗书出身的,游戏难度越高就越显出其本事了。
  秦修文听完规则后,心中一哂,他倒是忘了,这是文人赏宴时候经常要玩的游戏,可是他对作诗什么的完全是一窍不通,尤其还限制了如此多的条条框框,别说作诗了,他就是从他脑海中有的诗词里抄一首都抄不出来。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