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这就是信誉的力量。
  一个人、一家商户有着良好的信誉,虽然信誉本身不值钱,但是却能产生出巨大的潜在价值,而如今他们正享受着良好信誉带好的正反馈。
  卫辉府的商人一遍又一遍的对齐会长说过,秦大人就是活的财神爷。
  以前齐会长觉得这话实在太过于夸张了,而现在,他信了!
  不仅仅他信了,其他商人也信了!
  商人的根本目的就是赚钱,一切的行为都围绕着“赚钱”这个主题而进行,说他们没有定性、喜欢改弦易辙也好,说他们桥头草、见风使舵也罢,反正如今秦修文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战绩向天下大商人表明,只要跟着他秦修文干,那就是数不清的银子在向他们招手!
  之前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和秦修文合作的京城商人、江南地域的商人,如今是悔的肠子都青了,当时若是他们也参与进这个计划,不要梗着脖子硬要和秦修文作对,现在是不是天天在家里数着每日巨额进账的人就是他们了?
  尤其是京城的商人,一切都发生在他们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是如今就那苏家赚到了点钱,他们这些人居然就白白放跑了这个挣钱的机会?
  心痛到难以呼吸!
  不过很快就有人回过味来了,有在户部消息灵通的人,马上打听到当时募集到的款项并没有全数到位,这不是自己的机会就来了吗?虽然说目前在建的路段中“休息站”的投建名额已经没了,但是秦大人不是说要修建天下官道吗?这才修到哪里?有的是路给秦大人修呢!
  一瞬间,许多京城内的大富商都冲到了户部衙门,原本已经觉得自己的工作告一段落的魏典史正在埋头算最近新修好的官道来往的人数、缴纳的过税时,被人拉了起来,推到了原来负责接待商户而专门开设的那间房间里去,看着外面一帮子气势汹汹、穿戴非富即贵的京城大商人,魏典史也有些傻眼了。
  这是什么情况?这帮人他或多或少见过,或者打过交道,这些不都是京城里赫赫有名的富商吗?怎么都冲了进来?还互相推搡来推搡去跟在集市上买菜起争执的大娘们一样,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打头苏安源直接将怀里的银票掏了出来:“魏典史,秦大人不是还要募集银两修路吗?我们苏家认购三股,敢问到何处登记?”
  魏典史下意识地想回答苏安源,结果还没等到他开口,苏安源就被一个身材肥胖壮硕的中年男人撞了出去:“苏家小儿,还是先等等吧,就认购个三股也好意思跟我争!魏典史,我丁茂勋认购十股!”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哗然,十股,那可是五十万两白银!不愧是丁家,出手就是阔绰!
  丁家人在江南做巡盐御史,巡盐御史两浙只一人,这人就出自丁家。
  盐乃食之本,无盐便无力,就是再穷苦的人家也得吃盐,而要买盐,只有官盐一条渠道,盗卖私盐那是可以杀头的重罪。
  丁家出了一个巡盐御史,可想而知,手中握着多大的权力?那可是在江南官场上跺一剁脚都能威风八面的人物!
  别说五十万两白银,若不是怕太过招摇,就是这丁茂勋拿出个一百万两白银,可能都不在话下。
  魏典史被震地说不出话来。
  但是商场上可不讲这些,你丁家也没包圆了所有官道修建啊?没包圆那就得登记,还缺的股就能继续认购,他们钱少有钱少的玩法!
  魏典史哆哆嗦嗦地拿出纸笔,按照规矩收了五万两一人的押金,将每个人的信息都登记好,然后才让人在在保证金的字条上签字画押,一式两份。
  等这帮子人办完了事情,做鸟兽散了,魏典史才有空统计了一下数据——不得了!原本秦大人还差三百二十万两的缺口,今天一朝补上,甚至还多出来六十万两银子的额度,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刚刚来的都是大爷,给谁的份额少了都不太好吧?
  不过这种问题,还是交给秦大人去烦恼吧,他只是一个勤勤恳恳办事的典史而已。
  秦修文处理这种事情起来倒是得心应手,不算烦恼,烦恼的是另有其事——周家上门提亲了。
  秦修文还是头一遭遇到这种事情,有媒人来说亲的时候,还感觉有点不真实。
  不过还没等媒人说完,秦修文就让人客客气气送她出去了,给了赏银也委婉拒绝了周家,话说的很明确,并没有给人任何遐想的空间。
  季方和听闻了此事,特意赶了过来,知道秦修文已经拒绝之后,忍不住惋惜道:“大人,其实周家算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我听闻周家小姐素有才名,品貌不俗,堪为良配。”
  周邦彦如今官居三品,上面的父亲执掌大理寺,周家传承四代至今,朝堂中已经有了一份很可观的势力。
  而秦修文如今欠缺的,不就是这个么?
  况且之前他们在卫辉府与周邦彦也算相处不错,并没有大的龃龉,如今关系更进一步,有了周家的助力,岂不是如虎添翼?
  至于情啊爱的,季方和想当然的放在了一边,男人么,三妻四妾很正常,正妻娶回家中,给她尊重体面就够了,若以后再碰上喜欢的女子,再纳入后院也是应当。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