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宋纁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重重地将杯盏落在了桌面上,叹息道:“既然对老夫我并没有成见,那为何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防备着我?整日地伪装自己,难道不累吗?明明胸有丘壑、做事有条不紊,但是却偏要装作意气用事的样子,是怕老夫会嫉贤妒能,不给你机会么?”
宋纁开诚布公的一番话,听的秦修文心中一紧再紧,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原来自己的伪装在宋纁面前,早就被拆的一干二净,甚至人家将他的心理都摸的清清楚楚。
秦修文第一次感觉到了词穷,想要分辨几分,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若是普通下属,宋纁自然不会仔细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揣摩他的心理,宋纁好歹也是户部尚书,每日政务缠身,说是日理万机也不为过。但是他从看好秦修文,到赏识秦修文,甚至如今已经起了传自己衣钵给秦修文的心思,自然要多分出心神关注他。
如此关注一个人,哪怕最开始被秦修文的伎俩迷惑,但是秦修文一次次的转危为安,一次次地步步前行,再加上卫辉府的那些事情,宋纁终于知道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违和感在哪里了——秦修文并不是表面上所展现出来的傲气冲动,那些只是用来迷惑他、放松警惕的手段而已。
秦修文的手段不让宋纁厌恶,反而他看出来这个年轻人是真的有十分的官场智慧,可是到底太过年轻,和自己浸淫官场数十年见过的大风大浪比,还是嫩了点。
宋纁在秦修文身上确确实实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他只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在政途上并没有天赋,如今一个在外地为官,一个在商丘经营族学,可惜的是,他们商丘宋家家族之中,也没有合他心意的后辈。
其实在看中秦修文之前,宋纁也教导过一个徒弟,这个徒弟天赋卓绝,能力不比秦修文差,但是心性却不如秦修文坚韧,在见识了官场的黑暗后,索性挂印离去,再不入朝堂,让宋纁叹息了许久。
宋纁辗转到了如今这般年纪,说句难听的,已经是今夕不知何夕了,倒是发现了秦修文这边的人才,如何不让他心动,想要收入囊中?
秦修文正想找借口推脱,没想到宋纁接下来的话让他再次怔在当场:“元瑾,你说老夫有没有资格做你的师傅?”
当朝户部正二品大员,和张居正这样的猛人打过对台戏,与几位内阁大臣都能相抗衡一番的宋纁宋尚书居然问秦修文,自己够不够资格做他的师傅?
这天上是开始掉馅饼了吗?
但是好的机会永远只是转瞬即逝,秦修文一向是善于抓住机会的人,脑海中稍微权衡了一下利弊后,他立马站起身来,对着宋纁一揖到底,清冽的双眸中满是诚恳道:“元瑾何德何能,能让大人收我为徒?若能有幸跟随在大人身边,学得一些真知灼见,那便是学生之福了,必将一生受用不尽!学生必当选一个黄道吉日,备好拜师六礼,以后侍师若侍父!”
说是“何德何能”,但是都已经自称“学生”了,还要准备拜师礼,宋纁原本还提着的心终于放下,精瘦的脸上难的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好!痛快!我就喜欢简单直接的,元瑾,你实在是对我胃口!来,今日之喜,当浮三大白!”
两人对饮了三杯后,宋纁正了神色,认真道:“秦元瑾,老夫先提醒你,做我的徒弟,你也看到了,是没有名没有利的,老夫我一辈子两袖清风,到如今用了毕生积蓄也不过在京城中置办了这么一个宅院,这是我站在朝堂的底气,我希望你同样有这份底气在。”
“大人,学生做事但求无愧于心,或许学生做事为达目的誓不罢休,但是绝不越过心中的底线。”
秦修文知道宋纁的意思,这也是为什么秦修文愿意拜师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知道宋纁确实心怀大义和天下,他要的不是功名利禄,还是真正为天下人做一些实事。
而这,与秦修文的想法不谋而合。
第97章
宋纁和秦修文吃完了午饭后,两人聊着聊着自然就聊到了时政,干脆到了东边厢房隔开的一处书房里去。
宋纁的书房可以说是整个小院里布置地最为舒适的地方,同时也是最昂贵的地方,光一些孤本就摆满了一整排的书架,这些都是千金难求的书籍,墙上挂着的是吴道子的画,宋纁还特意裱了起来,轻易不让人触碰,便知道这应该是真迹。
宋纁作为正二品高官,其实俸禄是不低的,月俸六十一担,折银一百二十两左右,同时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的补助,皇帝时不时的赏赐,地方上的冰敬、炭敬,这些都是正当收益,算下来一年一千五百两银子应该是有的。
而且除了这些明面上的收入,这个时候的士大夫名下的土地都是可以免税的,免税的额度也让人咋舌,一共有八千亩的额度!就算只是将这个额度出让出去,每年都要有上千两的收益,照理来说,一个二品高官,是怎么着都不会穷的。
但是秦修文一看宋纁这个书房,就知道原来自己这个师傅是有点奢侈爱好的,喜欢收藏这些古籍名画的话,确实一年几千两的银子,又没有其他快速来钱的法子的话,只能过的紧紧巴巴了。
秦修文心细如发,将这些默默记在了心里,想着以后若是搜罗到了一些珍品,就给他师傅留着。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