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又是一个新的名词,“休息站”,但是大家稍微动一下脑筋,就明白过来这个“休息站”就是和朝廷的驿站差不多意思。
  只是驿站是给朝廷公办人员设置的,普通老百姓、商人根本不可能去住,平日里赶路只能风餐露宿,只有到了城镇处,才能落脚。
  这是大家都头疼的事情,就算身家再豪富,也不过就是带的干粮糕点好吃一点而已,照样吃不到热饭热菜,照样不能沐浴洗漱。
  稍微脑子好一点的人,就品出了两百里的意味,这是秦大人认为坐马车一天可以行两百里,到了晚间就可以住宿歇息的意思吗?
  一日两百里,这个速度实在是快,但是想到那么平坦的水泥路,好像这个速度也不值得奇怪。
  以前长途跋涉,路况不好,碰到恶劣天气,一日行驶个五六十里路都是正常,因为外面道路坎坷,导致出行的人也不多,出行人不多,那么自然不会有人在荒郊野外开客栈、开食肆,没人如何赚钱?
  但是秦大人说要开“休息站”,而且说是“福利”,那么就说明这个事情大有可为!
  秦大人说行的事情,就没见过有几次不行的!
  目前所修官道一共就是三千二百里,有些正好还碰上城镇地带,无需休息站,秦修文给出来的休息站,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二处。
  他们可得先下手为强!
  魏典史一直木着脸记录着这场会议的概要,也没见秦大人如何“妖言惑众”,可是底下的这些看似精明的商人,遇上秦大人就像见到财神爷一样,秦大人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说要认股修路,那就认股修路,说要建休息站,招商会一结束,这些人为了休息站的名额都要打起来了。
  最后,二十五人,一共认购了七十八股,折银三百九十万两!
  原本魏典史心里觉得这路要修起来,遥遥无期,可是谁知道才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秦大人不过动动嘴皮子,这些人就愿意真金白银地掏钱出来,而且看样子,是把身家性命都给压上了,修路的银子一半就收齐了!
  而那所谓的休息站,更是直接被抢选一空,一处都没给别人留。
  魏典史真的是不知道如何评价这个事情了,他只觉得这个事情实在太过疯狂,有些超出他的认知了。
  秦大人是会妖术的吧?
  看来以后自己在秦大人面前要格外小心谨慎才行。
  第96章
  今日为朝廷的休沐日,若按照秦修文一贯的脾性,刚刚募集到了修路的银两,应该早日将各种事情安排上日程,然而,今日他却没有处理政务,反而与广西清吏司的同僚打了招呼,今日大家便好好休整一番。
  与秦修文做事,若是碰上志同道合者,那绝对是一件十分爽快的事情:秦修文做事效率极高,思维缜密,还能提前预判一些大家可能出错的部分,但是同时也需要精神非常的集中,才能跟上秦修文的思路,甚至体力也要充沛,否则根本没有这个心力去长时间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
  广西清吏司的人虽然如今已经是彻底被秦修文收服了,一心一意帮着秦修文做事,但是之前他们一向是浑水摸鱼的工作状态,到现在经常性地不眠不休去做修路的规划和预算,适应起来实在是困难,原本以为这个休沐日秦大人还是会来办公,没想到意外放了大家一天假期,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众人不知道,四月初十乃他们户部宋尚书的生辰,秦修文如今作为宋尚书的第一得意人,又恰逢休沐日,自然是拿到了宋尚书的请柬。
  宋纁今年六十又六,算不得整岁生辰,但是在这个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的年代,六十岁往上已经是高寿,就连杜甫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就可以知道六十又六这个岁数过生辰,绝对应该大操大办一下。
  秦修文原本以为宋尚书会邀请整个户部的人去热闹热闹,可是在他不动声色的观察中,似乎广西清吏司的人除了他都不知道这件事,可能是宋尚书只邀请了部分人吧。
  秦修文不管其他人如何,他自己礼数是一定要周到的,毕竟于公于私,宋尚书都帮助他良多,既然邀请了自己,就不可能空手而去。
  秦修文思来想去,给宋纁选了一方端砚,端砚为四大名砚之首,只要是个文人,没有不喜欢的,秦修文选的还是其中最贵的一种,价值三百多两银子。
  当然更贵重的礼品秦修文不是送不起,但是他知道宋纁并不是那种借着生辰去收受贿赂的人,只要有心意那便是了。
  四月初十那天又是一个艳阳天,秦修文整理好仪容后,带上准备好的贺礼登上了马车,按照宋尚书给的地址,往宋府前去。
  按理说,宋纁作为户部尚书,为官多年,在秦修文的想法里,对方应该是住在皇城脚下,没想到却是在位置有些偏僻的城东胡同里,虽然这个地方也靠近内城,周围环境也算清幽,但是因为在巷尾,门户都是一座座一两进的小院子,在外面看就觉得有些逼仄,根本不符合宋纁的身份。
  秦修文问了两遍车夫没有走错路,这才曲指敲响了院门。
  院门上方也没有牌匾,秦修文也不确定是否就是宋尚书府上。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