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孙兴怀被噎了一下,八百万两他自然拿不出来,八十万两都还差着许多呢,确实自己手头握着的银钱数目还不够多。
  吴富贵如今是越发地白胖了,笑呵呵地拍了拍自己挺着的大肚子:“孙老爷,咱们是一起众志成城给秦大人撑腰去了,咱们一会儿上船了正好合计合计。对了,孙老爷,听说那些松江府的商人也接到了风声,那个齐会长也带着人正奔往京城呢,我看咱们还是不要耽误时间了,赶紧上船吧?”
  孙兴怀纵使想拨得头筹,但是也知道自己虽然是卫辉府第一富商,但是在秦大人要做的事情面前,还是有些杯水车薪,再加上吴富贵说的松江府的那些人,孙兴怀磨了磨牙,最后只能笑呵呵地请众人上船。
  如今松江府将松江布的织造技术共享给了卫辉府,使得卫辉府生产出来的松江布价格更加低廉、品质还在集中式的生产中再次比以往拔高了一筹,如今除了销往大明各地,在罗马诺的牵线搭桥下,许多海外的订单都被他们拿下,近一年赚到的银子,简直比以往两三年加起来的还多,而且名声打出去之后,订单量一直以一个很恐怖的速度在攀升,纺织坊的订单量已经饱和,原本扩建后的纺织坊如今地方又不够用了,松江府那边的人还在计划再次扩建招纳织工。
  虽然卫辉府的商人们如今有钱的也有许多,但是和松江府那帮子做纺织的人比起来,这里面还是要差一截,到时候被这些人占了上风,那他们卫辉府的人岂不是要呕死?
  孙家的船行驶的很快,一路劈波斩浪,很快众人就到了京城。
  秦修文安排在户部门口的报名点,由户部广西清吏司的魏典史负责,平日里他在广西清吏司的工作虽然也算清闲,但是绝非无所事事,毕竟作为典史,是清吏司的最末等,平日里谁都可以使唤他一下,就是不忙也得装出点忙碌的样子,绝不是像徐郎中那样正大光明地躲懒的。
  只是如今被安排到了这里,原本是接待所有来报名咨询“官私合办”修路的商人们,但是现在门口一个人都没有,他接待谁?要登记什么?就是想装一装,都装不出来。
  而户部大门口又经常人来人往,只他一人坐在一个开间正门口,面对他人异样打量的眼神,魏典史有时候是真的羞愧地头都不敢抬起来。
  为这个秦郎中做事,实在是太丢份了。
  如今莫说在整个朝堂上,就是在户部一众同僚中,秦修文都是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物,而他倒霉催的在几个典史中被秦修文相中过来做这个接应人,心中是万般不愿。
  不过连续在这里干坐了几天,魏典史也慢慢脸皮开始厚了,面对别人的打量也能做到脸不变色,就是刚刚用完午膳,自己坐在这里有些犯困。
  魏典史打了个哈欠,正准备趁着此刻四下无人,偷偷眯上一会儿,突然就听到了一阵嘈杂的声音:
  “是这里吗?”
  “没错的,刚刚一个大人给我指路了,说就在这里报名。”
  “那还等什么,大家赶紧过去吧!”
  听到“报名”二字,魏典史一下子消退了困意,打起精神来,然后便看到对面冲过来十五六个人,听口音不是本地的,但是都吵着要来报名,连问都不问,直接就要让他登记。
  魏典史也有些懵,但是他还是知道要按照规矩办事:“报名可以,但是秦大人说至少先缴纳五万银两的保证金,才能报名商谈之后的事情,若是商谈不成,保证金退还,若是商谈成了,那么最低五万两起投。”
  保证金?!
  一听到这个词,魏典史对面的人更兴奋了,原本魏典史还想和他们详细解释一下什么是保证金,没想到这些人纷纷从怀中掏出厚厚一叠银票就开始数。
  “咕咚。”魏典史清楚地听到了自己咽口水的声音。
  最后,魏典史帮着这些人签下了一堆的契约,拢共收了八十万两的保证金,看着这些人交了银子收好契约,再三确认好与秦修文约谈的时间,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魏典史将手里的银票验了又验,最后确定这些银票都是真的,全都可以从京城的钱庄票号里兑取现银。
  这些人呼啦啦围上来,呼啦啦又走了,徒留魏典史一人,看着满桌的银票发呆,有些回不过神来。
  第94章
  魏典史收了银票之后不敢再耽搁,毕竟是一笔巨额的钱款,连忙找了个木匣子将银票收好,然后拿上登记的名册,给秦修文复命。
  秦修文知道卫辉府的商人们会到,但是没想到会来的这般快,而且基本上整个卫辉府有能量的商人都到了,对他的支持毫不含糊。
  秦修文心中微暖,同时也欣慰自己所付出的一切没有白费,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哪怕他们知道自己和首辅申大人有了嫌隙,却能依旧跑来支持自己。
  秦修文哪里知道,在卫辉府商人心中,秦修文就跟神一样的存在,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别说是离他们很远的首辅大人了,就是天王老子来了,让他们别听秦修文的,他们都得想一想是不是天王老子要把他们挤下去,自己跟着秦大人去赚钱?
  况且,在商人们心中,自己本身就是身份地位低微,被官员们拿捏针对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但是人家秦大人能抱上皇帝的大腿,皇帝大还是首辅大?这不言而喻嘛!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