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郑贵妃将万历送到翊坤宫门口,看着万历的仪仗走出去了老远,这才蹙着柳眉往回走。
  郑贵妃身边贴身伺候的杨令人安慰道:“贵妃娘娘切莫过分忧心,陛下胸有丘壑,一定能处理好的。”
  郑贵妃秀美的脸庞上闪烁过犹疑之色,杨令人见状,屏退了其他伺候的宫人,搀扶着郑贵妃进入了内室。
  杨令人是从郑贵妃一入宫就贴身伺候的宫女,一路从正七品的良侍到如今正三品的令人,可以说她和郑贵妃二人是相辅相成。
  虽然后宫中的正三品令人和前朝没法比,但是对女官来说,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杨令人熟读诗书经义,做事沉稳谨慎,看待事情也颇有远见,是郑贵妃如今最信任的宫人。
  “昭昭,你说我一心要让洵儿做太子,是不是做错了?若是我退一步,陛下也不会如此为难?况且洵儿还这般小,到底如何暂且看不出来,又何必现在就逼着陛下?如今惹出了诸多事情,本宫心里,实在难安啊!”
  杨令人和郑贵妃多年深宫相处,虽为主仆,但是情谊并不比亲手足少,她知道郑贵妃生于小官之家,家中人物简单,父兄对这家中唯一的女孩犹为疼宠,养成了其活泼明艳的性格,除了极为出色的外貌外,她真正吸引万历的地方就是这简单活泼的内在。
  杨令人看的清清楚楚,她一方面为郑贵妃筹谋着以后,一方面又尽量保护着郑贵妃的一颗单纯之心,但是说到了最为重要的立太子之事,两人已经好不容易将此事推进到了临门一脚的地步,就连陛下的整颗心都偏向了三皇子,又如何能让郑贵妃此刻退缩,功亏一篑?
  “贵妃娘娘,纵览前史,一个宠妃若是她的儿子不能上位,那么等到陛下,”杨令人顿了顿,但是郑贵妃明白杨令人的意思,犹豫着微点了一下头,示意对方继续说。
  便听杨令人继续道:“到时候的结果想必不会太美,毕竟您宠冠后宫日久,多少人面上对您百般逢迎,心底却是实实在在记恨您的。奴婢就问您一句,若是今日陛下移情她人,您可否做到对那人不嫉不恨?”
  郑贵妃立马紧张得打断了杨令人的话:“这如何可能?陛下与我,是真心相爱的,如何会移情她人?”
  郑氏对待万历确实是真心一片,在这个最是天家无情的地方,偏偏真实存在着爱情,这属实让人意想不到。
  杨令人面上闪过一丝苦笑:“可是贵妃娘娘,陛下不是您一个人的陛下。”
  只这一句话,就将郑贵妃钉在了当场。
  是啊,她是属于陛下一人的,但是陛下是整个后宫嫔妃的陛下,虽然这么多年已经算是独宠她一人了,但是在她不方便伺候之时,陛下也有歇在其他嫔妃处的时候,每每此时她都心如刀割。
  就这样她都接受不了,又如何能让后宫其他女子对她不嫉不恨?
  王皇后是圣人,早就退出了后宫纷争,只做一个皇后应有的本分,可是其他人并不这般想。
  而现在,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就是陛下的长子朱常洛,就连王皇后都数次在陛下面前褒奖朱常洛,若是朱常洛真的上位了,他的生母王恭妃会好好地放过自己和洵儿吗?
  到那时候,将脖颈放在敌人的手中,用自己和儿子的命,赌他们一时的心慈手软?
  她赌不起。
  郑贵妃原本觉得她们郑家已经荣宠至极,自从她受宠以来,父兄的官位一升再升不说,就连堂兄弟等都在朝庭中各有官职,可谓真正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自己如今也是荣宠不衰,陛下对三皇子的喜爱,称一声唯一的爱子都不为过,若是还步步紧逼,尤其是最近看到的听到的,这一桩桩因她而起的事情,她实在是于心不忍。
  但是杨令人的话,让她瞬间清醒过来,原本软下来的心肠也逐渐硬了起来,郑氏让杨令人附耳过来,悄声说了几句话,杨令人颇为赞许地点了点头,马上转身出门派人去办了。
  当万历出现在午门前的金水桥高台处,便看到领头几百名举子跪在午门广场上,外围还有许多京城中的百姓在观看,京中守备已经来了不少人,正在神情紧张地来回巡视,生怕有意欲不轨之人出现。
  但是广场之上,在敲完登闻鼓后,只剩下一片静默,就连围观的百姓们,也被举子们的一腔赤诚所感动,陪着静立在一旁,没有人窃窃私语,指指点点,他们知道比起这些身负功名的举子,自己一个白身,在达官贵人面前更是什么都不是,他们只能用自己最淳朴的方式,给这些举子们一点力量。
  此时旭日初升,春末夏初的太阳已经有了一些灼人的力度,刚刚升起不久,金色的朝阳就洒满了大地,也洒落在午门广场前的举子们身上,一个个静坐的年轻学子,垂目跪拜,周身沐浴在光芒中,仿佛西方佛陀下面的弟子,一个个虔诚至极。
  万历已经拿到了众学子的联名上书,看到这么长一串的名单,再看到底下的数千之众,万历不由得悠悠长吐了一口气——这秦修文闹出来的动静,属实是出乎意料的大啊!
  万历第一次用一种很新的眼光去看待秦修文此人,之前秦修文的种种行为,也让万历将此人记在了心里,觉得此人可用能用,但也仅限于此,秦修文对于万历来说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