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结果这才多久?
  秦修文吩咐完事情后就离开了鸿胪寺,如今他乃鸿胪寺长官,没人会不开眼揪着他迟到早退,那“签到处”也约束不了他,秦修文在鸿胪寺来去自由。
  万历定下出巡之后,秦修文就知道这个消息马上就会传递开来,但是他现在拿的是第一手资料,自然是要把讯息快马加鞭送到卫辉府,并且利用现在的这点时间差,迅速布置起来,达到他的目的。
  卫辉府如今已经是蒸蒸日上、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秦修文要的还不仅仅如此,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
  秦修文在书房中写了一下午的书信,等到写完之后,才命张达亲自去一趟卫辉,即刻出发。
  万历御驾尚未出行,京中已经有许多官员中的家臣飞奔出去传递信息了。
  秦修文一句话说的完全没错,天子出巡,巡的是地方官的治理能力,巡的是京官管理地方的能力,若是管不好、能力拉胯,那自己头上的这顶乌纱帽便也不保了。
  如此一来,如何能不让有些人心急如焚,想快速将消息扩散出去?
  秦修文刚重回书房准备整理一些资料,就听到季方和带着人来求见。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敲响登闻鼓的叶向高和沈月横二人。
  第124章
  叶向高和沈月横两人是专程来致谢的。
  自从那日他们带着几百名举子敲响登闻鼓后,原本以为事情就告一段落了,他们自觉达成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解了一段少年意气,能够逼迫着皇帝出来相见并且答应他们严惩阻挠修路的朝中奸臣,就光这事说出去,都够两人吹一辈子的了。
  只是到底做完这个大事后,他们心底深处还是惴惴不安的,叶向高甚至明年的会试都想放弃了,收拾好行囊,当天晚上就准备悄悄回乡,等避过这个风头,三年后风平浪静再来京城。
  他们虽然身上都有着功名,但是和那些真正有权有势的当官者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大家混在一起联名上书的时候,那是法不责众,等到大家纷纷散去,到时候枪打的就是他们两只出头鸟了。
  当时沈月横还意识不到这点,只觉得心中豪情万丈,更屡屡感叹当今是盛世名君,还准备留下来继续科考以后报效朝廷,还是叶向高几次劝诫和给他分析了实际情况后,这才让沈月横惊出了一身冷汗,改变了决定要和叶向高一起离开京城。
  也就是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叶向高要比沈月横的政治敏感性高许多。
  只是两人尚未来得及出京城,就有人到他们投宿的客栈找了过来,当时两人就惊慌不已,以为确实如叶向高分析的那般,那些人决计不会放过他们,没想到来者却是秦修文身边的幕僚季方和。
  若是旁人来找,沈月横或许还会将信将疑,但是季方和他可是见过的,连忙就帮叶向高引荐,话里话外都表示此人乃是秦大人身边的第一心腹,他们完全可以信任。
  至此,叶向高才放下心防——他们帮着秦大人办成了这么大一件事,虽然说他们并未到秦大人面前去邀功,而是出于本心才去做这件事的,但是不管怎样,秦大人也不会对他们不利——除非秦大人已经不在乎自己在众学子之间的名声了,以后也不需要朝廷的新鲜血液来加入他了。
  好在,秦大人如他叶向高预想的一般,是个胸有城府之人。
  很快,两人就被季方和引着到了京城西大街处一个小宅院里,宅院只是个一进的小民宅,但是胜在闹中取静,距离集市和大街都有点距离,内里东西两间厢房都已经洒扫干净,坑上褥子棉被都是簇新的,一日三餐都有一个邻家的妇人送来,那妇人并不多话,每次送了饭食做完洒扫后就走,而且她做的饭菜十分可口用心,每日荤素搭配得宜,偶尔还会炖一些滋补提神的补品过来,显然是知道他们即将会考,十分用心帮他们调理。
  叶向高不知道沈月横平日里在家是和待遇,反正他在这里算是足够惬意,从小家贫局势又动荡,虽然中了举人后日子好过了许多,但是他不屑于攀附富贵,所以家中依旧只是能吃的饱饭而已,他读书之际还要操持家中生计,并没有多少真正属于他的空闲时光用来读书。
  季方和叮嘱两人如非必要,就不要出门,让他们安心读书,旁人不会来打搅后离开了。
  叶向高和沈月横觉得虽然他们并没有求到秦大人面前,完全出于自发自愿帮着做了这事,但是大人能想到他们安危,能帮他们找好宅院还派了人来照顾,实在已经算是体恤他们了,就连叶向高心中也颇为感动。
  沈月横当初在“卫辉时报”的时候就是秦修文的“死忠粉”,现在更是将秦修文吹捧的天上有地下无的,他和叶向高两人关在一起读书,平日里读累了会手谈一句解解乏闷,而这个时候就是沈月横对秦修文各种高光时刻的无脑吹捧时间,听得叶向高都快将秦修文在卫辉府的丰功伟绩给倒背如流了,同时也起了一颗好奇之心——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能让沈月横追随地如痴如狂?确定这些事迹都是真实的么?
  叶向高对事不对人,他只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他去敲登闻鼓,也并非是为了秦修文,两个人出发点不同,但是最后殊途同归罢了。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