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一时之间,反对之声四起,除了还剩一些人微言轻或者是站在万历那一派的人没有出声外,其余人或多或少都发表了自己几句看法,但是这些言论里面根本没有一个人是支持秦修文的。
  万历面上依旧是难辨喜怒的神色,但是心中却是微微叹息了一声——看来秦修文还是太过年轻了,哪里斗得过这些老狐狸。
  秦修文举目望去,心中说不失望是骗人的。
  先不说“官私合办”的事情,就光说修路一事,在秦修文已经打过样,修了京城内的道路,和京城到天津卫的官道后,这新道路的便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些人里居然连一个站出来说这路要修该修的都没有。
  如何修是可以讨论的过程,但是居然连“修”本身都否定了,难怪几十年后这个大明朝就要玩完。
  看看朝堂上站着衮衮诸公的都是一些什么庸蠹,他们根本没有把天下人的利益放在眼中,心中盘算的只是心中的那块一亩三分地。
  整个大明如同一株巨大的参天大树,看着依旧枝繁叶茂、繁荣昌盛,可是在那枝叶下面已经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蛀虫,把这颗大树腐蚀空心了,只等着外力的雷霆一击,就四分五裂了。
  秦修文深吸了一口气,等到所有反对他的声音慢慢停止后,才对着万历行礼后,沉声道:“皇上,既然大家都已经说了反对意见了,现在是否轮到微臣说一说了。”
  万历一扬手,原本还有些嘈杂的朝堂顿时一静,“那诸位便和朕一起听一听吧。”
  “太和殿”高大宽阔,大声说话便会有回声,一旦所有人都停止了说话,大家的注意力便都集中在秦修文身上,此刻所有人脑子里俱都闪过的念头是:这个秦修文的心理防线居然还没有被击溃,难道他还能说出花来?
  第92章
  秦修文对着殿外高喊了一声:“拿进来吧!”
  众人纷纷望大殿门口看去,然后便看到两个小太监举着一个大木板进了殿,略过众臣,一直放到了秦修文身边才停了下来。
  小太监将木板支好,然后便静悄悄地退到了一边,朝臣们狐疑地看着那块木板,此刻被一块白布罩着,也不知道是在玩什么花样。
  若是卫辉府的商人看到这块板,一定知道秦大人要憋大招了,头皮已经开始紧了,可惜京城中人还没人领教过。
  木板做的很大,又是面向着朝臣,除了一些站在很后面的官员可能看不太清之外,站在近处的朝臣是都能看的一清二楚的。
  秦修文心里清楚,在朝堂上站在越后面的人,越不重要,他需要说服的就是那些站在最前面的一批人。
  然后众人便看到了秦修文拿走了白布,一张白纸上就画了两个长方形柱子,一个高一个矮,一个红,一个绿,十分的醒目。
  “这是什么意思?”
  “这图难道有什么玄机不成?”
  “且听那秦修文到底如何说。”
  群臣们窃窃私语,但是到底都是混到了一定职位的人,轻易不会去下定论。
  “诸位请看,这两根柱子是京城修建道路前后,人流量的对比图,红色代表修路后,绿色代表修路前,截取的数据绿色是过年前那一个月,红色是最近一个月。”秦修文从木板的凹槽处抽出一根细长的小棍子,直接点到了两个柱状图上。
  秦修文这样一说,在场的又没有人是傻子,一下子就看明白了。
  红色的小柱子居然比绿色的小柱子高出了一大截,而从秦修文说的时间上来讲,过年前一般都是京城人流量的高峰期,毕竟那个时候大家都会出门采买年货,而现在只是早春三月,按照往年来讲,这个时节出门的人是根本比不上过年期间的。
  可是吊诡的是,秦修文的图上显示,现在外面走动的人变得更多了?
  有人马上就站出来,对数据的真实性提出了意见:“秦侍郎,虽然说最近外面人确实不少,但是你怎么就知道现在外面的人有比过年期间的多?难道你还去数了不成?”
  秦修文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我确实有派人留意街道上的人数,从去年腊月开始一直统计到如今,过后我可以将详细的统计数据分发给各位看,通过这样的方式还是可以很简单的对比出真实的人数的增长。若是过后还有人对数据的真实性有质疑,可以跟随我的人一起统计各大主要街道的人数。目前的结果是,三月的人流量比腊月期间还要多三成。”
  众人一听秦修文从去年腊月就开始统计人数了,不由得纷纷对视了一眼:这说明什么?说明那秦修文早有预谋!
  其实大家都长着眼睛,最近京城大街小巷热闹成什么样子,那都是有目共睹的,就他们自己的感受而言,也确实是不比过年那阵子人少,但是这些人为了反对而反对,自然不会服气秦修文。
  见那人还想再说些什么,秦修文用手压了压,示意对方先听自己说:“当然,街道上人变多了,并不代表什么,只能说咱们的老百姓爱出来活动了而已。”
  焦侍郎冷“哼”一声,没好气道:“既然如此,又何必在此故弄玄虚,耽误大家的时间?”焦侍郎已经和秦修文在户部撕破脸了,所以只要一找到机会,焦侍郎是迫不及待地落井下石。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