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秦修文泰然应了,不卑不亢地回礼,今日焦点独属秦修文一人,青年人长身玉立在朝堂之上,在满朝绯红之中只他一点青绿,待以后他穿上绯袍,便会与他们一同指点江山。
旁人走这到这一步需要十几年甚至一辈子都走不到,而秦修文从七品县令到四品鸿胪寺卿,不过用了四年不到。
秦修文被前呼后拥地走出了朝堂,余有丁看着秦修文的背影,冷笑了一声:“小儿猖狂,我倒是要看看他到底能猖狂到几时?”
申时行微眯着眼,向来肃穆的脸上让人看不清他的情绪:“若能一直猖狂下去,倒也是大明之福。”
余有丁愣了一下,有些惊讶地向申时行看去,申时行却直接甩袖走了,只给余有丁留下了一道背影。
秦修文的升官调令今日才正式下达,要过个数日才到鸿胪寺报道,如今暂且还需要在户部做一些交接工作。
不过秦修文刚刚到了户部,就被宋纁叫了过去。
“你老实交代,是不是皇上又让你做了什么事情?这次才给你升了四品?”
旁人不知道,宋纁自己心里还不是门清么?既然之前秦修文已经将修路之功抵换了为文氏治病,照理来说就不会再给秦修文这么多封赏了。
可能官还是会升,但是绝对不会如今日在早朝上听到的又是给麒麟服,又是送田地、送庄园。
宋纁虽然和万历做君臣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宋纁这一辈子服侍了三任君主,见过多少魑魅魍魉?一双厉目虽然老了,但是不瞎,以他对万历的理解,对方断然不会在已经被秦修文讨要了赏赐之后,又如此大张旗鼓的抬爱秦修文。
这不合常理。
秦修文原本也没想过瞒着宋纁这事,只不过之前他也只是初初答应了万历,有一个大概的思路,许多细节还没敲定,最近他也是一直在做一些数据调研,完善了一些想法,本想这几天就和师傅商议一番,没想到他师傅这么厉害,马上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秦修文只好将万历要他做海贸走私的事情和盘托出。
此事兹事体大,所以秦修文走到了宋纁的书案边,执笔快速地写了下来,宋纁等不及纸张晾干,就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等到看完之后,宋纁倒吸了一口凉气,赶忙将这张纸扔进了火盆里烧了。
“真是胡闹!”宋纁压低着声音,双目不赞同地看着秦修文。
然而,秦修文却看懂了宋纁眼中的意思,他说的胡闹对象并非指自己,而是指万历。
如果从传统臣子的角度来看,万历的行为确实够胡闹的,一个皇帝做什么不行?已经是以举国之力奉养一人了,居然还会想着如何去做生意发财?况且做生意也就罢了,还想带头走私,只因为他听说海贸之利够庞大,也有许多自己底下的人在偷偷做,他也不甘落后,要分一杯羹。
古往今来这样的君王不说没有,但也真不多。
万历没有魄力直接开海禁,倒是有魄力带头走私,在秦修文看来,也是有够牛的。
宋纁当初和这个小徒儿谈心的时候,就听过他的抱负,知道他有开海禁的想法,但是纵着皇帝走私,和开海禁有何关联?
宋纁自然知道如今大明有许多人在做走私,甚至于沿海地区的走私势力极大,和朝堂上的诸多人都有牵扯不清的干系。
宋纁之前对开海禁一事其实是持反对态度的。
他有着古代士大夫的傲慢,同时也真实见到过其他国家的落后和贫穷,在他眼里,纵然大明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依旧是天府之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是那等如倭国、高丽这样的弹丸之地可以比拟的。
他们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做到不求人。
在这种心态下,他自己本身又从来不涉及海外贸易,和自身利益也不挂钩,那些倭寇又频频登陆沿海地区烧杀抢掠,自然是对开海禁持反对态度了。
宋纁是嘉靖时期的老臣了,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蒙古的铁骑直接逼杀到京城,围困京城数月,只是为了逼迫大明打开互市。
这是所有大明人的耻辱,阿拉坦汗大军一度攻入安定门,整个大明岌岌可危,嘉靖皇帝被逼到没有办法了,才在互市诏书上盖了章,并一生引以为耻。
所以嘉靖帝对海禁管控的更加严格,经历过此事的宋纁也是非常能理解嘉靖皇帝的政策的。
但是秦修文却对他说,西方世界已然崛起,他们的文化、科技、军备设施都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进步,如今虽然还比不上大明,但是只要再过数十年,可能就是大明比不上他们了!
若是有一个国家能在全方面超越大明,光是想一想就让宋纁不寒而栗了——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哪怕路途遥远,那些西方的传教士不是一个又一个地远渡重洋过来了么?怎么就敢保证那些和他们长相完全不一样的蛮夷不会将战船行驶到大明的海域?
大明海上力量薄弱,到那时对方若是以四周岛屿为据点,勾连倭国等国,一举对大明发起进攻,他们又当如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宋纁老了,但是他的心不老,他的思维也不老,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几年之后,不用西方人漂洋过海而来,就连倭国都会妄图打下高丽,以高丽做跳板侵略大明,和宋纁预想到的最坏的情况一摸一样。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