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这是大家玩惯了的手段,屡试不爽,就连张居正死后,大家想要整一整张家人用的也是这招,而张居正还是前首辅,还是帝师,都抵挡不住众口铄金的威力,更何况区区一个严浩思了。
然而,万历那边收到了这么多奏折后,却诡异的安静,一点想要回复的意思都没有。
那就上朝再论!
众臣们摩拳擦掌,准备在早朝的时候掀起这个风暴,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万历再次开始停讲停朝,说是头痛的旧疾又犯了,需要修养一段时日再说。
所有人都傻眼了,不是,这毛病刚好,怎么又犯上了?皇帝年纪这么轻,身体应该比他们这些老臣要好很多啊!
可是皇帝说自己病了,那就是病了,万历再次躲进了深宫,朝政只捡紧要的批复一下,其他的事情全部拖着不处理,包括哪些弹劾严浩思的奏折,都被万历扫在了一旁。
朝臣们不知道,就在前不久,秦修文再次奉上了八万两的银票给到万历,这是三月份属于万历的“京报”收益,得益于京城到天津卫的官道道路修建好,“京报”以极为迅速的方式在天津卫扩展出来,天津卫本身也是一个转运之地,本地人口不少,外来人口流动也大,“京报”三月份光在天津卫就售出了一百五十万份,而且据秦修文测算,这还只是个开始,远远没到顶峰。
万历前前后后已经从“京报”中获益十万余两白银,真金白银拿到手,又见确实是修路后带来的极大的益处,万历从朝堂上的摇摆不定,到庆幸最后还是由秦修文负责了此事,但是又想到朝廷一文钱都没有拨给秦修文,万历又为了自己以后的“钱途”担忧起来,难得好心问秦修文,还需要什么助力。
毕竟国库的钱那是大明的,只有到了自己内帑的银子那才是真实属于自己的,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根本不用那些臣子去批准,每次他想动国库的银子,都要被百般阻挠,所以如今万历对自己小金库里的银子看的极重。
秦修文当时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告诉万历,最近自己会寻找一些大商人合作,到时候朝堂上恐怕风波再起,为了不让这些事情烦到万历,秦修文希望若是碰到有弹劾卫辉府或者松江府的官员的折子,皇上可以先观望一阵子再行发落。
万历一听这话,就知道秦修文要找的合作对象八成是卫辉府或者松江府之人,这是怕朝臣们给他使绊子,所以提前打招呼了。
秦修文确实预判了这些大臣们的后招。
万历给不了钱财方面的支持,又等着秦修文修路后,给他赚更多的银子,那自然是要在其他方面给到支持,况且罢朝什么的是他玩惯了的手段,一回生二回熟,权当又可以休息一段时日了。
最后,朝臣们发现,他们的弹劾奏折仿佛石沉大海一般,什么消息都没有从宫中传来,而秦修文这边,却已经开始展开修官道的招商会了!
户部那边人多口杂,瞒不住消息,众人听说,这次的招商会报名,光保证金就收到了一百三十万两银子!
第95章
宋纁没有想到,秦修文居然可以做到这种程度,虽然这些斗法都是私底下的手段,没有人会拿到台面上说,可是秦修文居然以一己之力,和当朝首辅斗了个旗鼓相当,不,甚至可以说,隐隐占了上风,这实在是出乎宋纁的预料了。
宋纁原本想要将此事作为一块磨刀石,来卸一卸秦修文的意气用事,但是如今的结果是,秦修文非但没有吃亏,反而凭借此事在朝野之中收获了一定的名声,朝堂之上一些尚有热血的人,虽然没有表态,但是已经有向秦修文靠拢之意,广西清吏司那边,如今更是完全以秦修文为尊,那徐景山虽然和秦修文平级,但是现在为秦修文鞍前马后,已然将秦修文当作领导者看待。
秦修文的能力超出了宋纁的预计,这般天纵奇才竟然能让他发现,不由得更加让宋纁下定了决心要支持秦修文一番。
有了宋纁的保驾护航,秦修文在户部的地位再一次跃升,在户部中人看来,秦修文是所有户部郎中中的第一人,地位只在两个侍郎之下,甚至宋尚书还私下里经常给秦修文开小灶,给他分析朝堂局势,为他在背后谋划,虽是上下级关系,但是说是师徒更加妥当一些。
而秦修文要开招商会,宋纁直接大笔一挥,给他专门清空了用来议事的“正德厅”来接待那些商贾,更是引起了户部上下的一片哗然——这可是他们这些户部官员们平时议事的正厅,如今居然用来接待一些商贾,这是不是太抬举他们了?
然而宋纁一向强势,在户部说一不二,做官资历又十分老,就是大家心中再有不满,也只能肚子里腹诽,不敢当面言明。
当卫辉府和松江府的大商人们跟着魏典史进入户部之后,走过一排排屋子,知道里面做事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官员,这些商人们头都不敢抬,只是亦步亦趋地跟在魏典史身后,眼观鼻鼻观心,绝不会东张西望。
商人地位低下,今日是来谈生意的,不是来结仇的,他们在京城这些天,也打听了不少消息,听说秦大人是力排众议接下的这个修官道的事情,很多官员都视秦大人为眼中钉、肉中刺,就等着抓他们的小辫子呢,他们可不能冲撞了贵人,到时候给自己和秦大人惹麻烦。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